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28 19: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
地理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目要求)
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下图示意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构成。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土星和火星的共同特征是
A.都按顺时针方向绕日运行 B公转轨道为扁形椭圆
C.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 D.公转周期基本相同
在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位于其母恒星的传统适居带内,与地球的相似程度高达98.6%,半径只比地球大11%,被称为地球的“表哥”。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开普勒—452b”与其母恒星的距离最接近
A.一光年 B.一个月地距离 C.一个日地距离 D.一个太阳系半径
4.如果“开普勒—452b”存在生命,则该行星
A.由氢氦等气体构成 B.表面由岩石构成
C.表面温度约6000k D.表面由干冰分布
太阳能灶(太阳灶)就是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于做饭,烧水的一种器具(灶)。据此完成5-6题。
5.太阳灶的突出优势是
A.昼夜均可使用 B.受天气限制小 C.清洁无污染 D.做饭速度快
6.太阳灶适宜推广的地区为
A.东北地区的林区 B.四川盆地的城市 C.珠江三角洲的农村 D.青藏高原的牧区
日珥是太阳表面喷出的巨大弧状炽热气体,从太阳表面向太空延伸几万公里远,喷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可以持续几小时,有的甚至可以持续几天。据此完成7-8题。
7.与日珥同处于同一太阳外部圈层的现象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极光
8.受日珥爆发影响较大的是
A.地铁运行 B.航天发射 C.气温变化 D.农作物生长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据此完成9-11题。
9.影响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传播介质 B.地震能量 C.地内温度 D.地内压力
10.软流层位于
A.①层下部 B.②层上部 C.②层下部 D.③层上部
11.最可能为液态的内部圈层为
A.① B.② C.③ D.④
鹦鹉螺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是肉食性动物,距今5亿年至4.4亿年最盛,此后逐渐衰退。下图示意鹦鹉螺化石,据此完成12-13题。
12.鹦鹉螺盛行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3.推测鹦鹉螺盛行期
A.海洋中三叶虫繁盛 B.海洋鱼类大量繁衍
C.陆地蕨类植物繁盛 D.陆地爬行动物大繁盛
绥阳盆地位于贵州乌江支流洛安江上游洋川河段,盆地中发育着明显的河流阶地。下图为绥阳盆地洋川河某河段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图中各阶地形成年代最早的是
A.T1 B.T2 C.T3 D.T4
15.该河流多级河流阶地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壳
A.基本稳定 B.持续下沉 C.持续抬升 D.间歇抬升
读四种不同地貌景观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代表冰川地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中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①为风力侵蚀作用 B.②为流水堆积作用
C.③为风力堆积作用 D.④为冰川堆积作用
18.夏季,图②所示地区可能易发
A.风沙灾害 B.泥石流灾害
C.台风灾害 D.地震灾害
读某地海岸地貌景观,完成19-20题。
19.在图中海岸无法看到的地貌为
A.海蚀柱 B.海蚀拱桥 C.沙滩 D.溶洞
20.与图中海岸地貌形成关系紧密的是
A.冰川 B.风力 C.河流 D.海浪
塌陷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的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其发展经历地下河洞道、地下崩塌大厅、地表天坑几个主要阶段。下图示意重庆小寨天坑发育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21-22题。
21.小寨天坑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海浪侵蚀 C.流水溶蚀 D.火山喷发
22.塌陷天坑形成过程中,地下大厅的主要发育方向为
A.由地表到地下 B.由地下到地表 C.由上游向下游 D.由四周向中心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6分)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文昌成功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并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刚上高一的小明同学对火星探测非常感兴趣,进行了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km) 大气成分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轨道倾角 大气密度 表面温度
地球 1.496 N2、O2 1年 23时56分4秒 1 1 0° 1 15℃
火星 2.279 CO2 1.9年 24时37分 0.11 0.15 1.9° 0.01 -23℃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火星在宇宙中的位置。(4分)
(2)说明火星大气密度较地球低的主要原因。(2分)
(3)与地球相比,分析高级智慧生命难以在火星存在的原因。(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图2为某时期生物状况。
(1)指出图1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地质年代 、 、 。(6分)
(2)图1中④时期为 ,该地质时期海洋动物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4分)
(3)图2时期主要代表性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 ,此时期对应图1中的 时期,被称为“ ”。(8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向题。(12分)
