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 第1课时【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 第1课时【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9 11:5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5.女娲补天
第一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01
课前导入
03
课文浅析
02
字词积累
01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中的大
地之母,女娲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造人,
二是补天。根据传说,某一天,她在经过黄河河畔
时,想起开天辟地以来,自己创造了花鸟虫鱼、飞
禽走兽,却总觉得这世界还是缺了点什么,当她低
头沉思,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时,顿时恍然
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像自己这样的“人”。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神力,让泥人变成了人类。
助读资料
五彩石是伏羲殿下平台上一块五彩斑斓的巨石,它也和一段美丽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女娲造人后,人类慢慢地繁衍开来,他们采摘野果,追猎猛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雳闪过,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天空突然裂开一道大口子,大雨倾盆而下,淹没了田野和村庄,转眼间地上变成了一片汪洋。女娲看到人们哭喊着四处逃命,就决心要把天空的裂缝补起来。女娲背着砍山斧,从东山采来红砂石,从西山采来白玉石,又从南山、北山、中山采来其他三种颜色的石头,把他们一起放进熔炉里。过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成了与天空颜色一模一样的五彩石,女娲就用这些五彩石补住了天空的裂缝。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们又过上了自在的生活。相传这块色彩奇异的巨石就是当年女娲补天后剩下的一块五彩石。我们用水洇湿石块后,可以看到上面分布着许多抽象的纹理和图形,有人说中部是中国疆域轮廓图,四周是龙凤呈祥图;有人则说石面上是许多原始人类的影像。总而言之,这块石头是这座山上独一无二的奇石。
02
字词积累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女娲
造句: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音序:W 部首:女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轰隆 黑咕隆咚
造句:“轰隆”一声,震得天摇地动。
音序:L 部首:阝

lōng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坍塌 塌方
造句:那座桥在上次地震中坍塌了。
音序:T 部首:土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挣扎 扎眼
造句:小虫碰到蜘蛛网就挣扎不开了。
音序:Z 部首:扌

zhá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熄灭 熄火
造句:到了半夜,壁炉已熄灭了。
音序:X 部首:火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冶炼 陶冶
造句:古筝是中国传统的一门优雅艺术,它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可以预防近视,锻炼手脑的统一。
音序:Y 部首:冫


理解词语
窟窿:
塌下:
洪水:
山冈:
冶炼:
熄灭:
熊熊大火:
围困:
洞,小孔。
倒,下陷。
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停止燃烧。
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理解词语
危险:
传说:
挣扎:
零零星星:
创造:
燃烧:
金光四射:
欢歌笑语:
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用力支撑。
形容一点一点遍布的样子。
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可燃物和空气中的氧气所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光芒四射,十分耀眼。
欢乐的歌声、愉快的笑声,形容气氛祥和、愉悦。
多音字

hùn(混乱)
hún(混水)

lōng(轰隆隆)
lóng(隆重)

zhēng(挣扎)
zhèng(挣脱)

zhá(挣扎)
zhā(扎针)
zā(扎小辫)
易读错字
运用:熄灯后,我躺在床上休息。



字义:火灭,使灭。
组词:(熄灯)(熄灭)(熄灭烟火)
字义:停止,歇。
组词:(休息 )(安息)(息事宁人)
03
课文浅析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
写天空塌了,人类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第二部分(2):
写女娲救人。
第三部分(3-4):
写女娲补天的经过。
第四部分(5):
写相传天边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初读感知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自读课文,同桌直接讨论下列问题。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