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相互作用 单元综合检测卷
一、单选题
1.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小物块,使之匀速上滑.在小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为( )
A.(M+m)g B.(M+m)g-F
C.(M+m)g+Fsinθ D.(M+m)g-Fsinθ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3.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
A.f1和f2都是静摩擦力
B.f1和f2都是滑动摩擦力
C.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D.f1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4.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绳的张力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T
B.水平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T
C.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T
D.若木板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则拉力应为2F
5.一个圆球形薄壳容器所受重力为G,用一细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现在容器里装满水,若在容器底部有一个小阀门,将小阀门打开让水慢慢流出,在此过程中,对容器和容器内的水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的重心慢慢下降 B.系统的重心先上升后下降
C.系统的重心先下降后上升 D.有可能绳的方向不竖直
6.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
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7.如图所示,在“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若测得不挂钩码时弹簧长度为8.00cm,在其下端挂上一个钩码时弹簧长度为10.00cm,当挂上三个相同的钩码时,弹簧长度为()
A.6.00 cm B.12.00 cm C.14.00 cm D.16.00 cm
8.如图所示,一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车厢的倾角用θ表示(已知μ2>μ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tan θ=μ2
B.要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应满足sin θ>μ2
C.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tan θ>μ1
D.只卸去部分沙子,车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μ2>μ1>tan θ
二、多选题
9.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短0.20m,它们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而上端自由,如图甲所示。当加力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和弹簧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小、大两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是、,则( )
A.,
B.,
C.当压缩距离0.3m时,小弹簧弹力为20N,大弹簧弹力为30N
D.当压缩距离0.3m时,小弹簧弹力为30N,大弹簧弹力为20N
1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收到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的质量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的固定斜面间.若缓慢转动挡板至斜面垂直,则在此过程中( )
A.A,B两球间的弹力不变 B.B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C.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D.A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12.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小球静止,绳1、3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可能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三、解答题
1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定木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水平弹簧秤的示数为T,此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的物体时,长度为;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该物体时,其长度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如果用该弹簧水平拉着该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长度为________。()
15.(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要用到弹簧秤,下图弹簧秤的读数是_______N;
(2)此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F1和F2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以F1和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
F.比较力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在ABCDEF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和__________;
遗漏的内容分别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A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B、C的质量分别为M、m,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下滑。B的上表面保持水平,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当B、C共同匀速下滑;分别求B、C所受的各力。
(2)当B、C共同加速下滑时;分别求B、C所受的各力。
17.如图所示,和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保持绳的方向不变,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改变绳的方向,试求:
(1)物体能达到平衡时,角的取值范围.
(2)在0~90°的范围内,求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A、B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若在m1上再放一质量为m0的物体,待整个系统平衡时,m1下降的位移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分析】
小物块匀速上滑,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楔形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受力也平衡,合力也为零,以物块和楔形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合力同样为零,分析受力,画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
【解析】以物块和楔形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M+m)g,拉力F,地面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楔形物块的支持力
N=(M+m)g﹣Fsinθ
故选D。
2.A
【解析】A.M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地面垂直向上,即竖直向上,故A正确;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与原木P垂直向上,不是竖直向上,故B错误;
C.原木相对于地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在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地面向右,故C错误;
D.因原木P有沿原木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匀速攀上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fl方向竖直向上,f1=G;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f2方向竖直向上,且f2=G,所以f1=f2.故选D.
4.C
【解析】A. 木板在抽出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上下表面均受滑动摩擦力,而上表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T,总摩擦力f>T,故A错误;
B. 木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一定等于T,故B错误;
C. 对木块A由平衡条件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T,故C正确;
D. 无论木板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而其受到的来自地面和A的滑动摩擦阻力是不变的,因此拉力始终是F,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容器中装满水后,整个容器和水的重心在球心位置;随着水从阀门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会随着水位的下降而逐渐降低,当水快要流完时,重心又上升,最后处于球心.故在此过程中,容器和容器内的水组成的系统的重力先下降后上升,ABD错误,C正确.
故本题选C.
6.D
【解析】假设B端和水平面是光滑的,则杆AB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能够保持静止状态,则B端和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即不受摩擦力.故选D.
【点睛】判断静摩擦的有无及方向可采用假设法和撤销法、运动状态分析法.
