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9 15: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导学单
【学习目标】
1.理解“蔡”字的造字方法,能够工整、端正地书写“蔡”字。
2.能借助表格整理第5 自然段的主要信息,理解课文的内在逻辑。
3.能运用已知的“亡羊补牢”的寓意说出本文的寓意。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亡羊补牢”的寓意,进而提出问题:病在何处可以亡羊补牢?借助这个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当灾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亡羊补牢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理解提前要加以预防,可以避免灾祸的发生。
【学习难点】
寓言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的。很多病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死人;很多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灾祸。都是由小到大、慢慢积累的。有问题、有错误,就要及时处理和改正。
【学习过程】
一、学习生字,理解给“谁”治病
这个阶段的学习,采用“总—分—总”的思路展开,即“通读全文—关注局部—整体梳理”。
(一)朗读课文,预伏问题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前预习情况。
(二)学习“蔡”字,了解字理
运用“祭”字的字音帮助记忆
“蔡”,利用字理,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蔡”字的形义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形近字,通过观察比较把握规律,并把“蔡”字写好。
1.出示“祭”字,引发认知冲突,认识“蔡”字。
帮助学生从字理入手认识“蔡”字。下面的“祭”是个会意字,
2.认真观察,对比字形,正确规范地书写“蔡”字。
(三)联系生活,了解扁鹊
通过回忆调动已有生活经验认识扁鹊的名不虚传,进而关注文本,能够从文中发现信息并形成认知__________。
1.回忆经历,区分诊治方式。
西医的“诊”主要是听、验、透视,“治”主要是吃药、打针、输液、手术。
中医与西医是不同的,请根据自己的看病经验说一说。
2.补充资料,说出初步感受。
中医是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他们为民族的发展和延续做出了突出贡献,扁鹊就是其中一位。
出示扁鹊资料: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善于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被尊为医祖。
3.梳理文本,整体认识故事。
文中有三个意思大致相同的字———“看”“见”“望”,通过用词的变化可以看出扁鹊诊断疾病的过人之处,请学生找出其中一个,验证自己对扁鹊的初步感受,进而联系生活说出扁鹊看病不用听、验和透视,只是一“望”,不但能看出病人的病在皮肤,而且还能看到病在皮肉、肠胃和骨髓。
二、关注文段,体会精妙,
解决“怎么”治病
课文中的文字:“病在皮肤,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一) 关注文段,圈画信息,形成表格
病在何处 如何治疗 治疗把握
皮肤
皮肉
肠胃
骨髓
(二)关注表格,整合信息,发现特点
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发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内容,同时也感悟表达上的严谨性与逻辑性。
1.分列朗读,看到变化。一列一列地朗读表格中的信息,从三列中分别体会病情逐渐加深,治疗的方法逐渐复杂,治病的把握逐渐减小。在把握逐渐减小中体会“能够、可以、还能、只能”这些程度副词运用的准确性。
2.横向朗读,发现规律。
一行一行地朗读表格中的信息,发现行与行之间内容一样。每一句都写出了病在何处,治病方
法,治病的把握。从形式上看,内容一样。
三、关注文本,理解寓意,解决“治病”其理
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认识故事中的道理,通过人物的心理补白、抓住关键语句和认识文章整体结构推演故事来感悟。
(一)通过扁鹊的做法揣摩其心理活动
思考:假设每一次蔡桓公都同意治疗,病在何处、治病方法、治疗把握分别是什么?最后扁鹊为什么会跑到秦国去?你认为扁鹊是怎么想的?
(二) 关注蔡桓公的言行,体会其中的意思
思考:蔡桓公病死了,显然责任不在医生扁鹊,责任在谁?为什么?引导学生关注第2 自然段中蔡桓公的语言:我的身体好得很,什么病也没有。
(三)在故事的推演中感悟其中的道理
故事的发展离不开时间,先补出时间,让故事完整起来。再在完整的故事中借助学生对“亡羊补牢”的理解来感悟其中的道理。
课外阅读
让他说完吧
男孩穿一身新衣服,胸前抱着一个硕大的书包,车下一位老人隔着车窗絮絮叨叨地交代着一些诸如“一个人在外边,要吃饱,要睡好,冷了要加衣,热了要洗澡”之类的“出门须知”。
有的乘客开始催促司机了,那男孩也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回去吧,爸,知道了,总说这些没用的做啥?”又抱歉地对乘客说:“不好意思,每次我爸总是没完没了地说这些没用的话,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但是,汽车仍稳稳地趴在那里,司机极其耐心地扶着方向盘,扭过头对大家说:“让他说完吧,不让他说完,他会不放心的。”他笑了笑:“我每天都在制造着别离,把车上的人和车下的人分开,就是大人也都有说不完的嘱咐,别说他对一个孩子啊。你不让他说完,他会不放心的!”
你不让他说完,他会不放心的!我不禁一惊,这句话竟是一个和说者听者都没关系的人说出来的!
我们总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生活中过滤并选择着有用和无用,甚至对亲人的几句嘱咐也要用这样的原则加以区分,从而因为没有实际用处而失去让他说完的耐心,却完全没有想到老人的内心。我们试图屏蔽那些没用的语句,却不小心把那一腔的爱意忽略了,挡在了我们的心灵之外。对老人的关心漠不关心,像这个孩子。
如果,那位老人有可能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陪着孩子,那样,他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而不是几句嘱咐来表示他的惦念,他实在是想让自己的那几句话来替代他伴着儿子啊,于是,用喋喋不休为儿子做一顶密不透风的保护伞。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懂得这其中的谜底,因为这种爱意是一些让人厌烦的“废话”,从而令人拒绝。
连朱自清不也是在父亲送别时,从心里嘲笑父亲的迂腐吗?
对于老人无数次重复的唠叨,我们何曾耐心着让他们放心地说完呢?如此沉甸甸的爱,我们却因为包装简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刚才出门时,母亲颠着小脚追出来,说:“过马路要小心啊!”这让女儿好一阵大笑,她对我说:“你四十多岁了,姥姥还当你是小孩呢。”那时我所表示的孝顺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谁让你又出来了啊”,丝毫没有让她说完的意思。
在车上车下的分别之际,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东西能代替这样的废话。“吃饱,睡好,冷了加衣,热了洗澡”,这些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的确不需多言,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老人内心最深沉的表达呢?
正在胡思乱想,从后视镜里看到老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一边招手一边喊着,司机“吱”地刹了车,探出头去:“你还忘了什么事?”“咋了?”男孩也问。“没事。慢点啊,师傅,注意安全!”老人气喘吁吁着。
“哗……”车上的人全笑了,我却分明感到眼里有一丝丝温暖的湿润,对着他大声喊了一声:“谢谢!”
1.请概括文中写到的几件“没让他说完”的事。
2.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如此沉甸甸的爱,我们却网为包装简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2)于是,用喋喋不休为儿子做一顶密不透风的保护伞。
3.文中写道:“这些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的确不需多言,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老人内心最深沉的表达呢?”结合全文,说说老人内心深处要表达的是什么。
4.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写到了,“我”和“车上其他的人”对老人的态度,这态度是否一样?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读了这篇散文后,想一想,你对父母唠叨的态度如何?这样做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