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教学指导书
课 题 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课型 复习
中考要求 内容知识点要求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解探究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独立操作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了解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自我稳定调节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纲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同种生物:(种内)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 不同种生物:(种间)可以是竞争、互助、共生、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3)探究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探究目的: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推荐器材: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背景知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潮湿的陆生环境中的小动物。它们对光、碰触等刺激能够产生运动或卷曲成球的反应。 探究指导: 学生4人一组,每组在课前捕获鼠妇若干,留心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尝试提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的问题。 通过交流鼠妇生活环境的特征,提出“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可能是什么”的假设。 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 根据实验设计,利用推荐器材和其他器具进行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 建议考虑:实验时观察和记录鼠妇在5min内的活动变化。 根据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和其他小组交流。 分析全班实验的结果,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结束后,把鼠妇放回大自然!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 小结: 相互影响 生物 环境 适应 4、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 非生物部分: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组成 生产者:绿色植物(它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 消费者:人和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生物部分 分解者:微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如细菌、真菌)(2)生态系统的类型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连结起来。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食物链: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 2)食物链的构成特点: ①食物链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二环节是植食性的动物,其它环节是肉食性动物。 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食物链环节越少,越简单,否则相反。 ③食物链由前到后,生物数量越来越少,获得的能量越来越少。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 ①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越来越少)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环节的生物发生变化,其它环节的生物也受影响, 可能造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和中断,甚至破坏生态平衡。 ③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最关键的生物是绿色植物。 ④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会产生有害物质的富集效应。如DDT富集现象 4)应用 ①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农林害虫。猫头鹰、啄木鸟、灰喜雀等 ②生态农业 食物链:草 鼠 蛇 鹰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自我稳定调节 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物种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 三、课堂即使训练 1、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 ) A 阳光 草 蚱蜢 鸡 B 鹰 鸡 蚱蜢 植物 C 田鼠 蛇 鹰 D植物 蚱蜢 鸡 鹰 2、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 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 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果生态瓶l号412小鱼存活8天生态瓶2号48小鱼存活6天半生态瓶3号44小鱼存活3天半生态瓶4号42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大F午死亡2条生态瓶5号40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3、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 。 (2)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 条食物链,其中最复杂 的一条食物链是 (3)图中兔与鹰之问的关系是_____ 。 (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 的能力。
布置作业 《生物复习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修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