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牛郎织女(二)》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牛郎织女(二)》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8 19:32:52

文档简介

《牛郎织女(二)》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俭、皇”等9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故事,回顾《牛郎织女(一)》的故事内容。
预设:牛郎身世凄苦,被哥嫂赶走后与老牛相依为命,后来在老牛的指点下认识织女,并和织女生活在一起。
2.教师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二)。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牛郎织女(一)》的故事内容,引入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听读任务
1.认真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词句,圈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1)随文识字
随文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
节俭(jiǎn)富丽堂皇(huáng)偎(wēi)衰(shuāi)老
珊(shān)瑚(hú)礁(jiāo)两个筐(kuāng)拗(niù)不过
(2)集中识字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jiǎn huáng wēishuāishān hú jiāokuāng niù
俭皇 偎衰珊瑚礁筐拗
预设:
(1)“俭、偎、珊、瑚、礁、筐、拗”都是形声字,可以与形近字进行比较记忆:“俭—检—捡,偎—喂,珊—删,瑚—湖,礁—焦,筐—框,拗—幼”偏旁不同,字义也不同。
(2)我们还可以把生字放在词语中来学,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如:俭—俭朴、勤俭,偎—偎依、依偎,衰—衰弱、兴衰、衰亡,礁—礁石、暗礁,拗—执拗。
(3)“皇”是象形字。在金文中,“皇”字的形状像发光的帽子,所以它的本义是“光明、辉煌”。“富丽堂皇”可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可用来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4)还可以根据字义帮助理解记忆。“衰”有“力量减退、衰落”之意,文中指“老牛年迈体衰,精力不济”。
设计意图:通过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扫清字词障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将主要情节概括成小标题。
2.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2)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3)小组合作,将主要情节概括成小标题。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组内学习成果。
3.探究活动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①引导学生默读阅读提示,确定学习思路。
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②讨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梳理出两个问题。
引导:你还记得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吗?学生交流。
预设: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带着问题读;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关键词句。
引导:运用上述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
(2)学生自主完成段落层次划分,概括段意,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
引导:你能抓住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吗?
预设: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述了牛郎织女婚后自由、幸福的生活,同时交代了老牛的死和临终嘱托。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讲述了王母娘娘无情地把织女抓走,并划一道天河将两人隔开。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讲述了由于织女的极力抗争,终于得到王母娘娘的允许,每年七月七日与牛郎在鹊桥相会。
点拨:本文是以织女的活动为主线叙述故事情节的,可以抓住故事叙述中的一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如“从此、再说天上、从此以后”“人间、天上”来把握故事的发展。
引导: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你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了吗?这个故事先讲了什么,怎么发展的,结局如何。(学生自由说一说)
预设:牛郎和织女一起生活后,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老牛死了,临死前告诉牛郎,遇到紧急的事情就披上它的皮。(起因)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到了人间,于是就亲自抓了织女,准备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知道了,就披上老牛的皮追赶,却被天河阻挡。(发展)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同意每年的七月初七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结局)
(3)小组合作,将主要情节概括成小标题。
预设: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男耕女织,幸福生活。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织女被抓,天河阻隔。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点拨:概括小标题时,可以根据各段段意以及课文各段中心词语,提取关键词进行提炼。另外,我们知道本课以织女的经历为主展开。因而可以依次提炼为: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板书:主要情节 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是帮助学生确定学习思路的重要提示,学生能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对于掌握本单元训练要素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回忆上一单元的阅读方法,让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这一目标能扎实落地,从而更好地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并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了故事的情节,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你学会了吗?
五、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1)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富( )堂( ) 怒气( )( ) 日( )天( )
只要你坚持练习,_________________,一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不知是谁惹恼了他,他 ________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______________,气势磅礴。
(2)按要求写句子。
①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丽 皇 冲冲 久 长
日久天长 怒气冲冲富丽堂皇
(2)①喜鹊搭桥。②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正是紧急事。
2.课后作业:熟读课文《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男耕女织,幸福生活
主要情节织女被抓,天河阻隔
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牛郎织女(二)》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并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教学重点】
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并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教学难点】
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并给连环画配上相应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回顾《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的主要内容,简要复述。
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复述: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熟读两篇课文的任务,大家完成得怎么样?你能说说这两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吗?
