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二课时)》
四大洋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3、通过读图绘图,了解四大洋与大洲的相对位置。
重点:
1、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2、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难点:
1、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导入
正文(宋体36号字)
导入:回顾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可分为七个大洲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海洋
最近日本宣布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据俄罗斯国防部18日发布消息,俄黑海舰队两艘一级舰将同时加入俄海军常驻地中海编队序列。
国际新闻分享主题班会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8日02:52分在德雷克海峡(59.43°S,60.15°W)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8月11日,俄罗斯卫星新闻发布消息称,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在新闻通稿中称“美俄将在白令海峡海域开展联合巡逻和训练”。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一、洋、海、海峡的概念
找一找:在地图上找到“太平洋”、“德雷克海峡”、“白令海峡”、“黑海”、“地中海”
太平洋
德雷克海峡
白令海峡
黑海
地中海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北 冰 洋
大
西
洋
大
西
洋
亚 洲
欧 洲
非
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南 极 洲
找一找:在地图上找到四大洋
太平洋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印度洋
北冰洋
大西洋
大洋洲
二、四大洋
四大洋的形状与面积
这片海域风平浪静,就叫太平洋吧
面积最大 深度最深 岛屿最多
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
太平洋
海洋档案
世界第一大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北 冰 洋
大
西
洋
大
西
洋
亚 洲
欧 洲
非
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南 极 洲
找一找:太平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提示:找找看太平洋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亚洲
北美洲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
太平洋
大洋洲
S形
世界第二大洋
大西洋
海洋档案
得名于阿特拉斯神
找一找:大西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提示:找找看它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南极洲
大西洋
海洋档案
印度洋
大部分处于低纬度地区
世界第三大洋
达伽马
郑和下西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北 冰 洋
大
西
洋
大
西
洋
亚 洲
欧 洲
非
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南 极 洲
印度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亚洲
非洲
南极洲
印度洋
大洋洲
大洋洲
北冰洋
海洋档案
全部位于北半球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四大洋中
面积最小 深度最浅
亚洲
北美洲
欧洲
找一找:北冰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1分钟。
“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
北冰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北 冰 洋
大
西
洋
大
西
洋
亚 洲
欧 洲
非
洲
北
美
洲
南
美
洲
南 极 洲
轮廓不同
面积不同
位置不同
深浅不同
小结:四大洋
大洋洲
三、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海洋
生命的摇篮
资源的宝库
无尽的能量
交通要道
请按下暂停键思考3分钟。
思考: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来说有哪些意义?
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四大洋
洋、海、海峡的概念
本课小结
课时作业:学会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
①观察大洲形状特征
课时作业:学会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非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②绘制重要的经线、纬线
③画出大洲大致形状
④标出大洲、大洋名称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①观察大洲形状特征
160°E
120°E
20°W
20°W
大洋洲
南美洲
南极洲《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2、运用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3、利用地图,学会用大洲位置描述大洋的位置
教学重点 1、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2、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1、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地球”一节,知道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的大小和地球仪上经纬度相关的知识;在本节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七大洲的相关知识。七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本课内容略有了解,但是这些知识是片段性的,零散性的。而且受年龄和经历所限,空间概念较为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各大洋的相对空间位置与联系,并需要大量运用地图、图片、遥感影像等资料。
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课对应的课标主要为“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教学内容: 本课与《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相衔接,讲述的便是地球表面的两大组成部分:大洲和大洋之中的大洋,主要内容包括“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拓展的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本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第一步,学好本课,对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教学内容中注意突出人地关系的主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道了在地球表面覆盖着约29%的陆地和71%的海洋,也就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我们知道人们将世界上的陆地分成七个部分,称为七大洲。紧紧环绕着陆地的是广袤无边的海洋,它们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上的海洋。了解它们的位置、分布和特征。 一、“洋”、“海”、“海峡”的概念 在“国际新闻分享主题班会”上,玲玲和贝贝分享的新闻中提到了“太平洋”、“德雷克海峡”、“百令海峡”、“黑海”、“地中海”等名词,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洋”、“海”、“海峡”这些词语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来明晰这些概念。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它们通常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面积比大洋小的多,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与大洋隔开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现在,让我们打开世界地形图或翻到地球图册的世界地形图页,一起来找到刚才提到的“太平洋”、“德雷克海峡”、“百令海峡”、“黑海”、“地中海”。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找到它们,同时试试看你还能找到哪些其他的大洋、海和海峡。 让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标出它们的位置。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德雷克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黑海”、“地中海”。你找对了吗? 二、四大洋 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世界上的大洋。世界上的陆地并没有都连在一起,但海洋几乎是贯通的。请你观察世界的海洋,习惯上,人们将世界上的海洋划分为四个部分,成为四大洋。下面,请同学们在世界的大洲与大洋地图上找到四大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找到它们, 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大洋的形状轮廓和面积。如果我们为四大洋的面积排序,从大到小依此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我们先来了解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它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岛屿最多。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8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 (简介名称由来)你知道太平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四个多月的艰难航程,越过狂风恶浪的大西洋,穿过惊涛骇海峡,麦哲伦的船队进入了新的开阔海域。时值当时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与在先前海峡中的航行截然不同,因此麦哲伦便把这里称为“太平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地图回答,太平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提示:请你找找看它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太平洋的西面是亚洲、大洋洲;东面是北美洲、南美洲;南面是南极洲。