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认识生物 了解生物圈
基础过关
1. [2021河南]草长莺飞,蛙鸣鱼跃 多彩的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世界带给我们难忘的童趣。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物特征的是( )
A. 生石花开花
B. 东北虎捕食
C. 钟乳石长大
D. 运动后出汗
2. [2021湘潭]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活需要营养
B. 能生长繁殖
C.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3. [2021长沙]袁隆平院士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在消除饥饿与贫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 [2021烟台]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
A.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 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 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5. [2021烟台]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温度
B. 空气
C. 水
D. 光照
6. [2021广东]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 [2021天水]甘谷县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甘谷辣椒以皮质厚、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影响菜园中一株辣椒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
A. 阳光、水、土壤
B. 其他辣椒
C. 杂草、害虫
D. 以上都是
8. [2021聊城]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因未及时添加衣物,得了感冒,但有些同学虽然也未添加衣物却并没有感冒。对这两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后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 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 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D. 两种现象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9. [2020定西]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B. 一条河流中的所有动物
C.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10. [2021朝阳]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水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C. 在这个食物网中,猫头鹰作为最高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最少
D. 若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田鼠数量大量增加,那么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11. [2021临沂]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C. 农田中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农田生态系统
D. 某食物链甲→乙→丙→丁中,若因某种原因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乙会大量增加,丁会大量减少
12. [2021绍兴]一种难降解药物 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
(2) 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 在 体内浓度最高。
(3)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1. [2021湘潭]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四条
B. 该食物网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 生物 和 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 在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2. [2021泰安]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果实数相同。如图是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和猫爪藤果实数的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寄生灌木与猫爪藤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B. 寄生灌木对猫爪藤果实数的影响,与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变化相关
C. 干旱不严重时,被寄生灌木轻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多
D. 干旱较严重时,被寄生灌木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少
3. [2021泰安]图1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某食物链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由图1所示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能量沿食物链草→兔→鹰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 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是捕食关系
D. 图2中的乙是变温动物,丙具有胎生、哺乳特征
4. [聊城中考]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 :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 、 两区(如图)。
步骤 :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 、 两区的中央, 区盖上纸板, 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 :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区(只) 5 6 7 9 9 10
区(只) 5 4 3 1 1 0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
(2) 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 ,其理由是 、 两区除了 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 该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 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是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 ,避免误差和偶然性。
(5) 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下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 改为 ,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 鼠妇数量 盖板 土壤湿度
区 10 玻璃板 湿润
区 10 玻璃板 干燥
5. [潍坊中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生物。请回答:
(1) 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 ;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
(2) 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 。
(3)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 。
6. [2020河南]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经河南,沿途形成了多个湿地。如图是某个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 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鹭与鱼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 关系。
(2) 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请写出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
(3) 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进入该湿地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 的体内积累得最多。
(4) 黄河鲤鱼国内著名,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保护鱼种之一。鲤鱼用 呼吸,用鳍协调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
(5) 近年来,随着黄河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拓展创新】】】拓展创新 全国视野
1. [2021黑龙江]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温度
B. 阳光
C. 水
D. 土壤
2. [2021成都]我国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最能体现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的是( )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 [2021遂宁]2021年1月1日,长江重点流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以促进长江生态持续发展。图示为长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 图中鲫鱼和轮虫有竞争关系
C. 禁渔可防止图中食物链中断
D. 禁渔可减弱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1讲 认识生物 了解生物圈答案
基础过关
1. [2021河南]草长莺飞,蛙鸣鱼跃 多彩的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世界带给我们难忘的童趣。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物特征的是( C )
A. 生石花开花
B. 东北虎捕食
C. 钟乳石长大
D. 运动后出汗
2. [2021湘潭]含羞草受到人手指的触碰后,叶子会合拢,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C )
A. 生活需要营养
B. 能生长繁殖
C.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3. [2021长沙]袁隆平院士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在消除饥饿与贫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B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 [2021烟台]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C )
A.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 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 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5. [2021烟台]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
A. 温度
B. 空气
C. 水
D. 光照
[解析]立夏以后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选A。
6. [2021广东]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物因素作用的是( C )
A.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析]A.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A不符合题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C.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竞争关系,C符合题意;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2021天水]甘谷县是闻名中国的“辣椒之乡”,甘谷辣椒以皮质厚、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影响菜园中一株辣椒生存的环境因素是( D )
