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练习2021-2022学年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练习2021-2022学年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人教版2019(Word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9 08: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机械波
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对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
1.以下关于波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利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
B.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C.超声雷达的工作原理是波的折射
D.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
2.电影院的墙壁都装成凹凸不平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3.(多选)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
B.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波长、波速均不变
C.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
D.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
题组二 对波的衍射现象的理解
4.(多选)下列属于波的衍射现象的是 (  )
A.隔墙有耳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        D.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5.(2020山东青岛高三下第三次模拟)(多选)如图为波源O传出的一列水波,相邻实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则 (  )
A.波通过孔A,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波通过孔B,不发生衍射现象
C.波遇到障碍物C,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波遇到障碍物D,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6.(2021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摸底)如图所示,S为水面上一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观察不到A点振动,为了能观察到A点的振动,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增大波源的频率          B.增大波源的振幅
C.将波源S向左移          D.将N板向左移
7.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现有几种声波:①周期为 s;②频率为104 Hz;③波长为10 m。它们传播时若遇到宽约13 m的障碍物,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都可以
8.如图所示为A、B两列不同频率的水波通过相同的小孔所形成的衍射图样,由图可知,两列波的波长和频率的大小关系是 (  )
A.λA>λB,fA>fB          B.λA<λB,fAC.λA>λB,fAfB
9.如图所示,O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和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没有阴影的区域
10.(多选)如图所示,一小型渔港的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 m,在防波堤后A、B两处有两条小船进港躲避风浪。某次海啸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防波堤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
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C.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
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 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声呐探测水中的暗礁、潜艇等,利用了波的反射原理,A正确。隐形飞机隐形的原理是:通过降低飞机的声、光、电等可探测特征量,使雷达等防空探测器无法早期发现。可在隐形飞机机身表面涂高效吸收电磁波的物质,或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这样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隐形飞机很难被发现,B正确。超声雷达发射超声波,然后根据被障碍物反射回的波判断状况,即利用波的反射,C错误。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D正确。
2.A 影音在影厅内传播时,遇到墙壁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由于影厅空间较大,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的时间差较大,若回声较强,人将听不清原声,将墙壁修得凹凸不平,可以减弱回声,使人能听清原声,故选A。
3.BD 波发生反射时,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因此波长、波速和频率不变,A错误,B正确;波在不同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波速发生变化,但频率由波源决定,波的频率不变,由v=λf可知波长也发生变化,C错误,D正确。
4.AB “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和“夏日雷声轰鸣不绝”主要是由声音的反射引起的,不属于波的衍射现象。“隔墙有耳”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属于波的衍射现象。
5.AD 由题图可知孔B和障碍物C的尺寸明显大于波长,波遇到它们不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但仍然有衍射现象,只是不易观察;孔A和障碍物D的尺寸小于或接近波长,波遇到它们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A、D正确,B、C错误。
6.D 观察不到A点振动,说明衍射现象不明显,要使衍射现象变得明显,可以减小波源的频率以增大波长,或将N板向左移减小狭缝的尺寸。故A、B、C错误,D正确。
7.C 由公式v=,得周期为 s的声波的波长为λ1=vT=340× m=17 m;由公式v=λf得频率为104 Hz的声波的波长为λ2== m=0.034 m。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或者与波长相差不大,故①③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②不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
8.C 由图知A波的衍射现象比B波明显,说明A波的波长比B波的波长长,而相同的介质中,波的速度相同,根据v=λf可知,波长越长,则频率越小。故选C。
9.B 从图中可以看出挡板A的尺寸比水波的波长大得多,因此波不会绕过挡板A,在挡板A后面产生“阴影区”;而小孔B的大小与波长相差不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
10.AD 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是因为水波发生明显的衍射,波浪能传播到A、B处。当障碍物或缝隙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的时候,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