陕西省长安河为汉江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该河中有一处河心洲,河心洲的北面有块巨大的岩石,当地人称之为“犀牛背”,犀牛背对洪水有分流作用,使四分之三的洪水流入西边河道。下图示意河心洲与老城村位置以及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
(1))对比甲、乙两地流水作用和河岸坡度的差异。(4分)
(2)简述图中河心洲的形成过程。(4分)
(3)从河流角度说明老城村易发洪水灾害的原因。(4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青海省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形平坦,年蒸发量845.67mm,降水量46.19mm。下图示意格尔木市区东部约10km的戈壁滩上34个形态各异沙丘(图中白色轮廓)的分布状况。
(1)判断图示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及风向。(4分)
(2)简述图示地区沙丘的基本形态特征。(6分)
(3)指出影响图示地区沙丘形态的因素(至少两个)。(4分)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答案
1.【答案】C
【解析】图②中心天体为恒星,属于恒星系,图①③中心天体为行星,属于行星系,图④中心天体为卫星,级别最低。
2.【答案】C
【解析】火星和土星都属于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绕日运行;公转轨道为近似圆形的椭圆:公转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公转周期相差很大。
3.【答案】C
【解析】地球距太阳的距离适中,才使地球上能保持适宜的温度,因此母恒星的传统适居带应该接近一个日地距离。
4.【答案】B
【解析】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同时必须是由岩石构成岩质行星。
5.【答案】C
【解析】太阳灶利用太阳能,成本低,清清无污染:但是受昼夜变化、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效率相对较低。
6.【答案】D
【解析】林区使用太阳灶易诱发森林火灾;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城市化地区受利用空间的限制,不宜大规模推广;青藏高原牧区太阳能资源丰富,携带方便,便于牧民使用。
7.【答案】B
【解析】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极地上空。
8.【答案】B
【解析】太阳活动增强,会产生干扰地球磁场,磁暴现象,干扰地面交通运输和航空航天;对气温和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小。
9.【答案】A
【解析】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能在固态、液态和气体中均能传播,但在液态中传播速度较慢。
10.【答案】B
【解析】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11.【答案】C
【解析】③为外核,横波不能传播,纵波波速下降,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
12.【答案】B
【解析】结合其存在时间可以判断其主要存在于古生代的早期。
13.【答案】A
【解析】鹦鹉螺和三叶虫均出现在古生代早期,此时海洋无脊椎动物盛行;蕨类植物和鱼类出现在晚古生代;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盛行。
14.【答案】D
【解析】阶地形成时间越早,分布的位置越高。
15.【答案】D
【解析】每一级阶地形成期间,地壳较为稳定,由于地壳间歇式抬升,河流间歇式下切侵蚀,从而形成多级阶地。
16.【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景观为风蚀蘑菇;②景观为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地貌;③景观是冲积扇;④景观为冰斗。
1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①景观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②景观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③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④景观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18.【答案】B
【解析】图③地表形态千沟万壑,应为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易发泥石流灾害。
19.【答案】D
【解析】图中分布有海蚀柱、海蚀拱桥、沙滩等;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
20.【答案】D
【解析】图中海岸地貌主要是在波浪的作用下,不断侵蚀和堆积,形成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21.【答案】C
【解析】流水沿裂隙向下侵蚀和溶蚀,裂隙逐渐扩大形成落水洞。
22.【答案】B
【解析】塌陷天坑中地下大厅的发育是由地下不断往上发展,直至地表塌陷。
23.【答案】(1)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2分)地处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或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2分)
(2)火星质量和体积小,吸引力小。(2分)
(3)距日距离远,表面温度低,不利于形成生命物质;(2分)温度低,液态水难以存在,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演化;(2分)大气密度低,且大气成分缺少O2,不利于高级智慧生命呼吸。(2分)
24.【答案】(1)冥古宙(2分)太古宙(2分)元古宙(2分)
(2)古生代(2分)由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时代过渡到脊椎动物时代(2分)
(3)恐龙(2分)裸子植物(2分)⑤(2分)爬行动物的时代(2分)
25.【答案】(1)甲河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河岸较陡;(2分)乙河岸流水堆积作用强,河岸较缓。(2分)
(2)地处犀牛背的下游,巨石将水流分成两股,巨石后形成缓流区;(2分)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堆积,形成河心洲。(2分)
(3)位于河流凹岸,水流速度快,水位高;(2分)受犀牛背的分流作用,水量多,雨季水位迅速上涨,形成洪灾。(2分)
26.(1风力堆积地貌(2分)西北风(2分)
(2)平面如新月状;(2分)迎风坡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2分)两翼近似对称,并向下风向延伸。(2分)
(3)风力大小:地表形态变化;植被;沙源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