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文艺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28 21: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浏阳河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新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演唱《浏阳河》
教学目标:
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在湖南这片红土地上有条著名的河流,它的名字家喻户晓,老师用歌声来告诉大家。(教师清唱《浏阳河》。)
师:这条河的名字叫。。。。。。(请大家大声地说出来:浏阳河。)
新知导学,学唱歌曲。
师简介歌曲《浏阳河》。《浏阳河》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创作民歌。创作完成于1951年,是徐叔华写的词,唐壁光编的曲。歌曲以歌谣体的赞歌形式,歌颂了浏阳河畔出生成长的伟人毛泽东。这是一首问答式的歌曲。
举例说说什么是问答式歌曲:《对花》
2.聆听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浏阳河》。
听完后点名说说听后的感受。(抒情,流畅,有着浓郁的民族风味)
师:这首歌还被改编成适合少儿演唱的歌曲。
3.聆听少儿版歌曲《浏阳河》。
生心里默唱
4.生随琴轻声跟唱歌词两遍。
找找歌曲中出现休止符的几处地方,说说应该怎么去表现。(第2、4、8、12小节中的休止符,就好比河水每到一个拐弯处都要稍作休息,然后继续朝前。而歌中“55 03”和“203 1216”处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注意休止符的停拍和演唱的连贯性和抒情性)
5学生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凸显出歌曲的民族风味。
出示课件:“河”读“huo”、“路”读“lou”、“个”读“guo”、“出”读qu”。“什么”读成“么子”
四、交流展示,当堂检测。
练习多种演唱形式。
1.师生对唱。师演唱第一段,生演唱第二段。
2.生生对唱。女生演唱第一段,男生演唱第二段。
师点评
五、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阳河》,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生: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浏阳河》这首细腻婉转,抒情优美的歌曲。它是湖南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我们永远记住这熟悉的旋律,永远地唱响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