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与检测题(含答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海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了3分,共455分)
1.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物质都直接来自自然界
B.人类可以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
C.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D.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的结果
2.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瓷碗破裂 C.食物腐烂 D.剪纸成花
3. 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
B. 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4. 下列仪器中,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①试管②量筒③蒸发皿④烧杯⑤集气瓶⑥试剂瓶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5. 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6.化学实验室对药品的存放有一定的要求。已知白磷是一种难溶于水、易燃烧的块状固体。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 )
A.野外焚烧垃圾 B.回收废弃塑料
C.任意排放污水 D. 随意丢弃电池
9.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变化能反映物质的性质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C.化学性质需要化学变化来表现
D. 物理性质必须要通过物理变化来表现
10.在某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11. 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准是观察到仪器内壁( )
A. 附着的水能聚成水滴
B. 附着的水能成股流下
C.一点水都没有附着
D. 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2. 将彩漂液倒在地上,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小刚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作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交流评价
13.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将样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后,称得样品质量为9.5g(1 g以下用游码),则该样品的实际质量应为( )
A. 9.5g B.9g C.8.5g D. 10g
14. 在你参与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B. 将燃着的小木条插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没有明显的变化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变得模糊不清
D.人呼出的气体中已经不再含有氧气
15.小雁同学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在燃着的蜡烛火焰的焰心导管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 子火焰”,据此实验,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口元( )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证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高
C.子火焰中被燃烧的是气态物质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1分,共39分)
16. 木炭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根据下列描述填空。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在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17. 现有下列数据,用对应的字母填空。
A.45° B.90° C.2/3 D. 1/3 E.1/4 F.0.1g G.0.01g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能准确称量到 。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口约 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要与桌面成 A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18.在某市举行了一场“液氯泄漏”消防应急救援实成演练,小龙同学听列这消息后立即上网查找氧气的资料,得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剧毒,能溶于水,且他与水、碱等物质发生反应。反应。请根据以上信息问答。
(1)氧气的物理性质是
(2)液氯泄漏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立称用浸过水的毛巾梧住口鼻
B.逃生时应往高处逆风胞
C.逃生时应往低处顺风跑
(3)液氯泄漏后,消防队员可向空气中喷洒 以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9.在题后根线上写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2)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3)把试管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橡胶塞:
(4)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用水冲洗:
20.我国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化学实验课被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应先把玻璃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旋入胶皮管中。
(2)某些块状药品可以用 (填序号)来夹取。
(3)当仪器③倒在桌上着火时,正确的做法是
(4)图甲⑤所示的集气瓶中盛有某种气体,则闻这种气体时的正确做法是
(5)图乙中,a代表的实验仪器是 。 图乙的操作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请改正:
21. 量筒是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围绕量筒回答。
(1)正确读取示数的方法是
(2)用量筒量取45 mL水时,一般采用的量筒规格是 (填“10 mL,"50 mL."或“100 mL")。
(3)图甲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 mL。
(4)用10 mL量筒量取液体体积如图乙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为 mL. 然后从
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 mL, 从量筒
内倒出液体的体积 (填"> ”"“ <” 或“")4 mL。
22.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 和
(3)再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4)通过对蜡烛燃烧的观察,你认为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类型是 (填"物理变化“成“化学变化”)。
(5)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下列属于石蜡的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白色固体 B.密度小 C.熔点低 D.可燃性
(6)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中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填字母)。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 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 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23. 做化学实验要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观察顺序一般是反应前物质的色、态——变化时所需的条件,产生的现象(光、热、色、气体、沉淀的产生等)——反应后物质的色、态。同时要知道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等。下图是本单元中的一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① ;②
(2)可观察到变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3)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推测该反应中有 气体生成。 比较反应前后的物质可知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是 变化。
(4)用手摸试管外壁感觉有点热,说明该反应 热量。
24.下表是某地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与空气中的气体成分相比,呼出的气体成分中 、 的含量明显增多, 的含量减少。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为了进一步验证呼出的气体成分与吸人的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报告如下表,请你参与讨论并填写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②分别向装有空气的A瓶和装有呼出气体的B瓶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③ 分别向装有空气的A瓶和装有呼出气体的B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④取一干燥的玻璃片,向玻璃片呼气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参考答案
一、1.A2.C3.B4.A5.A6.B7.D8.B 9.D 10.C 11.D 12.A 13.C 14.D 15.C
二、16.①,④,②,⑤,③
(1)F (2)C (3)D,D,A
(1)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全,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AB
水(或碱溶液)
(1)药液污染、腐蚀标签
污染整瓶的药品
易压破试管
将水带入瓶中,稀释溶液
(1)用水润湿
①
用湿抹布盖灭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胶头滴管;不正确,应保护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
(1)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50mL
(3)小于
6.8,>
(1)浮在水面上,小
外焰,内焰,焰心
小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变化
D
C
三、23.(1)铁架台,烧杯
石灰石不断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化学
放出
(1)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人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A瓶中的石灰水不变浑浊,B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多;
A瓶中的小木条比B瓶中的燃烧得旺;少
玻璃片上有水雾;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