也就是说,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我们观察、学习了太平洋的位置、面积、轮廓和深度,带着同样的问题,我们再来学习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它的形状似“s”形。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300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 (简介名称由来)大西洋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据说这里是阿特拉斯神居住的地方。中文汉译名“大西洋”是明朝在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造的。当时中国人心中的“西洋”,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那个大洋,其实是今天的印度洋。因此利玛窦将比当时的“西洋”更大的这片大洋命名为“大西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地图回答,大西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大西洋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大西洋西面是北美洲、南美洲 东面是欧洲、非洲 南面是南极洲。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约为750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大部处于低纬度地区,水面平均温度20℃~27℃。 (简介名称由来)正如刚才我们学习时提到,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那个“西洋”,其实是今天的印度洋。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向东寻找印度,他所经过的这片洋面被命名为“印度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观察地图,根据刚才学习过的描述大洋与大洲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说出印度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印度洋西面是非洲,东面为大洋洲,北面是亚洲,南面为南极洲。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小最浅以及最冷的大洋。同时它也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简介名称由来)由于终年气候严寒,绝大部分被冰层覆盖,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 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观察地图回答,太平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 三、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现在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的四大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四个不同点,即位置不同,面积不同,轮廓不同,深度不同。浩瀚的海洋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有着太多的未知,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未止步,对海洋的认识由浅入深。我们中国也为海洋科学考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请大家观看视频,思考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达到了怎样的下潜深度呢?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奋斗者号这个大国重器,它的下潜深度已经超过了一万米,世界上能够实现这样的下潜深度的国家寥寥无几。 这样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海洋,它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来说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从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海洋中包含的资源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科学知识思考。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三分钟。 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它孕育了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海洋里的原始生命改变了大气成分,为进化出陆生动物和我们人类提供可能;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例如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人类每年捕捞的海产品高达2亿多吨,每年从海水中提取大量的化学元素、开采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海洋中蕴藏着无尽的能量,潮汐能、海流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为我们人类所利用。 最后,海洋是重要的交通要到,从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所在的的大航海时代,到如今构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打开了世界贸易的窗口,加快了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而如今,过量的化石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正在给我们的蓝色海洋带来灾难,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让我们触目惊心。让我们联起手来,从我们自己做起,选择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美丽的海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海洋,我们了解了洋、海、海峡的区别,逐一学习了四大洋的位置、与大洲的关系,比较了它们的深度和面积。最后我们讨论了海洋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做好本课学习准备 借助示意图,学习“洋、海、海峡”的概念 观察世界地图,找到相关的“洋”、“海”、“海峡” 观察世界的海洋,从整体上观察海洋的覆盖范围,观察四个大洋的轮廓形状 了解太平洋的特征、名称由来,找到太平洋的半球位置 观察太平洋和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了解大西洋的特征、名称由来,找到大西洋的半球位置 观察大西洋和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了解印度洋的特征、名称由来,找到印度洋的半球位置 观察印度洋和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了解北冰洋的特征、名称由来 观察北冰洋和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思考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树立保护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小结本课内容
作业 尝试画出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给出的步骤和要点来绘制。
教学反思 本课逻辑明确,思路清晰,设置“新闻发布主题班会”等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联系生活,增强学习兴趣;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地图,指导了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的方法,提供了锻炼学生填图、读图、析图及绘图能力的机会,体现了地理学习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培养了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等。但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待加以改善,比如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应继续完善,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进一步设计交互性强、吸引学生兴趣的活动,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学效果更为良好。《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脚本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二课时四大洋。今天的学习目标是: 1、能够在地图上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3、通过读图绘图,了解四大洋与大洲的相对位置。重点是: 1、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2、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难点是: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道了在地球表面覆盖着约29%的陆地和71%的海洋,也就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我们知道人们将世界上的陆地分成七个部分,称为七大洲。紧紧环绕着陆地的是广袤无边的海洋,它们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上的海洋。了解它们的位置、分布和特征。
在“国际新闻分享主题班会”上,玲玲和贝贝分享的新闻中提到了“太平洋”、“德雷克海峡”、“百令海峡”、“黑海”、“地中海”等名词,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洋”、“海”、“海峡”这些词语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来明晰这些概念。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它们通常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面积比大洋小的多,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与大洋隔开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现在,让我们打开世界地形图或翻到地球图册的世界地形图页,一起来找到刚才提到的“太平洋”、“德雷克海峡”、“百令海峡”、“黑海”、“地中海”。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找到它们,同时试试看你还能找到哪些其他的大洋、海和海峡。
让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标出它们的位置。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德雷克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黑海”、“地中海”。你找对了吗?
