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学方案
评改指导
【教学目标】
1.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能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和习作例文,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
1.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能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和习作例文,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教学难点】
1.通过审题指导和写作方法指导,掌握习作的书写方向和步骤。
2.通过优秀例文评析和写作重点回顾,将习作的书写落在实处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同学们,介绍一种事物,怎样才算是“说明白了”呢?学生自由谈感受,教师梳理归纳。
预设:能抓住事物的特点;能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能有条理地介绍事物;能用上搜集到的资料;能让别人对自己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并获得相关知识;等等。
2.教师岀示评价表。
我的习作题目:
评价要求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修改建议
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 ☆☆☆
能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 ☆☆☆
能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 ☆☆☆
3.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评改作文吧!看看哪位同学的习作把事物“说明白了”。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总结说明性文章的评价标准,紧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可为下面的习作评价、修改作铺垫。
二、评改指导
1.探究任务
按照评价标准,对比阅读习作例文,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
①读:默读自己的习作。
②画:用红笔勾画出体现习作标准的句子。
③评:你会给自己几颗★?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习作,重点进行指导。
①点评习作一: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a.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鲸》,全班交流:习作例文《鲸》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写到了鲸的哪些特点?
预设:第1自然段写鲸的体型庞大;第2自然段写鲸是哺乳动物;第3自然段写了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写鲸的捕食方式;第5自然段写鲸的呼吸方式;第6自然段写鲸睡觉时的特点;第7自然段写鲸的繁殖。
b.引导学生阅读习作片段一,并与《鲸》进行对比,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存在的问题)。
习作片段一:
菊花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花。它的植株高60-150厘米,叶子上有一层细细的绒毛,长5-15厘米。花朵盛开的时候,或单个立在枝头,或数个集生茎枝顶端,直径在2.5-20厘米,大小不一。菊花分三十几种,在所有花里种类最多。自古以来,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预设:介绍菊花时,段落结构不清晰,内容也不够具体。
c.追问:你能给出修改建议吗?
预设:《鲸》分几个自然段,介绍了鲸的多个特点。这篇习作也可以分段介绍菊花的特点,每个特点的说明还可以详细些。
d.教师小结: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特点,可以将事物介绍得更清楚。
②点评习作二:介绍事物的特点时要语言准确,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a.出示习作片段二,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习作片段二存在什么问题?
习作片段二:雷龙是恐龙中最大的一种,有的身高达30米以上,这得多高啊!
预设:说明性语言不够准确,没有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b.小组讨论给出修改建议。提问:你能给出修改建议吗?
预设:可以借鉴习作例文《鲸》的第一自然段,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介绍清楚。比如“这得多高啊”,可以用作比较的方法来写。
点拨:习作例文《鲸》的第一自然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鲸与大象的体积作比较,将鲸的舌头重量与大肥猪的作比较,突出鲸的庞大。
c.教师总结: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能使事物的特点更鲜明。
③点评习作三:要选取有用的资料帮助将事物特点介绍清楚。
a.出示习作片段三,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习作片段三存在什么问题?
习作片段三:
松鼠体形细长,尾长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次,一般在4、6月产仔较多。
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松鼠体长17~26厘米。
◇松鼠尾长15~21厘米。
◇松鼠体重300~400克。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50厘米。
……
预设:松鼠的特点不够突出,资料的准确性不能保证。
b.小组讨论给出修改建议。提问:你能给出修改建议吗?
预设:可根据资料补充有用的信息,比如,为突出松鼠“体形细长”的特点,还应选用“松鼠体长17~26厘米”这条资料。需验证资料是否真实,数据是否准确,比如松鼠的年产仔2~3次(数据来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
c.引导学生质疑:资料是从哪里找来的?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资料,我们该怎么办?
d.教师总结: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资料的来源,尽可能利用正规岀版的图书或数字图书馆,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筛选资料时,要注意选用有助于将事物特点介绍清楚的信息。
④点评习作四: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时要有条理、具体、完整。
a.出示习作片段四,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习作片段四存在什么问题?
习作片段四:
制作风筝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准备竹条、线、骨架等材料。
第二步,捆紧骨架,用十字架固定一下。
第三步,把竹架放在尼龙衬布上,剪出圆圈,然后把它缝在竹架上。
第四步,在竹架的三个角上各缝上一个布环儿,把线绳系在上面。
第五步,把小布条缝在风筝的小尾巴上,也可以在布条上画上花纹。
预设:主要信息介绍不完整,具体制作过程介绍得过于简略。
点拨:制作风筝的材料除了习作中提到的这些,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第二步中,怎么捆紧?怎么固定?没介绍清楚。第三步中,剪出多大的圆圈?缝多少针?没有具体的数据。第四步中,布环儿需要多长?多宽?没说……
b.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讨论批注的内容,说说在介绍事物制作过程的时候,可以用上哪些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制作过程或活动过程等时,可以用上表示次序的词语,且注意步骤不能遗漏、不能调换,主要信息要介绍完整。
设计意图:此环节围绕学生的习作,呈现了四类常见情况,但在实际教学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本环节引导学生按照评价标准,对比阅读习作例文,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明确习作的修改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再次让学生感受说明性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习作分享
互评互改,分享习作:(板书:习作交流分享)
1.同桌之间互评交流,并给出修改建议,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①读:阅读同桌的习作。
②找:找出体现习作标准的句子。
③评:你会给几颗★?
