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一、单选题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 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C. 肾小管周围缠绕着毛细血管,利于发生滤过作用
D. 心脏房室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2.对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蛔虫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分别化验他们的( )
A. 血液、粪便、血液 B. 血液、粪便、尿液 C. 尿液、粪便、血液 D. 粪便、血液、尿液
3.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 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 若丙中曲线表示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则部位③代表小肠处的毛细血管
D. 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④中消化成葡萄糖
4.下列废物不是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的是( ) 。
A. 水 B. 无机盐 C. 二氧化碳 D. 尿酸、尿素
5.捕蝇草根系不发达.甚至退化,叶肉虽有叶绿体,但制造的养料不足,必须通过捕捉苍蝇等小虫以摄取有机物,这一事实说明( ) 。
A. 捕蝇草只属于自养型植物 B. 捕蝇草既属于自养型植物,又属于异养型植物
C. 捕蝇草只属于异养型植物 D. 捕蝇草既属于植物,又属于动物
6.农民将人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这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 )。
A. 葡萄糖 B. 水 C. 尿素 D. 蛋白质
7.下列使用盐水情况和盐水所起的主要作用不对应的是( )
选项 使用盐水情况 盐水所起的主要作用
A 腌制萝卜时,用盐水浸泡萝卜 使萝卜细胞失水
B 受伤时,用 0.9%的盐水清洗伤口 消毒杀菌
C 人在高温作业后,要喝些淡盐水 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
D 加盐水可以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 使鸡蛋失水,减轻重量
A. A B. B C. C D. D
8.人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后能作为肥料,这主要是因为尿液中含有( )
A. 葡萄糖 B. 水 C. 无机盐 D. 尿素
9.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⑦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肾单位 B. ②起重吸收作用,⑥起过滤作用
C. ③、⑤、⑥中尿素浓度最低的是⑤ D. 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⑦中盐分会减少
10.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 两者均增多
B. 两者均未增多
C. 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D. 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11.根据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肾小管壁薄且周围围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
B. 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C. 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2.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大约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的,如图所示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 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 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 图中所示包括肾小体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 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向,①②③④四处结构中尿素的浓度最低的是 (填序号)。
14.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过程①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过程②的进行,健康人体内________(填一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三、解答题
15.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结构示意图,A、B、C表示三种物质。
(1)淀粉转变为C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的心腔是________。
(2)某病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异常,尿液中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而________则不能滤过。
(3)人体从安静进入运动状态后,进入相关骨骼肌组织细胞处的A和排出的B物质含量都大大增加,试阐述原因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B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C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D系统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分析】肾小管是与肾小囊壁层相连的一条长为30~50mm的细长上皮性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功能,在排泄代谢产物、维持机体体液平衡及酸碱平衡方面起关键作用。
【解答】A、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气体容易进出,有利于气体交换;故A正确;
B、小肠的内表面的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营养吸收;故B正确;
C、肾小管是重吸收作用;故C错误;
D、心脏房室间、静脉内的瓣膜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分析】(1)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
(3)从肾小球的功能切入解答。
【解答】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由于蛔虫病患者的粪便内有蛔虫受精卵,因此化验粪便可初诊为蛔虫病患者。肾小球的功能是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其通透性会大大增加,会导致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过滤到肾小囊中,使尿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通过化验它们的尿液初诊为肾小球肾炎,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分析】肾脏形成尿液的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葡萄糖、尿素、无机盐、水等通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在流入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人体内的血液在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食物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后将会被小肠吸收进入小肠处的毛细血管中。食物中淀粉在口腔中就会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解答】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管,因为肾小管可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所以肾小管中是没有葡萄糖的,A说法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因为人体吸入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而使得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含氧量升高,B说法合理,符合题意。
C、若丙中曲线表示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则部位③不可能是小肠处的毛细血管,因为小肠吸收的氨基酸将进入小肠处的毛细血管,所以这里的氨基酸含量是增加的而不是减少,C说法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淀粉在部位④口腔中消化成麦芽糖,D说法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 C
【解析】【分析】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通过排泄和排遗两种方式排出体外。人体将细胞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解答】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只能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不能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
故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分析】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型: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两者本质区别是能否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解答】自养型和异养型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捕蝇草叶肉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植物;但制造的养料不足,必须通过捕捉苍蝇等小虫以摄取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又属于异养型生物,所以捕蝇草既属于自养型植物,又属于异养型植物。
故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分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它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部分水和无机盐形成了尿液。
