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教学指导书
课 题 22.1 生物的遗传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基因在亲代之间的传递。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情感目标:尝试运用遗传学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基因在亲代之间的传递;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学准备 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感情调节 复习: 1.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2、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简称 ,主要存在于 3、染色体存在形式:在体细胞中 ;在生殖细胞中 。染色体的成分:染色体主要有 和 组成。 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 DNA分子。在每个DNA分子上有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每个基本单位就是一个 。 4. 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先学 自学:阅读课本P5-7,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人的基因如何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 2、基因分类:包括 和 两种。 存在形式:在体细胞中 ;在生殖细胞中 。 3.基因与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着生物的 ,位于 上,在体细胞中是 存在的。显性基因:控制 的基因,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 的基因,通常用写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4、每个人都是由 发育来的,而 又是由 和 融合而成的,由此可见,父母的性状是通过他们的 遗传给他们的子女的。[来源 知者加速: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亲代的染色体什么关系? 互帮:小组内互帮释疑。 三.合作探究 活动一、分析基因的传递过程 1、思考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2、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怎样存在? 3、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哪来的? 活动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观察图22-6,完成遗传图解 2.小组合作完成讨论题P7. 四.课堂小结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基因控制性状。 五、当堂检测 1、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都有DNA,DNA上都有基因 B.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 C.每个染色体上都有许多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的基因 D.在生物的传种和接代的过程中,基因是随染色体而传递的 2、基因的作用是( ) A改变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B控制某些生物的性状 C遗传给后代 D发生变异,产生新物种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的受精卵里有46条染色体,肌肉细胞里也有46条染色体 B.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是要彼此分开 C.受精卵内既含父方基因,有含母方基因 D.生物的遗传现象多与变异现象 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