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3.2确定圆的条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3.2确定圆的条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9:1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确定圆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以及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
2.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通过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确定圆的条件.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反证法证明.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引入新课
确定直线的条件:
(1)经过一点、两点、三点你能否画出一条直线吗?若能,可以画出几条直线?
(2)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有什么体会?
(3)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中垂线?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探究一:
①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为什么有这样多个圆?
作图并从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圆可以有无数个,而且无规律
②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依据是什么?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步骤1:连接两点,画出中垂线
步骤2:以任意一点为圆心,都可以画出一个圆通过两点
结论:过已知点A,B作圆,可以作无数个圆.
③作圆,使它经过不在同一直线的已知点A、B、C,你是如何做到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为什么?
思路点拨:
1.能否转化为2的情况:经过两点A,B的圆的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2.经过两点B,C的圆的圆心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3.经过三点A,B,C的圆的圆心应该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的位置.
作图步骤:
步骤1:连接AB、BC
步骤2:分别做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DE和FG,DE与FG相交于点O
步骤3: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做圆,圆O就是所要求的圆
结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由此可知:
1.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
2.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探究二: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反证法,什么叫做反证法?
生: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师: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反证法证题的方法,反证法证题的步骤是什么?
生:共分三步:
(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
(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师: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如果运用直接证明法比较困难或难以证明时,可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
思考:在△ABC中,AB=c,BC=a,AC=b,如果∠C=90°,a、b、c三边有何关系?为什么?
解析:由∠C=90°可知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2+b2=c2.
问题:
若将上面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c,BC=a,AC=b,∠C≠90°”,请问结论a2+b2≠c2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
假设a2+b2=c2,由勾股定理可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这与已知条件∠C≠90°矛盾.假设不成立,从而说明原结论a2+b2≠c2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与前面的证明方法不同,它是首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与已知、定理、公理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到原结论的正确.像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第三环节:例题解析
例1、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例2、证明:平行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第四环节:习题巩固
(1)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并说明它们外心的位置情况.
(2)判断题:
①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 )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
③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
④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
(3)两直角边分别为15和20的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
A.12.5 B.25
C.20 D.10
(4).三角形外心具有的性质是()
A.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B.到三边距离相等
C.外心必在三角形外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1.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圆心、半径
2.外心的位置:
(1)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
(2)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上
(3)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
3.反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