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9.古诗三首
--暮江吟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第一部分 课前导入
第二部分 字词学习
第三部分 古诗浅析
第四部分 古诗赏析
目 录
第五部分 古诗拓展
壹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今天带领同学们欣赏两幅图,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诗人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贰
字词学习
易读错字
残 阳 吟唱
cán
yín
生字学习
残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斜钩要长而有力。
cán
结构:左右
组词:凶残 摧残
造句:看到狼凶残的模样,小羊一步步向后退缩。
音序:C 部首:歹
生字学习
铺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甫”中竖应有力,宜长。
pū
结构:左右
组词:铺张 铺床
造句:我们要提倡节俭,不要铺张浪费。
音序:P 部首:钅
生字学习
怜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迎让。
lián
结构:左右
组词:可怜 怜惜
造句:刺骨的寒风吹着可怜的小女孩。
音序:L 部首:忄
多音字
铺
pū(铺路 铺张)
pù(当铺 店铺)
露
lù(露水 露天)
lòu(露一手 露相)
叁
古诗浅析
初读古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即将西沉的红日。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铺:铺展。
初读古诗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木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把精巧的弯弓。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初读古诗
《暮江吟》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
古诗详解
一道残阳铺水中,
“铺”形容“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情景,“铺”字很形象,写出了秋日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古诗详解
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
古诗详解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这里,诗人把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作者把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弯弓。诗人把眼前的一切都刻画得那么美好,连我们也被诗人的情绪感染,内心充满愉悦之情。
肆
古诗赏析
核心问题
白居易的《暮江吟》描绘了什么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暮江落日和露伴新月的美丽景色,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思以及诗人对“暮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延伸问题
1.根据诗意,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深秋时节暮江落日和露伴新月的美丽画面。
延伸问题
2.说说你学完这首诗后的感受。
从《暮江吟》中,我感受到露珠圆润、新月俊俏的景象,在和谐、宁静的秋夜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古诗结构
暮江吟
热爱、赞美
暮江落日——清新明朗
露伴新月——和谐宁静
古诗主旨
《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暮江落日和露伴新月的美丽景色,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表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情思以及诗人对“暮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伍
古诗拓展
国学诵读
月下独酌 (zhuó)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走进传统文化
【关于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吴刚折桂、天狗食月等。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