【解答】人的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两个过程,一个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之外,其它的形成原尿。二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其中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尿素、无机盐等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的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其中含大量的尿素,而尿素中含有大量氮元素,即氮肥,能促进植物枝叶的生长。
故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分析】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者剧烈运动后,要喝淡盐水维持水和无机盐代谢的平衡;患有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维持水代谢平衡;不慎受伤外后,要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
【解答】A、腌制萝卜时, 盐水浸泡萝卜 ,盐水比细胞内的浓度高,使细胞失水,达到腌制的目的,A正确;
B、受伤时,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可以保持细胞的形态,并且清洗伤口,能消毒,B正确;
C、人体高温作业后,要喝些淡盐水 ,失去水分的同时也失去较多的无机盐,为维持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所以要喝淡盐水,以维持体内的无机盐代谢的平衡,C正确;
D、加盐水可以让沉在水中的鸡蛋浮起来,是由于加盐之后的水浓度变大,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公式,鸡蛋的浮力增大,鸡蛋浮起来,鸡蛋的重量不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D。
8.【答案】 D
【解析】【分析】人的尿液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之外,其它的形成原尿,而另外一个原尿流经肾小管,其中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尿素、无机盐等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有水、无机盐和尿素,其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而尿素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即氮肥,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枝叶的生长,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9.【答案】 C
【解析】【分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A、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②肾小球和①肾小囊组成,A不符合题意;
B、②肾小球起起过滤作用,⑥是肾小管起重吸收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会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以及部分无机盐,不会重吸收尿素等废物,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因此血液经肾静脉流出时尿素含量大大降低,因此③是肾动脉,⑤是肾静脉,⑥是肾小管,其中⑤肾静脉中尿素浓度最低,C符合题意;
D、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⑦中盐分会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 D
【解析】【分析】人体的含盐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少,肾脏会产生较少含盐量的尿液,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多,肾脏则会产生较多含盐量的尿液。肾脏的重吸收作用会吸收全部的葡萄糖。
【解答】人体的含盐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少,肾脏会产生较少含盐量的尿液,如果人体含盐量偏多,肾脏则会产生较多含盐量的尿液。健康的人进食较多的盐和糖类,故人体的含盐量增多,肾脏产生的尿液有较多的盐分。葡萄糖则全部被吸收,葡萄糖不增多。故ABC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 A
【解析】【分析】人体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小肠为消化器官,肺是呼吸器官。
【解答】A、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有利于原尿重吸收形成尿液而不是有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A符合题意;
B、在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B不符合题意;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在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C不符合题意;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答案】 D
【解析】【分析】肾脏是血液体循环流经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解答】A、出球小动脉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含有较多的氧气和较少的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从肾静脉流出肾脏的是静脉血,尽管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入尿液,但二氧化碳仍存在于血液中,因此,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B不符合题意;
C、肾小囊里面的液体是原尿,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没有血细胞,流入肾脏的动脉血中氧的含量较高,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氧的含量较低,C不符合题意;
D、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肾小囊两部分,此图没有表明肾小体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
13.【答案】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④
【解析】【分析】①是肾动脉;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④肾静脉。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解答】(1)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正常人产生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将葡萄糖全部重吸收。
(2)血液由①肾动脉流入肾脏时,在肾脏内形成了含有尿素等废物的尿液,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因此从肾脏流入④肾静脉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最低。
故答案为: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④
14.【答案】 (1)胰岛素
(2)A、D
【解析】【分析】(1)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糖浓度。
(2)根据人体中的营养物质运输和废物的排出,血液循环以及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和原料的过程解答。
【解答】(1)人进食后,食物中的淀粉会经过小肠消化成葡萄糖,因此葡萄糖含量会增多,而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因此健康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A、血液流经肺部时B二氧化碳随着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因此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A不符合题意;
B、C为葡萄糖,而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B符合题意;
C、B为二氧化碳,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因此不符合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和氧气减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胰岛素(2)A、D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右心房
(2)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3)运动时需要更多能量,呼吸作用速率要加快,因此进入组织细胞处A氧气增加,产生的B二氧化碳也增加
【解析】【分析】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肾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1)血液流过小肠后通过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滤过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让其进入原尿中;
(3)由图可知: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当人由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后,消耗的能量大大增加,呼吸作用增加,所以其消耗的氧气增加,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
故答案为:(1)右心房;(2)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3) 运动时需要更多能量,呼吸作用速率要加快,因此进入组织细胞处A氧气增加,产生的B二氧化碳也增加。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小肠
(2)动脉血变静脉血
(3)肾脏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解析】【分析】根据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血液循环系统、D是泌尿系统、过程①是吸收、②是氧气、③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血液循环系统中完成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氧气给了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给了的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3)D是泌尿系统,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1)小肠;(2)动脉血变静脉血;(3)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