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6 我 看
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部编版)
第一单元
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善于发现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与生命的情感。
学习目标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 “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探险者》《穆旦诗集》《旗》。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雪莱抒情诗集》《唐璜等。
作者简介
这首诗作于1938年,是诗人穆旦随清华大学南迁长沙、后至昆明西南联大创作的第一首诗,写于文法学院所在地蒙自。诗歌写的是蒙自的春天留给诗人的印象及诗人从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写作背景
九叶诗派
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知识链接
丰润( ) 沉醉( ) 凝望( )忧戚( ) 枉然( ) 勃发( )飘逸( ) 漫游( ) 流盼( )摇曳( )
rùn
nínɡ
qī
wǎnɡ
chén
bó
yì
màn
pàn
yè
读准字音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朗读诗歌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第一层 (第1、2节):描绘“我”看到的大自然的景色。
第二层(第3—5节):直接抒情,表达“我”对大自然的喜爱及融入大自然的情感。
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的第1节,思考: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深入探究
1.第1节包含哪些意象?表现了春天时大自然的哪些特点?
意象
春风
春草
特点
勃勃生机
美丽生动
2.画出第1节中能表现春风和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凸显出春风柔和的特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揉过
绿潮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的第2节,思考: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深入探究
3.第2节紧承第1节哪个词语?第2节描写的意象有哪些?
向晚
意象
飞鸟
晴空
流云
大地
4.这一节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吸入”将“鸟”静静地滑翔在晴空中的情状写得形象生动。
“红晕”和“沉醉” 将流云人格化,把流云与大地交相辉映的景象描写得生动形象、美丽动人,令人沉醉。
5.这节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的第3节,思考:
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深入探究
6.“你”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7.第3节诗中的 “大自然”有什么特点?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欢乐和忧戚”“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1)大自然包容一切,能给人带来欢乐,又能驱除人的烦恼,大自然给人带来心理的慰藉。
(2)充满生机和活力。
“丰润”“勃发”。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在诗人的眼里,“你”的生命永远都是“丰润”的。即使你如今正遭受苦难,也在这春天般优美的环境中蓬勃生发。
8.结合前面,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诗。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的第4节,思考: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深入探究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描写眼前看的景及想象之景转到对远古的幽思。
9.“也许远古……舒出咏赞的叹息”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0.“咏赞的叹息”指的是什么?
历代文人墨客们对这片热土发出的由衷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的第5节,思考: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深入探究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让飞奔的生命进到自由之中的热切盼望。反复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情感的表达更强烈。
11.“去吧,去吧”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2.“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生命像大自然中的“鸟”“云”“树”一样坦荡自在,洋溢着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
13.“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这两句诗有怎样的内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含义:大自然创造了人和万物。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生命又将回归于大自然。欢笑、哀愁、幸福、痛苦,终将化为一片平静。
作用:点出诗歌主旨,发出渴望与大自然拥抱的呼声,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同花朵一样开了又谢。
首句中的“我看”领起了哪些句子?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我看”一词领起了后面四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北方原野的美丽图画,如波浪一般起伏的青草,在天空滑翔至远空深处,与逐渐消失不见的飞鸟,夕阳染红的流云,组成一幅美丽的夕阳落照图。
小组合作
我看
看
思
春风、青草、远水、绿潮
思索生命
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自然
之美
致敬哲人
拥抱自然
人生意义
热爱生命
渴望自由
板书设计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春天的大自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因时代而产生的欢乐和忧戚。(文章主旨)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