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引号”大揭秘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三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部编版 □所属章节:《园地四“字词句运用”双引号的使用》
设计思路 双引号的知识点出现在三年级上册《园地四》的“词句段运用”,双引号是语文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常用的地方莫过于用在人物对话上,却总会出现“丢三落四”、“张冠李戴”的错乱现象,因此本次微课从观察双引号的外形、双引号的小秘诀以及堂上小练习入手,让学生对双引号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和运用。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认知双引号的外形,分辨前引号、后引号; 2、区分提示语、说话语,学习“一画二标三补漏”的口诀; 3、通过演示法、情境法、练习法,掌握双引号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人物对话中使用双引号,根据提示语三种不同的位置会有所区别,学生难以理解、辨别。
教学过程 复习场:复习旧标点,认识双引号 孩子们,在语文王国里有一串了不起的朋友,因为有他们,能够把句子表达更清楚哦!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和老朋友打个招呼吧!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原来是标点符号家族呢!我们跟他们叫叫他们的名字吧!句号、逗号、省略号,问号、感叹号、也知道他们的用处:句号,代表话说完了。 逗号表示还没有说完话。 省略号代表还有很多同类事物没有列举出来。 问号代表提问题。 感叹号代表强烈的感情,强调作用。 还有一种标点符号喜欢和我们捉迷藏,特别爱藏在人物对话中呢!它就是双引号。今天我们一起来和双引号交朋友吧! 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双引号的样子像什么?66,99,这是它的小名,但是它有自己的名字哦,在前面带路的叫前引号;跟在后边的叫后引号。 新知场:一画二写三补 双引号迫不及待想要出门玩耍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妈妈说:“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 “快来看!飞机划过天空。”小强兴奋地说。 “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孩子们找到新朋友了吗?我们师生一起配合朗读吧!你们读双引号里边标红的内容,老师读黑色的内容。孩子们你们发现了,被引号引起来的内容是说话内容,黑色的不是说话内容,是什么呢?叫提示语。提示语和说话内容可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几乎都会一起出现。要想找到说话内容,得先看提示语在哪里!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3句话,提示语分别在哪些位置出现?前、后、中。 当提示语在前面,代表后边的是说话内容,需要用双引号括起来,话说完了用句号; 当提示语在后面,代表前边的是说话内容,需要用双引号引起来,话说完了用句号; 当提示语在中间呢?代表两边都是说话内容,前后都要用双引号引起来哦!前边说话内容没有结束,用逗号,后边的说话内容说完了用句号。 A孩子,提示语和说话语中间又该如何是好呢?我们一起来查漏补缺吧!提示语在前面时,需要引出后边的说话语,这时候需要用上冒号。 B提示语在后边结尾时直接用句号。 C当提示语在中间时,后边还有说话内容,这时候用逗号过渡。 这就是我们在人物对话时使用双引号的重点知识,需要根据提示语的不同位置来运用双引号。当双引号在前边,后面跟冒号;当提示语在中间,后面用逗号过渡;当提示语在结尾,直接用句号。在练习过程中记住6个字口诀:一画二标三补。 演练场:动起来,使用双引号 孩子们,我们知道了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引号的用法也会不同。引号们来到商场,人山人海! 1、妈妈说 这个商场里好热闹 真是人山人海 2、这个商场好热闹 真是人山人海 妈妈说 3、这个商场里好热闹 妈妈说 真是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