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二课时
海陆变迁
课 程 标 准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学习目标 2 根据图文资料理解大陆漂移说。
学习目标 3 根据相关内容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够在图上指出七大板块
学习目标 4 结合地图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一年内6.0级以上的地震发生的地方分布有什么规律?
板块构造学说
基本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和大致范围。
看看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
包围着。
太平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北美洲板块
图中A.B两地,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哪个地方的
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是什么?
A出地壳比较活泼,因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B处地壳比较稳定,因为位于板块内部。
达成学习目标 3
板块运动的形式
(1)张裂运动
表现为板块之间相互拉伸,产生张裂,容易形成海洋和裂谷。
板块运动的形式
(2)挤压运动
表现为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容易形成高大的山脉和幽深的海沟,还有大陆边缘的岛弧链等,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板块的运动形式是 。
亚欧
非洲
碰撞挤压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板块的运动形式是 。
亚欧
印度洋
碰撞挤压
科迪勒拉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板块的运动形式是 。
美洲
太平洋
碰撞挤压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板块交界地带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现在的地中海将会消失。
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现代测量表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读图,看看近几年世界上发生危害较大的地震,它们分布有什么规律。试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加以解释。
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常引起火山、地震。
达成学习目标 4
D
1. [目标3]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观点是( )
A.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印度洋板块属于大洋板块
B.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C.世界上的火山集中分布在板块内部
D.世界上的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目标4]2012年5月下旬,意大利某地发生里氏5.9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D.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挤压交界处
A
海陆变迁
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
实例
原因
主要观点
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证据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