预设:
(1)古时候有个孩子叫牛郎,他的爹娘都死了,他只能和哥嫂生活在一起,但哥嫂对他很不好。他每天放牛,把家里的老牛照顾得很周到,因此他和老牛很亲密。后来哥嫂和他分家产,只给了他那头老牛和一辆破车,于是牛郎就带着老牛到山里安了家。一天老牛说话了,让牛郎去湖边拿一件粉红色的纱衣,说纱衣的主人就是他的妻子。牛郎照做了,就这样认识了织女。牛郎把自己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织女,织女既同情又爱惜他,就和他生活在了一起。
(2)牛郎和织女一起生活后,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老牛死了,临死前告诉牛郎,遇到紧急的事情就披上它的皮。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到了人间,于是就亲自抓了织女,准备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知道了,就披上老牛的皮追赶,却被天河阻挡。织女极力抗争,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同意每年的七月初七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
2.认识连环画。
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有同学看过连环画吗?(学生自由说一说)
出示连环画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连环画: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小人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
3.过渡:同学们,你们喜欢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吗?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牛郎织女》故事的连环画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再现故事情景,为本节课梳理完整的故事内容,画连环画做铺垫。引导学生认识连环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兴趣。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连环画,并配上相应的文字。
2.探究方法
(1)分小组梳理《牛郎织女》完整的故事情节。
(2)教师示范引导如何构思连环画,为连环画配上文字。
(3)小组合作,根据《牛郎织女》的主要故事情节自由创编连环画。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展示探究成果。
3.探究活动
(1)引导:同学们,你们能联系《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说一说《牛郎织女》完整的故事情节吗?
预设:
梳理出故事的完整情节:身世凄苦——用心照看老牛——哥嫂霸占家业,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得老牛相助——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王母娘娘惩罚其他仙女,天兵天将到人间寻访——织女被抓,牛郎追赶——王母划天河,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
(2)师生互动。
引导: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故事的哪些情节可以忽略?哪些不可以忽略?
预设:
①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其他次要的人物、情节,如“哥嫂霸占家业”“王母娘娘惩罚其他仙女”“天兵天将到人间寻访”等情节可以忽略。
②“身世凄苦”“与老牛相依为命”“得老牛相助”“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阻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等这些情节不可忽略。
(3)教师示范引导如何构思连环画,为连环画配上文字。
①阅读《牛郎织女(二)》一文中的第1自然段,讨论“男耕女织,幸福生活”这个画面中可以出现哪些景物。
预设:
小河旁,大树下,一间茅草房,牛郎和老牛在远处耕田,织女在家纺织,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快乐地玩耍。
②再读《牛郎织女(二)》一文中的第1自然段,想一想我们可以给这幅图配上什么样的文字呢?
预设: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幸福美满。不久,他们有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更幸福了。
点拨:我们以“男耕女织,幸福生活”这个情节的创作为例,结合本课第1自然段描写的场景,知道了画面中可以出现哪些景物,应该配什么样的文字。
(4)小组合作,自由创编。
出示活动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其他情节的连环画构图与创作。
要求:列出每幅画面的场景、人物、事件;为画面配文,语言简洁概括。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突出主要情节、遵循作品原意、语言简洁、准确。
点拨:“连环画”是一种讲故事的形式,它选取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构图,还给图配上通俗易懂、准确简练的文字。
(板书:设计连环画突出主要情节遵循作品原意配文简洁、准确)
4.成果展示
(1)请两到三个小组汇报探究成果。
(2)其他同学倾听,进行点评,说说连环画的配图和文字表达是否合情合理,语言表达是否简洁、准确等。
预设:
身世凄苦:牛郎从小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哥嫂把他赶出家门,只留下了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
与老牛相依为命:牛郎在山里安了家,用心照顾老牛,与老牛相依为命。
得老牛相助:一天老牛说话了,它指导牛郎去寻找他未来的妻子。
喜结良缘:牛郎与织女相识,二人生活在了一起。
织女被抓,天河阻隔:王母娘娘不满织女私自下凡,把她抓到了天上,并划了一道天河,把牛郎阻拦住,二人只能隔河相望。
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织女初心不改,极力抗争,王母娘娘只好同意牛郎织女一家人每年七夕鹊桥相会。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引导让学生了解如何设计连环画,再分小组让学生根据情节内容,讨论设计连环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为本单元的习作——“缩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梳理了《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情节,并针对主要故事情节设计了连环画并明确了设计要求,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有意思呢?课后我们还可以再找找其他民间故事读一读,尤其是“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故事。故事读完后,我们可以试着运用课上所学,和家人朋友一起制作故事连环画。
四、拓展延伸
品读下面的诗歌,感受诗人情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赏析:《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极为动人的篇章。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表达夫妇之间的离情别意。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积累古代诗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进一步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受古人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阅读“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民间故事,试着运用课上所学,和家人朋友一起制作故事连环画。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突出主要情节
设计连环画遵循作品原意
配文简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