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章末综合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章末综合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8 17: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章末综合检测卷
一、单选题
1.乒乓球运动技巧性强、运动量适中,非常适合亚洲人的特点,成为我国的国球.关于乒乓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较小,任何时候都可以把球看做质点
B.研究球的飞行路程时可以把球看做质点
C.研究球旋转时一定要把球看做质点
D.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
3.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0.6m/s2 B.1.4m/s2 C.11m/s2 D.5.0m/s2
4.如图所示,三位同学从北京的同一地点到上海的同一地点。甲乘火车到达上海;乙乘飞机到达上海;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这三位同学中(  )
A.甲的路程最小 B.乙的位移最小
C.丙的位移最大 D.三者的位移相同
5.物体在甲、乙两地往返一次,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1,返回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则物体往返一次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0, B.0, C., D. ,
6.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比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3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是(  )
A.9.5m/s B.10.3m/s C.9m/s D.10m/s
7.2018年11月18日,全国第三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河北省选拔赛落下帷幕。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然后又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然后又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最后又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2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运动到点的位移方向相反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一定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C.物体的速度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为零
二、多选题
9.物体做匀加速加速度恒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那么在任意1s内,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某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这一秒初的速度大2
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D.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10.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为零
11.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其初速度为,经过5s速度的大小变为,则其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
A. B. C. D.
12.北京时间8月5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展开第二日的争夺,在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定以1小时18分46秒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冠,这是本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队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男子运动员继刘翔之后在奥运历史上获得的第二枚田径金牌,关于陈定在比赛过程中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测量陈定的运动速度时不能把他看做质点
B.在测量陈定的竞走动作是否违反规则时,不能把他看做质点
C.“20公里”是指选手们走过的路程
D.“20公里”是指选手们发生的位移
三、解答题
13.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意规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为重力加速度,取值为10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车的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正常行驶时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若两辆摩托车各以36km/h的速度相向行驶,碰撞时间为2.5×10-3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14.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
(1)高速列车过桥后沿平直铁路匀加速行驶,经100s速度从36km/h增大到180km/h.
(2)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运动,紧急刹车后经2s停下来.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8m/s的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1s.
15.赵宇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李飞找来了一把刻度尺,他们测出了硬币的直径为2.5cm,然后令它在水平课桌上沿直线滚动了10圈,他们合作探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他们来解决,问题:
(1)硬币圆心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多少?
(2)硬币圆周上的某点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是否相同?
16.雷达是用脉冲电磁波来测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机场引导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向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显示屏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10-4s,某时刻雷达显示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脉冲为发射波,B脉冲为目标反射波,经=170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被反射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AC.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才可以看做质点,比如研究球旋转时,要考虑乒乓球的形状,不能看成质点,故AC错误;
B.研究球的飞行路程时,乒乓球的大小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球看做质点,故B正确;
D.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做曲线运动,则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故D错误。
故选B。
2.D
【解析】由题图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由可得,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由题图可知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0.16s;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故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故选D。
3.B
【解析】由甲图知,初速度为20km/h,图乙可知,末速度为60km/h,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将速度换成国际单位后,代入上式,可得
因此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D
【解析】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总长度。三者的运动轨迹不一样,路程不一样,从图中看出,乙的路程最小,故A错误;
BCD.位移是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就是有向线段的长度。三者的初位置和末位置相同,所以三者的位移一样大,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物体往返一次,位移为零,则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设A、B两地的距离为x,物体从A到B运动的时间为:
从B到A运动的时间为
则物体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
故选B。
6.D
【解析】运动员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100m,所用时间为10s,故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D
【解析】AB.由题图可知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图线的交点表示机器人两次通过同一点,故AB错误;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为从点到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故C错误;
D.、、三个坐标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到点的位移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A.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变化快慢就是加速度,所以A正确;
B.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所以B错误;
C.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但速度不一定大,所以C错误;
D.速度为零,则速度可以变化,则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D错误;
故选A;
9.ACD
【解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某1 s末比该1 s初多1s,根据△v=a△t得: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2m/s.故A错误,B正确;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和前一秒的末是同一时刻,故速度相等,故C错误;某1 s末比前1 s初多2s,根据v-v0=at,知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4m/s.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D.
10.BD
【解析】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
B、速度很大的物体,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可以很小,也可以为零,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某时刻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
D、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以增加或减小,故速度完全可能在某时刻为零,如竖直上抛的最高点,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
11.BD
【解析】若10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若10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为:,负号表示方向.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
【点睛】
此题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注意10s末的速度可能与初速度相同,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BC
【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路程与位移的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内涵不同.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解析】在测量陈定的运动速度时,他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能把他看做质点,A错误;在测量陈定的竞走动作是否违反规则时,要研究动作,就不能看做质点,B正确; “20公里”是指选手们从起点到终点走过的路程,不是位移,C正确D错误.
【点睛】
考查学生对质点和位移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13.没有生命危险
【解析】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由加速度公式得
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的大小为400g.
因为,没有超过死亡加速度,所以没有生命危险.
14.(1)0.4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1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18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1)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经100s速度从36km/h增大到180km/h,,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运动,紧急刹车后经2s停下来,72km/h=20m/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8m/s的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1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5.(1)相同,78.5 cm (2)不相同
【解析】(1)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硬币圆心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均为π×2.5×10=78.5cm.
(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运动轨迹不同,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所以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大小小于该点的路程.
16.306 m/s
【解析】由图示信息知,比较远时,脉冲波显示的距离为
当到达正上方后,距离为
由于开始时飞机在斜上方,后来飞机到达正上方,所以飞机的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