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8 17:2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认识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2)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以及“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加深对中和反应理解的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
重点:
中和反应的概念、应用及实质。
难点:
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微课学习
【教学媒体】多媒体 实验仪器
【教具准备】NaOH溶液、盐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酚酞试液、稀硫酸溶液、pH试纸、纸巾、标准比色卡、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
【授课教案】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为什么夏天被蚊虫叮咬后涂抹牙膏或肥皂水就能减轻皮肤的痒痛呢 这是因为牙膏或肥皂水中的碱性物质和蚊虫分泌物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那么稀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反应呢 学生猜测 从身边事物入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日常生活过渡到化学中,引入新课
中和反应 演示实验:向装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教师点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是不代表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你能否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教师点拨:方法一:可以测量反应前后溶液的pH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二: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然后再逐滴加入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问题: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点拨:方法一:因为反应前后pH发生了变化,也就代表溶液中H+、OH-的数目发生了改变,从宏观上就代表稀盐酸、氢氧化钠发生了改变,因此可以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法二:反应前后酚酞试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也就说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没有了,因此也就证明氢氧化钠发生了改变,也就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自学:阅读课本19页,描述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教师点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 pH都发生了变化,明显看出不是因为溶液稀释而造成的,在反应的过程中H+和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水分子。而Na+和Cl-都没有发生改变,如果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的是氯化钠溶液。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天地7-4,并寻找酸和碱反应的规律。教师点拨:通过这些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出,酸碱反应时,H+和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水,其他的离子结合生成了盐。因此我们把这种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问题: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小组合作:完成课本19页在线测试。 观察实验现象并交流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小组根据自己的选择完成实验,展示自己实验结果学生阅读课本展示小组讨论,展示自己小组找出的规律小组交流,判断对错写出方程式,并展示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总结归纳的能力典型问题及时练,防止学生们犯错
中和反应的应用 阅读课本20页活动天地7-5,完成下列问题:1.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是怎样变化的 2.你能说出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吗 教师点拨: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逐渐变小,最终小于7。坐标为(18,7)表示当滴加的稀盐酸的体积为18 mL时,溶液的pH为7。也就代表它们恰好完全反应。当滴入盐酸的量较少时,氢氧化钠有剩余,pH>7,溶液显碱性;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pH=7,溶液显中性;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pH<7 ,溶液显酸性。过渡: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中,中和反应应用广泛。自学:阅读课本21页,了解中和反应的应用。小结:1.应用于医药卫生: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用    改良酸性土壤。 3.处理工业废水:用    处理含酸废水。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阅读课本,小组内相互交流学生阅读课本,小组交流,回答问题阅读课本小组交流,展示 由酸碱性过渡到酸碱性强弱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这样直接告诉学生便于他们理解培养学生识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呢 自我总结,自我检查 培养归纳和表达能力
知识延伸探究 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思考总结 培养学生知识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