④写: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同桌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
3.教师小结:通过这次习作评改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了解了习作的修改方向,在互评互改,分享习作的活动中,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一篇成功的说明性文章,能让别人对自己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并且获得相关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篇佳作《森林》吧!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评价,能引导学生审视同学的习作,在交流中反复修改,巩固学到的习作方法。另一方面,把自己所写的事物介绍给别人,如果能让别人对自己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就说明这篇说明性文章说明白了。
四、佳作赏析
1.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介绍一种事物”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
范例:
森林
森林是以树木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①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按自然属性可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②
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调节器。森林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纽带,对保持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态平衡。
森林能够有效地蓄水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100万立方米。③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被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④
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生物,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在森林中栖息繁衍的。⑤
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近代以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引起“温室效应”。而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15~30吨氧气。⑥⑦
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⑧
2.师生合作,简单分析范例,教师对这篇范例进行整体评价。
批注:
①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引出说明对象。
②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森林里不同的资源。
③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森林的蓄水能力,科学、准确。
④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反面说明森林对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⑤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森林生物物种之多,充分说明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森林如何缓解“温室效应”。
⑦第2-5自然段都是采用先概括说明,再具体说明的方法,介绍森林的作用,条理清晰。
⑧总结全文,指出了森林无可替代的作用。
总评:这篇习作恰当运用了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细致地介绍了森林及其作用,说明了森林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将森林“说明白了”,也增强了读者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在赏析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说明性文章的写作特点。
五、布置作业
1.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2.给家人或朋友介绍自己所写的事物。
【板书设计】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评改指导
明确评价标准明确修改方向 习作交流分享
(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介绍事物的特点时要语言准确,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要选取有用的资料帮助将事物特点介绍清楚。
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时要有条理、具体、完整。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学方案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习作提示”,确定习作对象,拟定题目。
2.能拟写习作提纲,尝试自主习作。
【教学重点】
能拟写习作提纲,尝试自主习作。
【教学难点】
通过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确立写什么。
2、通过观察和搜集资料,提前积累习作素材。
【教学准备】
安排学生提前自读课本第74页的内容,选择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做好观察,搜集好相关资料,填写《习作准备单》。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叶圣陶爷爷认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本单元我们已经重点学习了两篇说明性文章,了解了如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如果要你选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介绍什么呢?
2.板书课题——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二、习作要求
引导学生解读教材,明确写作对象及习作要求:
1.导入:让学生读一读教材表格里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与动物有关 恐龙 袋鼠的自述 动物的尾巴
与植物有关 菊花 热带植物大观园 种子的旅行
与物品有关 灯 扫地机器人 溜溜球的玩法
与美食有关 涮羊肉 怎样泡酸菜 我的美食地图
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火星的秘密 草原旅游指南 中国传统吉祥物
预设1:表格的第一列,提示我们可以从动物、植物、物品、美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展开思考。
预设2:《恐龙》《菊花》《灯》《扫地机器人》,这些题目都能直接看出介绍的是什么事物,题目很明确、简洁。
预设3:有的题目新奇、有趣。如《袋鼠的自述》,用的是第一人称,可以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种子的旅行》把种子的传播方式比作旅行,这样很生动。
预设4:有的是选择某类事物的某一个部分进行介绍,比如《动物的尾巴》。
预设5:有些题目不是介绍一种事物,而是在介绍一种事物的制作或使用方法,如《怎样泡酸菜》《溜溜球的玩法》。
……
提示:可以选择表格中的题目,也可以自拟题目,介绍一种事物。
2.出示教材内容,引导:请你读一读,勾画出本次习作中要强调的地方。
写之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想清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分享。如果别人对你介绍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获得了相关知识,你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习作。
点拨:这部分从写之前、写之时、写之后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习作建议。写说明性文章之前,要做好观察、搜集好资料,对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想清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结合说明性文章的特点,教材从内容、方法和篇章布局三方面提出了写作时的具体要求。习作完成后,要进行交流分享,把他人对所介绍的事物产生兴趣、获得相关知识作为习作目标,从而进一步体会到说明性文章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3.通过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提炼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并相机板书:
(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设计意图:首先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以拓宽选材的思路,并提出明确的习作任务。接着从写之前、写之时、写之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习作建议。其中,结合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从内容、方法和篇章布局三方面提出习作时的具体要求。
三、习作指导
合作探究
过渡: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的任务——自读课本第74页的内容,选择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做好观察,搜集好相关资料,填写《习作准备单》。大家都完成了吗?让我们交流分享一下吧!
