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8 16: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1.(目标2)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B.用硫酸铜和石灰浆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2.(目标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O2+H2O===H2CO3
B.CuO+2HCl===CuCl2+H2O
C.2Al+3H2SO4===Al2(SO4)3+3H2↑
D.Mg(OH)2+2HCl===MgCl2+2H2O
3.(目标1)在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红色——蓝色 B.蓝色——红色 C.红色——无色 D.无色——红色
4.(目标2)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酱油
pH 2~3 8~9 7 10 4~5
蚊子、蜂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一种酸性物质,使人的皮肤红肿、瘙痒、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酱油    D.食醋
5.(目标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提示:Ca(OH)2+CuSO4===Cu(OH)2↓+CaSO4↓](  )
A.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B.服用含Mg(OH)2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NaOH溶液中和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
6.(目标2)欲将pH等于5的盐酸变成pH等于7的溶液,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盐酸 B.水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7.(目标2)若将50 g 18%的NaOH溶液和50 g 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 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8.(目标2)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Mg B.H2O
C.NaOH D.CaCO3
9.(目标1)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10.(目标1)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显酸性
【化学用语天天练】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和烧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 2. 3. 
4. 蚊子、蜂等昆虫叮咬人时,使人的皮肤红肿、瘙痒、疼痛。主要原因是射入了一种酸性物质,要除去酸性物质就需要碱性物质,也就是pH>7的物质,从表中可以看出牙膏、肥皂水都是碱性的。
5. 6. 
7. 由NaOH+HCl===NaCl+H2O可知,参加反应的NaOH与HCl的质量比为40∶36.5,若NaOH与HCl等质量混合,则HCl有剩余,混合溶液呈酸性,A错;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导致液体温度升高,B错;反应无气体、沉淀生成,故混合溶液的质量为100 g,C正确;反应后HCl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两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是18%,故D错误。
8.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及与pH关系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2)酸与其他物质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规律。根据题目的图像,加入X物质后溶液的pH变大,直到大于7,向稀盐酸中加入Mg,能与酸反应,pH增大,盐酸完全反应后,pH等于7,不会大于7,A不正确;向稀盐酸中加水,pH变大,但永远小于7,B不正确;加入NaOH,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pH大于7,C正确;加入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pH不会大于7,D不正确。
9. 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否则会腐蚀胶帽,故A正确;用玻璃棒搅拌可以使反应充分,故B正确;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在酸性、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故C正确;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10.【解析】(1)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钠离子、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如果验证溶液显酸性,可结合酸的性质,可选择的药品包括石蕊试液、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碳酸盐等。
答案:(1)钠离子 氯离子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2)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色
【化学用语天天练】
HCl + KOH=== KCl +H2O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H2SO4 + 2NaOH===Na2SO4 + 2H2O
PAG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