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
(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和碱的方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难点:
对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微课学习
【教学媒体】多媒体 实验仪器
【教具准备】肥皂水、白醋、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水、稀盐酸、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白色点滴板。
【授课教案】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山楂、柠檬、酸奶的图片,问看到这些有什么感觉。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品尝来知道酸味,但在实验室我们是不允许品尝、触摸化学药品的,那么在实验室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 学生回答 从身边事物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日常生活过渡到化学中,引入新课
如何检验溶液酸碱性 教师点拨:酸或碱的通性都可以作为我们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是将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滴到待测液中,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将这种遇到酸或碱能发生特定颜色变化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刚刚提到的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就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那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是怎样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实验探究7-3反应物白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的颜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的颜色问题:1.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在上面的实验中有什么颜色变化 有什么规律吗 2.为什么要使用点滴板呢 教师点拨: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2.点滴板有使现象明显、节约药品的特点。自学课本13页多识一点回答下列问题:1.蓝色石蕊试纸适合检验什么性的溶液 2.红色石蕊试纸适合检验什么性的溶液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小组讨论,回答学生自学完成问题 开门见山,让学生更加明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针对较复杂或危险性较大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展示给学生们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碱的化学性质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是橘子,有的略带酸味,有的却很酸。酸味的强弱程度跟什么有关系呢 怎样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呢 教师点拨:酸碱指示剂只能定性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比较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有无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有关,但是溶液的酸碱性强弱与溶液中氢离子数目、氢氧根离子数目有关。在一定量水中,氢离子数目越多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数目越多碱性越强。自学课本14页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上通常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pH的取值是多少 什么范围内代表的是酸 什么范围内代表的是碱 中性溶液的pH是多少 2.用什么来测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教师点拨:通过课本14页图我们可以看出,pH数值越小酸性越强,pH数值越大碱性越强。演示实验:测定白醋、石灰水、食盐水的pH请用正确的方法测定白醋、石灰水、食盐水的pH试样白醋石灰水食盐水pH讨论:为什么测定结果有较大差异 教师点拨:1.直接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2.pH试纸用水润湿了。问题:将一杯盐酸加水稀释,它的pH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教师点拨:稀盐酸加水稀释,H+浓度越来越小,pH越来越大,无限接近7,不可能等于7或者大于7。问题:你能否绘制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时氢氧化钠溶液pH的变化情况呢 阅读课本15页,认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学生提到酸碱指示剂学生阅读课本,小组交流,回答问题观看演示实验小组展示测定结果小组交流,回答学生绘制图象,并展示小组讨论回答 由酸碱性过渡到酸碱性强弱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这样直接告诉学生便于他们理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展示正确的pH测定方法亲手实验,感受化学实验的乐趣拓展让学生们灵活运用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解决问题
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自学课本15页,找出体液中酸性最强的物质并探究它的主要成分。自学课本16页,知道土壤酸碱性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小组学习讨论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了解物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呢 自我总结,自我检查 培养归纳和表达能力
知识延伸探究 测定溶液pH时出现误差的原因 思考总结 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