7.C
【解析】弹簧原长为8.00cm,挂一个勾码时弹簧长度为10.00cm,伸长量为2cm,故当挂上三个相同的钩码时,伸长量为6cm,故长度增加到14.00c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假设最后一粒沙子,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能顺利地卸干净全部沙子,有,B对;若要卸去部分沙子,以其中的一粒沙子为研究对象,,C对;
9.AD
【解析】AB.设小弹簧劲度系数为k1 大弹簧劲度系数为k2。
依据胡克定律 F=kx得:
x=0.2m时有
20=k1×0.2①
x=0.3m时,大弹簧被压缩0.1m,有
50=k1×0.3+k2×0.1 ②
解①②得
k1=100 N/m
k2=200N/m
选项A正确,B错误;
CD.当压缩距离0.3m时,小弹簧弹力为
F1=k1×0.3=30N
大弹簧弹力为
F2=k2×0.1=20N
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0.AC
【解析】当弹簧的弹力刚好和P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斜面体P受两个力作用。
当弹簧的弹力大于P所受的重力时,P的受力如图所示。
受重力、弹簧的支持力、挡板的压力和静摩擦力4个力作用。由于挡板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因此挡板的压力和静摩擦力必须同时存在,才能使P平衡,P不可能受3个力作用。
A.2个,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3个,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4个,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5个,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AC。
11.AB
【解析】AD.虽然挡板在变化,但球B对球A的弹力方向没有改变,球B的重力没有变化,则斜面对球A的支持力方向也没变,虽然球A位置在缓慢变化,但球A所受力没有变化,故A球对斜面的压力不变,A、B两球的弹力没有变.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C.球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当缓慢转动挡板至挡板与斜面垂直的过程中,弹力F1的方向也从图示位置转动到与斜面平行位置.则两个弹力的合力不变,当夹角变小时,两弹力大小均变小,故B球对挡板的压力逐渐减少,B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少.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12.ABC
【解析】
由题意,绳2恰好竖直,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由平衡条件可知,若绳1对小球没有作用力,小球受到重力和绳3的拉力两个力作用,不可能只受一个力作用,同理,若绳3没力,则绳1也没力.若绳1有力,则绳3也有力,且两力的合力与绳2方向相同,故可能受到2个力,也可能为3个力,甚至可能为4个力,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
13.T 不变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跟弹簧弹力等大反向,所以此时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
滑动摩擦力大小只跟压力和摩擦因数有关,所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
14.200 22
【解析】弹簧的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设弹簧下端放10N物体时,根据胡克定律
则有
k(0.25-l)=10N
弹簧上端压10N物体时有
k(l-0.15)=10N
联立解得
k=200N/m
l=0.20m
物体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
根据平衡条件则有
解得
弹簧长度为
L=l+2cm=22cm
15.2.10 C E 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
【解析】(1)弹簧秤的读数是2.10N;
(2)实验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分别是:C中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要将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
16.(1)C受的力:重力mg、支持力N=mg;
B受的力:重力Mg、C对B的压力竖直向下,大小N1= mg;A对B的弹力N2=(M+m)gcosθ;A对B的摩擦力f2=(M+m)gsinθ;
(2)C受的力:重力mg;B对C的支持力:N′=mg mgsinθ(sinθ μcos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B对C的摩擦力:f′=max=mgcosθ(sinθ μ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共三个力;
B受的力: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A对B的支持力:N=(M+m)gcos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A对B的摩擦力:f=μN=(M+m)μ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给B的静摩擦力为:f′═mgcosθ(sinθ μcosθ),方向水平向右;C对B的压力为:=mg mgsinθ(sinθ μcosθ),方向竖直向下。共五个力。
【解析】(1)B、C共同匀速下滑:
对C分析:
自身重力:GC=mg,方向竖直向下;
合力为0,则竖直方向,B对C的支持力:
NB=mg,方向竖直向上;
B、C间无摩擦力,即f1=0;
对B分析:
自身重力:GB=Mg,方向竖直向下;
C对B的压力:N压=mg,方向竖直向下
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N支=(N压+GB)cosθ=(M+m)gcosθ
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fB=(N压+GB)sinθ=(M+m)gsinθ
(2)对BC整体:
垂直于斜面:A对B的支持力:
N=(M+m)gcos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平行于斜面:A对B的摩擦力:
f=μN=(M+m)μ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设加速度为a,则
(M+m)a=(M+m)gsinθ f
解得:
a=g(sinθ μ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C的加速度的竖直分量
ay=asinθ,方向竖直向下,
C的加速度的水平分量
ax=acosθ,方向水平向左,
对C受力分析:
C受自身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竖直方向有:
mg N′=may
B对C的支持力:
N′=mg mgsinθ(sinθ μcosθ),方向竖直向上;
B对C的静摩擦力:
f′=max=mgcosθ(sinθ μcosθ),方向水平向左;
对B受力分析:
B受自身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C给B的静摩擦力为:
f=mgcosθ(sinθ μcosθ),方向水平向右,
C对B的压力为:
N=N′=mg mgsinθ(sinθ μcosθ),方向竖直向下。
A对B的支持力:
N=(M+m)gcos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A对B的摩擦力:
f=μN=(M+m)μgcos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17.(1) (2)
【解析】(1)改变BC绳的方向时,AC绳的拉力TA方向不变,两绳拉力的合力F与物体的重力平衡,重力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如图所示:
经分析可知,θ最小为0°,此时TA=0;且θ必须小于120°,否则两绳的合力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θ角的取值范围是:
(2)θ在0~90°的范围内,由图知,当θ=90°时,TB最大,可得:
当两绳垂直,即θ=30°时,TB最小,可得:
18.
【解析】未放m0时,A、B弹簧的形变量分别为
当放上m0时,A、B弹簧的形变量分别为
故放上m0后,m1下降的位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