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章末综合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章末综合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8 17: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章末综合检测卷
一、单选题
1.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第10s末的速度为2m/s,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前10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0m
B.每秒速度变化0.2m/s
C.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D.第10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m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4s末的速度为8 m/s。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第8s末的速度一定是16 m/s
B.质点在前8s内的位移一定是64 m
C.质点的加速度一定是2 m/s2
D.质点在前8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8 m/s
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
B.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C.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
D.时刻,乙物体追上甲物体
4.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香港站的比赛中,某运动员跳起将速度为20m/s水平飞来的排球迎面击出,排球以30m/s的速率水平返回,假设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200m/s2,则运动员对排球的击打时间为(  )
A.0.05s B.0.25s C.0.1s D.0.15s
5.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一盘子C的正上方A处有一金属小球a距C为20m,在B处有另一个金属小球b距C为15m,小球a比小球b提前1s由静止释放 (g取10m/s2).则
A.b先落入C盘中,不可能在下落过程中相遇.
B.a先落入C盘中,a、b下落过程相遇点发生在BC之间某位置
C.a、b两小球同时落入C盘
D.在a球下落过程中,a、b两小球相遇点恰好在B处
6.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速度变化得越快,表明它的加速性能越好.右图为研究甲、乙、丙三辆汽车加速性能得到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定(  )
A.甲车的加速性能最好
B.乙车比甲车的加速性能好
C.丙车比乙车的加速性能好
D.甲、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
7.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内通过位移到达点,接着在时间内又通过位移到达点,则物体(  )
A.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B.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C.运动的加速度为 D.运动的加速度为
8.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了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
C.丙、丁两车在时刻相遇
D.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多选题
9.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等于2∶1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等于2∶1
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2
10.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平均速度最大,B物体平均速度最小
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
D.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
11.有四个运动的物体、、、,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甲所示;物体、从同-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物体和的速度均不变且的速度比更小
B.在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
C.时,物体和的速度相同
D.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12.如图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三、解答题
13.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91个小水滴)
(1)由 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如图所示,在国庆阅兵式中,某直升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sAB=5km,sBC=10km.问:
(1)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5.A、B两车在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m/s, 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当A、B两车相距x0=28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2)A车追上B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16.航空母舰的战斗力主要依靠舰载机,假设航空母舰静止在海面上,舰载机在航母跑道上从静止开始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求滑行至第4s末,舰载机的速度大小;
(2)求滑行的前4s内舰载机的位移大小;
(3)一般情况下舰载机需要达到50m/s的速度才可升空,假如舰载机开始获得30m/s的初速度,求航母跑道的最短长度.
参考答案
1.D
【解析】A.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公式,可求得火车的加速度为
再根据位移和时间的公式,可求得火车的位移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火车的加速度,可求得火车每秒速度变化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火车前10s的位移,可求得火车前10s平均速度大小为
火车在前9s内通过的位移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所以火车第10s通过的位移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前8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4s末的瞬时速度,为8m/s,则前8s内的位移
x=8×8m=64m
知道4s末的速度,因为初速度未知,则无法求出加速度以及8s末的速度,故选B。
3.C
【解析】AC.时间内甲物体的速度一直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小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C正确;
BD.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在0 t2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大,甲在乙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t2时刻后,乙的速度比乙的大,两者间距逐渐减小,所以t2时刻,两者相距最远.故B错误,D错误.
4.B
【解析】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
v1=20m/s,v2=-30m/s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
a==

Δt==s=0.25s
故B正确。
故选B。
5.D
【解析】由于a比b提前释放,故a在内下落的位移为:,因为a在b上方处,故a到B处时候b才开始释放,故a、b两小球相遇点恰好在B处,由于在B点相遇时a有初速度,b没有,故a先落地,b后落体,故ABC错误,D正确.
【点睛】
本题是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简单应用,抓住自由落体运动的特征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就可以.
6.B
【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代表加速度,即
由图象可以看出乙、丙的图象是平行的倾斜直线,斜率相同,则它们的加速度相同,即乙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甲图线的斜率最小,加速度最小.故由题意可知,丙、乙比甲的加速性能好
A. 甲车的加速性能最好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乙比甲的加速性能好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丙比乙的加速性能好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甲、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7.B
【解析】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速度;故A点的速度为,故A错误;
BCD.加速度
B点的速度为
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8.B
【解析】A.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的是直线运动,其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位移-时间图像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故B正确;
C.时间内,由速度-时间图像的“面积”读出位移,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它们不相遇,故C错误;
D.时间内,丙的位移小于丁的位移,丙的平均速度小于丁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9.BC
【解析】A.由:
得: a1∶a2=1∶2,故A错;
BD.由:
知,故B正确,D错误;
C.由:
x=·t
知x1∶x2=2∶1,故C正确.
10.BD
【解析】AB.由图可知,t0时刻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故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三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象可知BC都沿正方向运动,A先沿正方向运动,后反向运动,故C错误;
D.在s-t图象中,斜率代表速度,故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故D正确.
11.BCD
【解析】A、由甲图看出:物体A和B位移图象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速度都不变,说明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A的速度比B大.故A错误.
B、由甲图看出: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s=10m.故B正确.
C、由乙图看出:t=3s时,物体C和D的速度相同等于,故C正确;
D、在v-t图像中斜率代表了运动的加速度,从图像可以看出C做匀加速运动,所以时,物体C的加速度为,故D正确;
12.BC
【解析】A.由图可知,2小时内乙车一直做反方向的运动,1小时末开始减速但方向没有变,故A错误;
B.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汽车运动的位移,则可知,2小时内,甲车正向运动的位移为
而乙车反向运动,其位移大小为
因两车相向运动,且初始时刻相距70km,则2小时末时,两车还相距
故B正确;
C.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乙车的图象斜率总是大于甲车的图象的斜率,故乙车的加速度总比甲车的大,故C正确;
D.4小内甲车的总位移为
而乙车的总位移为
即乙车的位移为正方向的30km,两车原来相距70km,4小时末时,甲车离出发点120km,而乙车离甲车的出发点
故此时甲乙两车不相遇,故D错误。
故选BC。
13.从右向左 0.38m/s 0.15m/s2
【解析】(1)[1]由于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则小车做减速运动,根据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可知,小车从右向左做减速运动。
(2)[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91个小水滴,那么各点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
可以求出加速度,得
那么加速度的大小为 0.15 m/s2。
14.(1).100m/s (2).1m/s2
【分析】
由题中“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和物体运动过程分析可解答本题.
【解析】(1)设直升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为v,则根据题意可得
在AB段时间为t1
在BC段时间为t2
解得
(2)根据公式可得
解得
15.(1)(2)
【分析】
(1)根据位移关系分析A车追上B车所用时间;
(2)两车速度相等时相遇前相距最大的临界条件,据此分析求解最大距离即可;
【解析】(1)B车刹车停止运动所用时间:
所发生位移:
此时:
则:,可见此时A车并未追上B车,而是在B车停止后才追上之后A车运动时间为:
故所求时间为:;
(2)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速度关系得: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根据位移公式得A车位移为:,B车位移为:
则此时二者间距离为:
代入数据解得:.
【点睛】
掌握相遇前两车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和相遇的位移关系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1) (2) (3)
【解析】(1)根据,有;
(2)根据,有;
(3)根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