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 单元测试(沪科版选修3-4)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稳定的磁场激发稳定的电场
B.变化的电场激发变化的磁场
C.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完全由频率决定
D.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解析:选C.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才能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才能产生磁场,所以选项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稳定的磁场,所以选项B错误;所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频率不同,所以波长不同,所以选项C正确;在不同的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会不一样,所以选项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2.关于LC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周期内,电容器充、放电各一次
B.电容器极板上电压最大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强
C.电容器开始充电时,线圈中的磁场能最大
D.电容器开始充电时,电场能最大
解析:选C.电容器从开始充电到放电完毕才经历半个周期,一个周期内,电容器应充、放电各两次,A错误;电容器上的电压最大时,电场能最大,此时磁场能为零,线圈中的电流为零,B错误;电容器开始充电时,电场能为零,线圈中磁场能最大,所以C正确,D错误.
3.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
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0×108 m/s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短
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解析:选AC.搞清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c=3×108 m/s,且c=λf,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发生变化,波长、波速变化.另外电磁波仍具有波的特征.电磁波只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才为3.00×108 m/s,而在其他介质中传播速度均小于3.00×108 m/s.电磁波与其他波一样具有干涉、衍射等波的特性.当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频率不变,那么c=λf,v=λ′f.因为c>v,所以λ>λ′波长变短,波速变小,故选A、C.
4.认为光波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的理由是下面哪几个方面( )
A.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
B.都能发生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C.传播中都不依靠别的介质
D.都是由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解析:选A.光波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它们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都具有波的特有性质,同时在传播中都不依靠别的介质.但它们产生的机理不同,无线电波是由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产生的,而光波是由于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
5.用一台简易收音机收听某一电台的广播,必须经过的两个过程是( )
A.调制和解调 B.调谐和检波
C.检波和解调 D.调频和调幅
解析:选B.首先必须接收到电磁波,叫调谐或选台,收到后将高频电磁波与低频音频信号分开,叫解调或检波.
6.一种电磁波入射到半径为1 m的孔上,可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这种波属于电磁波谱的区域是( )
A.γ射线 B.可见光
C.无线电波 D.紫外线
解析:选C.一种波要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就要求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电磁波中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大约在10-2~102 m,而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大约在10-6~10-2 m,可见光、紫外线的波长更短.故只有无线电波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故正确选项应为C.
7.如图3-5所示,是一台收音机的屏板,当向右调指针(图中黑块)时,所接收的电磁波( )
图3-5
A.频率变大,波长变大
B.频率变大,波长变小
C.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D.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解析:选B.面板上所标识的数字是频率,向右调节时频率显然增大,由于波速一定时,波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关系,所以波长变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易穿透云层,故广泛应用于遥感技术领域
B.医院用X光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能力最强的
C.阳光可以晒黑皮肤,主要是阳光中红外线的作用
D.电取暖器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解析:选AD.红外线衍射明显,选项A正确;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选项B错误;阳光晒黑皮肤是紫外线的作用,选项C错误;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选项D正确.
9.(2011年北京海淀模拟)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能够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
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电磁能也随着一起传播
D.电磁波穿过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频率会发生变化
解析:选AC.由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选项A正确;由于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选项B错误;电磁波传播的过程就是能量传播的过程,C项正确;电磁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选项D错误.
10.如图3-6所示,已知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1上的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图3-6
A.a、c两时刻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B.a、c两时刻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C.b、d两时刻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D.b、d两时刻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解析:选D.a、c两时刻,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最多,电场能最大,电流应为零,所以A、B均错误;b时刻,电容器顺时针放电完毕,电流为顺时针最大;而d时刻,电容器逆时针放电完毕,电流为逆时针最大,故C错误,D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 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C两端的电压UC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7所示,根据图像可以确定振荡电路中电场能最大的时刻为______________;在T/2~3T/4时间内电容器处于__________状态,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
图3-7
解析:电场能最大时刻即U最大时刻,为0、、T时刻.
T/2~3T/4时间内,UC减小,q减小,电容器处于放电阶段,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
答案:0、T/2、T 放电 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
12.如图3-8所示,A为某火箭发射场,B为山区,C为城市.发射场正在进行某型号火箭的发射实验.为了转播火箭发射的实况,在发射场建立了发射台用于发射广播与电视信号.已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550 m,而传输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 m,为了不让山区挡住信号的传播,使城市居民能收听和收看火箭发射的实况,必须通过建在山顶上的转发站来转发________(选填“无线电广播信号”或“电视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8
解析:从题中知,传输无线电广播所用电磁波波长为550 m,根据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已知该电磁波很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绕过山坡而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因而不需要转发装置.电视信号所用的电磁波波长为0.566 m,其波长很短,衍射现象很不明显,几乎沿直线传播,能传播到山顶却不能传播到城市所在的C区,要想使信号传到C区,必须通过建在山顶的转发站来转发.
答案:电视信号 电视信号波长短,只能直线传播,受山坡阻挡,不易衍射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LC振荡电路中,线圈的自感系数L可以从4 mH变到9 mH,电容器的电容C可以从36 pF变到100 pF.这个振荡电路的最高频率是多大?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是多长?
解析:由f=得L、C越小,f越高.
所以最高频率时L=4 mH,C=36 pF
则fm==1.33×105 Hz,
波长λ=c/f=2.25×103 m.
答案:1.33×105 Hz 2.25×103 m
14.(12分)一位观众在某剧场观看演出,它的座位离扬声器有20 m远,另一位观众在家里的电视机旁收看实况转播,他家离剧场20 km远,那么两人谁先听到演员的歌声?(v声=340 m/s)
解析:声波传播20 m所需时间:
t1= s≈5.9×10-2 s
电磁波传播20 km所需时间:
t2= s≈6.7×10-5 s
t2<t1故电视机旁的观众先听到演员的歌声.
答案:电视机旁的观众先听到演员的歌声
15.(12分)某电台发射的电磁波频率是72 MHz,其波长是多少?如果某接收机的LC调谐电路的线圈自感系数L=2.0×10-6 H,要收到该电台的节目,调谐电路的电容应是多少?
解析:根据电磁振荡周期公式T=2π和公式λ=可以得λ== m≈4.17 m
根据f=,得f2=
C==F
=2.45×10-12F≈2.45 pF.
答案:4.17 m 2.45 pF
16.(12分)某地的雷达站正在跟踪一架向雷达站匀速飞来的飞机.设某一时刻从雷达发出电磁波后到再接收到反射波历时200 μs,经过4 s后又发出一个电磁波,雷达站从发出电磁波到再接收到反射波历时186 μ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多大?
解析:由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到反射波历时200 μs时,可算出此时飞机距雷达的距离为L1= m=3.0×104 m.经4 s后,飞机距雷达站的距离为L2= m=2.79×104 m,故飞机飞行的速度为v== m/s=525 m/s.
答案:525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