1.探究任务
(1)说一说准备介绍什么事物,取什么题目。
(2)结合《习作准备单》,对照习作要求,和同学交流自己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想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3)筛选、梳理《习作准备单》内容,并尝试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小组内讨论,说一说准备介绍什么事物,取什么题目。教师相机引导,力求让学生习作的内容多样化。(板书:确定习作对象 拟定题目)
提示:
① 除了写动物、植物,还可以写一写新奇的、冷门的物品,或者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美食等,这样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②在拟题方面要进行简单的提示和引导。例如,可以像《恐龙》一样,直接、明确地点出说明对象;可以像《袋鼠的自述》一样,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可以像《种子的旅行》一样,运用拟人手法,让题目生动有趣;可以像《怎样泡酸菜》一样,提出疑问;也可以像《火星的秘密》一样,引人遐思。
③如果学生说出类似《可爱的小猫》这样的题目,教师应予以引导,让学生明白,取了类似的题目,如果着重描写小猫的可爱,就容易写成记叙文,而不是说明文了。
示例1:我觉得食肉植物很神奇,我想了解相关的知识,所以我准备介绍几种食肉植物,我给习作命名为《植物“猎手”》。
示例2:我对风向袋的制作很感兴趣,也想把制作方法教给更多的人,所以我准备介绍怎么制作风向袋,我给习作命名为《风向袋的制作》。
点拨:按选材的不同方向(动物、植物、物品、美食、其他)出示一些作文题目,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填写的《习作准备单》,对照习作要求,和同学交流自己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想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习作准备单
我准备用的题目:
我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 我搜集到了哪些相关资料 我准备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引导: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呢?
点拨:动植物可以从外形、种类、分布、习性等方面介绍;物品可以从形状、构造、用途、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美食可以从营养价值、制作方法、发展史等方面介绍。
②引导:大家是怎么搜集到相关的资料的呢?
点拨:引导学生回忆学过搜集资料的方法——观察记录和查阅资料。一些事物的制作过程,我们可以进行细致的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去将它介绍明白。一些把握不准或不知道的内容,可以通过查资料去将它介绍清楚;一些生活中不常见的事物,也可以通过查资料将它介绍明白。观察和查资料都是围绕将事物的特点“说明白了”这一目的服务的。
③引导:为了把事物介绍清楚,可以恰当运用哪些说明方法?
点拨:引导学生回顾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列数字的方法能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打比方的方法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作比较的方法通常要与常见的事物比较,从而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举例子时,举出的例子要通俗易懂。
(3)小组内交流,筛选、梳理《习作准备单》内容,并尝试列出自己的习作提纲。(板书:梳理《习作准备单》 列提纲)
提示:搜集的资料可能会出现针对性不强、不准确的问题。可结合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进一步筛选、梳理资料,选取有用信息。或者通过书籍等正规出版物再次查阅相关资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
提纲
范例1
→题目
:
植物“猎手”
→开头:
世界上有一类神奇的植物,它们“食肉”,是植物界优秀的“猎手”。
→中间:
(分段从
不同方面介绍食肉植物
)
1.食肉
植物的
主要
种类
及分布
。
2.几类食肉
植物的
生存
环境
及捕食
方法
。
→结尾:
食肉植物真
是绝佳的
“猎手”
。
) (
提纲
范例2
→题目
:
风向袋的
制作
→开头:
风向袋
的作用
。
→中间:
(分段
介绍
风向袋
的制作步骤
)
第一
,
准备材料
和
工具。
第二
,
缝制
口袋。
第三
,打
洞
绑绳。
第
四,
制作铁丝圈
,系
好
口袋。
→结尾:
风向袋的使用方法
。
)
(4)教师总结:一步步调整和完善《习作准备单》,其实就是在列提纲,它能帮我们理清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3.交流分享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结合自己的写作提纲,具体说说自己打算介绍什么,准备从哪些方面,运用什么说明方法组织搜集到的什么资料,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
交流提示:
我打算介绍,我想从它的、、等几个方面展开介绍。在写时,运用说明方法组织我观察到/搜集到的资料……我会按照顺序写,这样条理清楚,使读者更明白。
4.方法小结
写作前,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再次明确习作要求,简单总结本次习作的方法。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充分交流分享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以及本次习作的写作思路,还列出了一个结构清晰的提纲。快根据你的习作提纲,把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大家吧!
设计意图:学生之前已经围绕介绍一种事物进行了练笔,教师在确定习作对象,拟题等方面可以只做简单引导。该环节让学生借助《习作准备单》列提纲,旨在帮助理清习作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性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习作演练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4)题目自拟,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2.学生根据《习作准备单》或自己列的提纲,进行习作。
3.教师关注到写得比较精彩的习作,为下节课的讲评、修改做准备。
4.结束语:请课上习作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可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修改。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在之前已有多次练笔的铺垫,此环节不必做太多的写作指导,点到即可,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尽量在课内完成习作任务,以减轻学生的习作负担。
【板书设计】
习作:介绍一种事物
◇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习作要求◇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确定习作对象→拟定题目→梳理《习作准备单》→列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