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世界上的大洋。世界上的陆地并没有都连在一起,但海洋几乎是贯通的。请你观察世界的海洋,习惯上,人们将世界上的海洋划分为四个部分,成为四大洋。下面,请同学们在世界的大洲与大洋地图上找到四大洋。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找到它们,
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大洋的形状轮廓和面积。如果我们为四大洋的面积排序,从大到小依此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我们先来了解太平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它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岛屿最多。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8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
你知道太平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四个多月的艰难航程,越过狂风恶浪的大西洋,穿过惊涛骇海峡,麦哲伦的船队进入了新的开阔海域。时值当时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与在先前海峡中的航行截然不同,因此麦哲伦便把这里称为“太平洋”。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地图回答,太平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提示:请你找找看它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太平洋的西面是亚洲、大洋洲;东面是北美洲、南美洲;南面是南极洲。也就是说,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我们观察、学习了太平洋的位置、面积、轮廓和深度,带着同样的问题,我们再来学习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它的形状似“s”形。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300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
大西洋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据说这里是阿特拉斯神居住的地方。中文汉译名“大西洋”是明朝在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造的。当时中国人心中的“西洋”,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那个大洋,其实是今天的印度洋。因此利玛窦将比当时的“西洋”更大的这片大洋命名为“大西洋”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地图回答,大西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大西洋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大西洋西面是北美洲、南美洲;
东面是欧洲、非洲;
南面是南极洲。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约为750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大部处于低纬度地区,水面平均温度20℃~27℃。
正如刚才我们学习时提到,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那个“西洋”,其实是今天的印度洋。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向东寻找印度,他所经过的这片洋面被命名为“印度洋”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观察地图,根据刚才学习过的描述大洋与大洲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说出印度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印度洋西面是非洲,东面为大洋洲,北面是亚洲,南面为南极洲。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小最浅以及最冷的大洋。同时它也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简介名称由来)由于终年气候严寒,绝大部分被冰层覆盖,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
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观察地图回答,太平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
现在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的四大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四个不同点,即位置不同,面积不同,轮廓不同,深度不同。浩瀚的海洋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有着太多的未知,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未止步,对海洋的认识由浅入深。我们中国也为海洋科学考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请大家观看视频,思考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达到了怎样的下潜深度呢?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奋斗者号这个大国重器,它的下潜深度已经超过了一万米,世界上能够实现这样的下潜深度的国家寥寥无几。
这样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海洋,它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来说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从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海洋中包含的资源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科学知识思考。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三分钟。
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它孕育了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海洋里的原始生命改变了大气成分,为进化出陆生动物和我们人类提供可能;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例如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人类每年捕捞的海产品高达2亿多吨,每年从海水中提取大量的化学元素、开采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海洋中蕴藏着无尽的能量,潮汐能、海流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为我们人类所利用。
最后,海洋是重要的交通要到,从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所在的的大航海时代,到如今构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打开了世界贸易的窗口,加快了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而如今,过量的化石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正在给我们的蓝色海洋带来灾难,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让我们触目惊心。让我们联起手来,从我们自己做起,选择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美丽的海洋。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海洋,我们了解了洋、海、海峡的区别,逐一学习了四大洋的位置、与大洲的关系,比较了它们的深度和面积。最后我们讨论了海洋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请同学们尝试画出世界海陆分布简图。这里给出了一张示意图。同学么可以按照老师给出的步骤和要点来绘制。第一步,观察大洲形状特征;第二步,绘制重要的经线、纬线;第三步,画出大洲大致形状;第四步,标出大洲、大洋名称。这样一幅简单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就绘制好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