A. 阳光、水、土壤
B. 其他辣椒
C. 杂草、害虫
D. 以上都是
[解析]阳光、水、土壤都是影响该株辣椒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其他辣椒、杂草、害虫是影响辣椒生存的生物因素,故选D。
8. [2021聊城]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因未及时添加衣物,得了感冒,但有些同学虽然也未添加衣物却并没有感冒。对这两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前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后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 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 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D. 两种现象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解析]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因未及时添加衣物,得了感冒,说明环境影响生物;但有些同学虽然也未添加衣物却并没有感冒,说明生物适应环境。故选C。
9. [2020定西]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A.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B. 一条河流中的所有动物
C. 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10. [2021朝阳]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B )
A. 水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C. 在这个食物网中,猫头鹰作为最高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最少
D. 若由于某种自然原因,该生态系统中的田鼠数量大量增加,那么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解析]A.水稻是绿色植物,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正确;B.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和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都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错误;C.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这个食物网中,猫头鹰作为最高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最少,正确;D.该生态系统中的田鼠数量大量增加,那么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正确。故选B。
11. [2021临沂]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C. 农田中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农田生态系统
D. 某食物链甲→乙→丙→丁中,若因某种原因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乙会大量增加,丁会大量减少
[解析]A.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有利于保温,防止热量散失,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A正确;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正确;C.动物、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错误;D.食物链:甲→乙→丙→丁中,若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乙缺少天敌,则短时间内乙会大量增加,而丁缺少食物会大量减少,D正确。故选C。
12. [2021绍兴]一种难降解药物 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水生植物→虾→食鱼鸟(水生植物→虾→鱼→食鱼鸟或水生植物→鱼→食鱼鸟)。
(2) 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 在食鱼鸟体内浓度最高。
(3)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1. [2021湘潭]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该食物网中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四条
B. 该食物网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 生物 和 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 在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2. [2021泰安]沙漠中有的灌木常寄生在被称为猫爪藤的植物上,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当干旱不严重时,三种影响程度的猫爪藤果实数相同。如图是干旱较严重时,寄生灌木对猫爪藤的影响程度和猫爪藤果实数的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 寄生灌木与猫爪藤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
B. 寄生灌木对猫爪藤果实数的影响,与非生物因素中水的变化相关
C. 干旱不严重时,被寄生灌木轻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多
D. 干旱较严重时,被寄生灌木重度影响的猫爪藤果实数最少
3. [2021泰安]图1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某食物链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 该生态系统由图1所示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能量沿食物链草→兔→鹰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 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是捕食关系
D. 图2中的乙是变温动物,丙具有胎生、哺乳特征
[解析]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该生态系统由图1所示生物、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A错误;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流动一般是单方向的,并且是逐级递减的,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兔→蛇→鹰;草→鼠→鹰;草→鼠→蛇→鹰。鹰与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丁,即对应图1中的草→鼠→蛇→鹰、草→兔→蛇→鹰,则乙(鼠、兔)具有胎生、哺乳特征,丙(蛇)是变温动物,D错误。故选B。
4. [聊城中考]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 :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 、 两区(如图)。
步骤 :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 、 两区的中央, 区盖上纸板, 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 :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区(只) 5 6 7 9 9 10
区(只) 5 4 3 1 1 0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 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是,其理由是 、 两区除了光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4) 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是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重复实验,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避免误差和偶然性。
(5) 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下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玻璃板改为纸板,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 鼠妇数量 盖板 土壤湿度
区 10 玻璃板 湿润
区 10 玻璃板 干燥
5. [潍坊中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生物。请回答:
(1) 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戊;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戊→丁→丙→乙。
(2) 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甲。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等。
(3)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乙。
6. [2020河南]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经河南,沿途形成了多个湿地。如图是某个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 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水生植物。鹭与鱼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2) 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请写出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水生植物→浮游动物→虾→鱼→鹭(合理即可)。
(3) 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进入该湿地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鹭的体内积累得最多。
(4) 黄河鲤鱼国内著名,被列为河南省重点保护鱼种之一。鲤鱼用鳃呼吸,用鳍协调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
(5) 近年来,随着黄河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所以,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拓展创新】】】拓展创新 全国视野
1. [2021黑龙江]传统文化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
A. 温度
B. 阳光
C. 水
D. 土壤
2. [2021成都]古典文学我国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最能体现物质可以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的是( B )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主要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气候变暖,桃花开放,鸭子开始下水游泳,因此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B符合题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描述的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影响了枫林叶色变化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 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所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 [2021遂宁]真实情景再现2021年1月1日,长江重点流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以促进长江生态持续发展。图示为长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图中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 图中鲫鱼和轮虫有竞争关系
C. 禁渔可防止图中食物链中断
D. 禁渔可减弱生态系统稳定性
[解析]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绿藻和水草是生产者,而轮虫、螺蛳和鲫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①水草→螺蛳→鲫鱼;②水草→鲫鱼;③绿藻→轮虫→鲫鱼;④绿藻→鲫鱼;⑤绿藻→螺蛳→鲫鱼,A正确;B.图中轮虫和鲫鱼都以绿藻为食,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图中鲫鱼处在食物链的顶端,若禁渔可防止图中食物链中断,C正确;D.禁渔可避免鲫鱼数量的减少,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D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