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 第2课时【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 第2课时【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9 11: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13.精卫填海
第2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01
课文品读
02
课文赏析
03
课文拓展
课文品读
01
课文回顾
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炎帝的女儿 在 游玩溺水死亡,化为精卫鸟,常年衔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女娃
东海
课文理解
想一想:精卫是个什么样的人?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句意: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小女儿
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并介绍了女娃的身份。
课文理解
课文理解
精卫填海的起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句意:(有一次)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的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溺”溺水,淹没。
课文理解
课文理解
女娃去东海游玩时,溺水身亡。
她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很愤怒。不想让大海再夺去其他人的生命。
原 因
课文理解
画出描写精卫填海的句子。
课文理解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句意: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填塞
字词学习
02
核心问题
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满吗?
不能,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神话反映的是上古先民美好的愿望,因为他们无法战胜自然、解释自然,所以将愿望付诸神话中,这是神话的本质。精卫填海的结局只是精卫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没有点明它填平了东海。
延伸问题
你从精卫身上感受到她的什么精神?
我们从精卫身上感受到的是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人定胜天、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伟大精神。
课文结构
经过:溺而不返
坚持不懈
起因:游于东海
结果: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
课文主旨
本文讲了女娃在东海溺亡之后化为精卫鸟立志填海的故事,表现了精卫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课文浅析
03
推荐阅读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坚定的、顽强的、不畏艰险的精卫。想一想具有精卫精神的人还有哪些?
推荐阅读
1.夸父追日
2.愚公移山
3.孙敬悬梁
4.苏秦刺股
推荐阅读
昔者,共工与颛(zhuān)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lǎo)尘埃归焉。
(本文选自《淮南子 天文训》)
共工怒触不周山
思考:你觉得共工是个什么样的神?
共工是一个暴躁、刚烈、偏激、任性、做事不计后果的神。
推荐阅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本文选自《山海经 海外北经》)
夸父逐日
理解故事内容,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推荐阅读
很久以前,有个叫夸父的巨人,他追赶太阳,跑得快极了。可是太阳像个火球,呼呼呼地喷着火焰,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他转身跑到黄河旁边,弯下身子,一口气就把黄河的水喝光了;他又跑到渭河边,一口气又把渭河的水喝光了。他喝了那么多的水,还是很渴。他想起了北方有一个像大海一样的大湖,他赶快向北方跑去。
课文分段
轰隆一声,把大地都震动了。夸父渴死了。
夸父的手杖掉在地上,一会儿就生了根,再一会儿发了芽,抽出了枝,长成了一棵桃树。后来,这地方就长出了一棵又一棵桃树,变成了一片桃林。
下节课见!
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