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 教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0:36:08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的守恒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教学准备】
【媒体资料】多媒体课件
【授课教案】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哪些化学物质。粗盐经过提纯可以得到食盐,食盐是我们厨房里必不可少的物品。在厨房里还有一种物品,(出示食用纯碱)你认识吗 你知道它在家里有什么用吗 【展示图片】介绍纯碱的用途。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那自然界中有纯碱吗 【介绍】最早人们是从天然碱湖(展示)、盐碱地和植物的灰烬中提取天然碱,但到了18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天然碱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各种制碱工艺相应产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水制碱。【提问】这个碱知道是什么吗 【总结】这个碱不是前面讲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一类的碱,而是纯碱,化学名称碳酸钠,也叫苏打,从分类上来看,它是一种盐。探讨海水制碱的过程【提问】海水中分散着镁离子,我们加入哪种物质就可以将镁离子汇集在一起 【总结提问】对,廉价的石灰乳,那从海水中晒出来的氯化钠也是一种廉价的原料,用它来制取碳酸钠还缺什么元素 如果由你来选原料,假设你是一家制碱厂的负责人,为了企业的发展,在选择原料问题上,你会选什么物质提供氧元素 提供碳元素的物质呢 【教师引导归纳】含碳元素的物质很多,科学家综合考虑后选择二氧化碳,从而引出原料之一——石灰石。 【回顾】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淡水、粗盐。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石灰乳学生回答:氧元素和碳元素引导学生说出:水和二氧化碳 温故知新。用生活中的情景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建立元素守恒观。
导入新课 【引导提问】原料有了,还有一个问题,食盐水显中性,二氧化碳溶于水显什么性 中性溶液不能很好地吸收酸性气体,不能满足快速生产的需要,怎样能让溶液更好地吸收酸性气体呢 【介绍】这里需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廉价的物质,它是石油炼焦的副产品——氨气。我们前面学过,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显碱性。如果我们先向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变成氨盐水则显什么性 再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就很容易与碱性溶液反应。【总结】工业上氨碱法制纯碱就是以氯化钠、石灰石为原料,以氨气为媒介制取碳酸钠。 学生回答,可适时启发、鼓励,引导学生说出:碱性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3页,说出流程,展示并指出:碳酸氢钠很不稳定,受热可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识氨碱法制纯碱。再识氨碱法制纯碱
交流共享 1.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 为什么 【资料】1.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呈碱性。2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拓展】介绍侯德榜事迹。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44页 “多识一点”
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头看”,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头看”,使知识系统化,体系化。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海水“制碱”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1.原料:食盐、二氧化碳。2.媒介:氨气。3.反应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PAGE第2课时 纯碱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纯碱等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2)会熟练书写有关纯碱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3)记住某些盐的水溶性 
(4)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纯碱的化学性质
2.如何指导学生去发现、提出问题,如何进行假设与猜想,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采用“实际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活动探究—反思学习内容—理解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实验用品。
【授课教案】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导入】面团发酸了怎么办 【投影】【食用碱说明书】【提问】为什么发酸的面团加入纯碱后蒸出的馒头既没有酸味又疏松多孔 【过渡】同学们都很棒,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大家想知道猜测的对不对,那就需要我们对碳酸钠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纯碱的性质。【提问】先从下列药品中找到纯碱。观察药品,说一说纯碱有哪些物理性质。【投影】纯碱的物理性质【过渡】通过观察碳酸钠的外观我们了解了碳酸钠的部分物理性质,下面我们来根据碳酸钠的所属物质类别,结合前面学习的酸和碱的知识猜想一下:碳酸钠可能有那些化学性质 纯碱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引导】Na2CO3俗称“纯碱”,它属于“碱”吗 【引导】 Na2CO3属于盐类,那它可能具有那些性质 点击课件:①与酸②与碱③与盐【引导】碳酸钠属于盐类,为什么会被称为“碱”呢 ④水溶液呈碱性 认真听并积极思考。猜测可能是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气体认真听学生观察后回答。学生可以回答: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可以猜想:纯碱可与酸、碱、盐、指示剂等反应。一位发言,其他纠正。回答:不属于“碱”,属于“盐”。思考、回答能够与酸、碱、盐反应……认真听,弄清学习内容。 用生活中的事例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设疑并引入新课。使学生初步认识纯碱的物理性质。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大胆提出猜想。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新课教学 【投影】本节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初步设计实验方案那么,大家的猜想是否正确,碳酸钠是否能与酸、碱、盐反应呢 请大家根据学案上的提示,通过实验逐一验证。【投影】友情提示:实验注意事项:(1)按顺序完成实验,注意药匙和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2)注意碳酸钠与酸的用量。(3)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位组员完成一个实验操作,认真观察,组长记录填写实验报告,书写化学方程式。(4)实验完毕后,整理好仪器和试验台。【指导学生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引导学生整理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问】1.显碱性的溶液是否都是碱的溶液 2.(1)与硫酸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2)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 请同学们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提问一名学生回答归纳总结出纯碱的化学性质。【板书】化学性质通过以上实验,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纯碱的化学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投影】碳酸钠的性质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2.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3.纯碱与某些碱溶液反应4.碳酸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过渡】 你能从物质类型角度归纳出这四个化学反应的通式吗 【投影】盐的化学性质(共性)(1)盐+酸 →新盐+新酸(2)盐+碱 →新碱+新盐(3)盐+盐 →新盐+新盐【过渡】我观察同学们书写方程式时,发现很多同学不知道写沉淀符号,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盐的溶解性不熟悉,要能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需要了解更多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投影】 归纳口诀钾钠铵盐皆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不溶银;硫酸不溶钡;可溶碱五位,钾钠铵钙钡。 一个学生大声读出实验要求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注意一些事项,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实验汇报】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所做实验的实验现象。学生总结交流实验现象,板书化学方程式。完成思考题目1.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2.总结酸、碱、盐溶解性的规律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实验探究过程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锻炼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会正确叙述现象。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纯碱的化学性质。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知识迁移,让学生掌握盐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巩固复分解反应。
新课教学 【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大多数酸碱盐溶于水后以离子的形式存在。这些离子是怎样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呢,即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投影】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酸碱盐所电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者水的过程。 思考,回答观看动画,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分别试着说出四个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巩固知识点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思考、交流。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纯碱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3)与碱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4)与盐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反应物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