13 精卫填海 教学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精卫填海 教学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9 08:5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新课导入
读下面这首诗,并进行赏析。
读山海经(其十)
[东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赏析:陶渊明借精卫填海、刑天挥舞盾斧之事,赞叹了精卫、刑天虽死无悔、猛志常在的精神。这是一种反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先民勇敢坚韧的品格的体现。“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这两句诗表明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这一主题。
精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鸟名,精卫鸟。它的外形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嘴、红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后来多用以比喻人类天经地义的有仇必报,如孔子所说以直报怨,或不畏艰难﹑坚持永恒奋斗的精神。
资料袋
精卫鸟有一个愿望——把大海填平。它为什么想要把大海填平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精卫填海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13
课文链接
《山海经》 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全书十八篇,三万一千多字,记述的内容、范围很广,其中原始神话、原始宗教的材料尤多。许多散亡的中国古代传说,赖有此书得以保存其大概。《精卫填海》就是《山海经》中一个有代表性的神话故事,此外还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
我会认





shào
yuē


fǎn
读准鼻音“溺”;“少”是多音字,在文中读四声,可借助课本标注的拼音自主正音,并通过扩词进行理解;可根据字形和字义区别识记“曰”和“日”;“返”读准字音后,可通过组词来理解意思。




fǎn

xián

yuē

我会写
易错字指导

yuē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独体字
中间的短横要压着横中线书写,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最后一笔横封口。

组词:
造句:
子曰 美其名曰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易错字指导

fǎn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半包围结构
带“辶”的字应注意先内后外的笔顺规则。最后一笔捺是平捺,要写得一波三折。

组词:
造句:
返回 往返 流连忘返
这里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易错字指导

xián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中右结构
书写时三个部件占位平均,互相依傍,写得紧凑一些,特别是中间的“钅”尽量写得纤长些。

组词:
造句:
衔接 军衔 结草衔环
写作文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衔接。
多音字

shǎo
shào
例:谁能想到这个刚毅的少( )年,在幼时曾经历了多少( )磨难呢!
shǎo
shào
(少年)(少女)
(多少)(少数)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少女】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堙】填塞。




初读感知,划分朗读节奏
妙解课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妙解课文
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句意: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叫。
小女儿
妙解课文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助词,的。
用来。
填塞。
游玩。
溺水,淹没。
因此。
句意: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展开想象,讲述故事
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女娃。女娃聪明伶俐,炎帝十分喜欢她。有一天,女娃驾着一条小船到东海去游玩。忽然刮起了大风,浪花像小山一样向女娃的小船扑过来,小船立刻被打翻了。可怜的小女娃掉进大海淹死了。女娃非常痛恨东海吞没了她的生命,同时,她又怕别人像她一样被大海吞没,于是就化作一只叫精卫的小鸟,常常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想把东海填平。
妙解课文
追溯填海原因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因为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希望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将大海填平,不让它再夺取别人的生命。
妙解课文
感知人物形象
从精卫在浩大无边的大海上用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这一行为
中,感受到精卫的决心之大。
从“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这个句子中的“常”,可以看出渺
小的精卫长年累月地用石子和树枝填塞无边的大海,由此可以
感受到精卫的坚韧执着。
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妙解课文
层次梳理
精卫填海
炎帝小女 名叫女娃
女娃游玩 溺水身亡
化为精卫 填塞东海
坚韧执着
本文主要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韧执着的精卫形象。
主旨概括
“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从精卫身上,我们看到了向着目标不断前进、永不放弃、执着于自己梦想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有精卫填海的精神,向着目标不断前进,永不放弃,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拓展延伸
读一读下面关于精卫的诗词,体会精卫填海的可贵精神。
精 卫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拓展延伸
读一读下面关于坚持的名言,并将它们抄写在摘抄本上。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毛泽东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 ——伏尔泰
课后习题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朗读时,首先要注意读准“少、溺、衔、堙”的字音;其次要读好停顿,可根据标点形成自然停顿,结合句子的意思读好句中的停顿,如“常衔西山之木石”中“常衔”一词后可稍作停顿。
背诵指导: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可借助“游、溺、为、衔、堙”等关键字作为支架帮助背诵。
课后习题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参考答案: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一天,女娃去东海游玩,不小心掉进海里淹死了,再也没有回家。被淹死的女娃后来化身成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精卫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投进东海,想要填平东海。
课后习题
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精卫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它坚韧执着、锲而不舍。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面前,无论是它的体形,还是它衔的石头、树枝,都无法与大海抗衡,但它没有退缩,而是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奔波着,一心想要填平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