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
2.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归纳总结出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特点,逐步培养并形成空间思维能力。
3.利用手电作太阳,通过学生演示、观察、讨论,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变化的现象。
4.能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承转 过渡 分组活动 合作探究 分组活动 合作探究 承转 过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分组活动 拓展延伸 建构知识网络 达标训练 (多媒体出示提问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点评。 师:地球上的人们生生不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我们大家是早晨起床来上学,晚上回家休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昼夜不断更替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能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 2.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归纳总结出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特点,逐步培养并形成空间思维能力。 3.利用手电作太阳,通过学生演示、观察、讨论,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变化的现象。 4.能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这种现象据你理解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它又是怎样转动的呢?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师:其实,这种现象是 转动的结果。 我们把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称为地球的 。 师:既然是自转的结果,那么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师布置活动任务并提示注意: 1、地球仪的摆放位置要正确。 2、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结合教材P12活动从赤道上空、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能绘制在图上。 (
N
) (
S
)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并点评学生完成情况。 (多媒体展示地球自转动画) 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三个方位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情况。 师:地球自转一周所用时间是多少? 师:在地球一个自转周期的实际生活中,发生了怎样的地理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一起继续探讨。 (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问题) 1.太阳始终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背向太阳的半球是 ,这样地球上就有了 之分。 2.我们把昼夜之交的分界线称为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不断地 。 (多媒体展示合作探究二) 用手电模拟太阳光照,逆时针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观察昼夜的变化和更替现象。 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伦敦并作标记,观察两地昼夜变化情况。 教师巡视指导,选取部分小组到前实物展台展示学习结果。 (多媒体展示问题) 假如地球不自转,还有昼夜现象吗?昼夜是否还有更替现象? (
地球的自转
)(多媒体展示知识网络) (
定义
自转的特
点
方向
周期
现象
) 布置巩固训练任务 师当堂矫正点评 看出示问题,积极举手回答教师提问。 1、纬线的特点是什么? 2、纬度是怎样划分?其变化规律怎样? 3、请说出A、B、C三点的经纬度。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根据自己知识储备,有重点的学习。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P11,完成后面问题。 对有疑问问题作标记质疑。 学生回答填出的问题。 即:地球自身 自转 有疑问可提出,请同学、老师帮助解答。 分组演示、交流地球的自转方向。 结合教材P12活动完成。 从三个方位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绘制到讲学案的图上。 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即:用箭头标出 学生绘制完,选代表到实物展台上展示。 学生修改个人不足。 学生观察,检验小组合作学习对自转方向的理解。 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能直接回答出自转一周即:一天或24小时。 学生回答“昼夜”现象后,可根据个人理解说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自学教材P12内容,观察图示,完成相关问题并回答。 即:昼半球 夜半球 晨昏线 更替 学生合作模拟演示,观察地球仪转动,找到北京、伦敦,然后通过两地昼夜变化的比较,体会地球自转时地表各地昼夜的更替现象。 选出小组代表展示、发言。 学生讨论解决。 不明确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解决。 学生自主小结,代表发言。 根据老师出示的知识网络,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完成讲学案上的当堂达标练习题。 巩固上节所学,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通过日出、日落这种昼夜不断更替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自然顺畅。 学生任务明确,重点突出,利于高效课堂实施。 从生活现象入手,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完成能力。 通过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归纳能力。 起到过渡的作用。 正确摆放地球仪,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动手演示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绘图能力。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抽象知识直观化,进一步印证合作学习的结果。 学生学习和生活体验都知的现象承转顺畅,便于引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先自学,内容易理解。为动手演示作准备。 分组模拟演示,观察、讨论形成友好合作的教学氛围。 通过演示、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动手、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加深理解地球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 总结全节,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达标训练题 请你认真读题,相信你能顺利完成。 1.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地球自转的现象是 (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交替 D.五带的划分 3.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12小时 B、24小时 C、1年 D、36小时 4.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都绕着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课后拓展 (多媒体展示课后思考问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赛事直播,为什么多在我们下午才观看到? 通过课后研讨,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世界各地存在时间的差异,利于下节学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