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21课:叙议结合,评析相融(二)
——人物评论写作
【课题解说】
所谓人物评论,是以一个具体的人物为评说对象,针对其行为、思想、功过等进行或褒或贬的评价。根据所评说的人物性质,可以分为新闻人物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和文学人物评论。其中文学人物评论属于文学评论的范畴,具体写作方法可以参见上一课的讲解。本课人物评论所指,主要为新闻人物评论和历史人物评论两类。
1.引述——引出对象,简要概述
点明所要评论的人物,对其基本情况进行简要概括。如果是人所共知的人物,可以用一两句话引出人物即可。若是相对生疏的人物,尤其是现代新闻人物,可以针对其引发关注的主要事件,做以简单概括性介绍。
示例: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以为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来,人们对他争论不断,褒贬不一。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王。人们可以众说纷纭,百家争鸣,但面对历史我们必须还以尊重和客观的态度。
(张玉宇《“千古一帝”秦始皇》,选自郭吉成主编《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示例:2
姚贝娜,1981年9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中国内地流行女歌手、青年歌唱家、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原独唱演员。2015年1月16日,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生前决定将双眼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
(选自《核按钮·赢在素材》,《姚贝娜:把光明和美留在人间》)
简析:
《“千古一帝”秦始皇》针对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进行评论,所以作者并未对人物进行展开式介绍,仅以一句“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以为赫赫有名的君王”引出,然后用“至高无上”“昏庸无道”两个词语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姚贝娜:把光明和美留在人间》一文,评价的对象是姚贝娜,部分年轻读者对她比较熟悉,但是为了关注到另外一部分不了解具体情况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生平事迹还是很有必要的。
2.评论——提出观点,总体评价
既然是人物评论,作者对所要评论人物的观点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种评价,类似于普通论述文中的中心论点。当然对于人物的评价,作者的观点可能不是简单的好恶,其中可能会包含正反两方面看似矛盾的评价,这个时候就需要以辩证统一的思辨形式,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以客观的语言呈现出来。
示例: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人物来了又走,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有一个人物却常驻我的心中,他就是曹操。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在性格上的繁复、正邪杂糅等诸多方面,但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堪称那个时代伟大的诗人。如此的复杂,如此的难以捉摸,对其进行盖棺定论是不容易的。但是在我的心中,他是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
(根据网络无名氏文章《我最佩服的历史人物——曹操》改编)
简析:
对于曹操的评价,历来分为两类,而且两类观点极端对立。有人认为曹操是奸诈的代表,有人认为曹操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文学家。作者并未因为佩服曹操而回避他“性格上的繁复、正邪杂糅”的争议点,客观呈现出关于曹操的正方两方面评价。
3.分析——评论分析,印证观点
在前文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列举所评论人物的言行,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边叙述边评说,叙述为辅评说为主。评论分析的基础是建立在评论对象的言语和行动基础之上,与前面几章讲到的一般论述文写法类似,可以借助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增加论说效果。
示例:
辉煌一时的秦王朝大厦却只存在短短14年便轰然瓦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是什么原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秦始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因而,由于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为这位千古一帝的功过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笔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价。
(张玉宇《“千古一帝”秦始皇》,选自郭吉成主编《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简析: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一生有对有错,有功有过,而本段的论说主要围绕其“错”与“过”展开。试图让自己一手创建的王朝千秋万代,但是仅仅存在了14年即土崩瓦解,这个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历史事实,是评价秦始皇一生功过的基础。作者引用贾谊《过秦论》中的原句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焚书坑儒、杀尽天下豪杰,这种不施行仁义的暴政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而根源即在秦始皇本人。作者在评论与分析的过程中,逐步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4.结论——重申观点,适当拓展
紧承前文的评价与分析,在文章接近收尾的时候,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对人物做总结性评价。如果对所评价的人物持正面观点,可以在重申观点的基础上号召大家借鉴其经验;如果对所评价的人物持反面观点,可以在重申观点的基础上警示世人。
示例:1
置身人民,属于人民,为人民造福,为人民代言,这是柳青在为人和为文的人生历程中一直践行并始终不渝的,这也是柳青提供给我们最重要的经验,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他当之无愧地是人民的作家。
(白烨《人之楷模,文之典范》,选自郭吉成主编《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示例:2
一个人如果能兼具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深厚的学术造诣,当然值得点赞。但是成才的规律表明,非经潜心深造,很难获得博士学位。演员所谓“人设”,不少是精心呈现的营销,但是如果把人生也当做“表演”,演得再好,也难免出戏。事实上演员最好的人设就是自我。没有什么比优秀的作品、高尚的人格更能赢得观众的真心。
(选自人民日报评论翟天临事件《“演员”or“博士”:最好的人设是自我》)
简析:
《人之楷模,文之典范》一文正面评价了柳青的一生,称其为“人民的作家”。“置身人民,属于人民,为人民造福,为人民代言”,是柳青提供给我们后辈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演员”or“博士”:最好的人设是自我》一文,针对演员翟天临论文及学位造假事件,提出“最好的人设是自我”,警示演艺从业人员应以“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格”为安身立命之本,而非精心营销自己所谓的“人设”。
【实例引鉴】
1.从下列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要有文采,200字左右。
孔子 屈原 刘邦 项羽 荆轲
【实例引鉴】
2.从下列新闻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的核心事件,客观公正地加以评说,表述要有文采,200字左右。
钟南山 何鸿燊 仝 卓 张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