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课时
2. 走月亮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 录
01
课前导入
02
字词学习
03
课文浅析
课前导入
01
趣味引入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人们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 。
“走月亮”不是在月亮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的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散步,因此这一说法是不是充满了诗意呢?
看,曼妙的月夜,作者是和谁一起走月亮呢?看到了什么?又发生什么呢?
作者简介
吴然:云南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主要作品:《歌溪》《一碗水》 《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
助读资料
本文所讲述的情景在我国云南大理。大理坐拥“风花雪月”四大美景,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其中本文作者重点描写了 “洱海月”,并且以其作为开启全文的引子。
洱海据说因形状像人的耳朵而得名“洱海”。洱海虽然被称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是云南的第二大湖。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
字词学习
02
易读错字
习 俗 灌 溉
sú
guàn
学习生字
淘
书写指导:缶字要紧凑、下框要扁、中间竖是一笔。
táo
结构:左右
组词:淘汰 大浪淘沙
造句:搬进新房,那些陈旧的家具也该淘汰了。
音序:T 部首:氵
学习生字
牵
书写指导:“大”末笔变点,“牛”第二横长。
qiān
结构:上下
组词:牵连 牵引
造句:都是你这个始作俑者,害大家都受到牵连。
音序:Q 部首:牛
学习生字
鹅
书写指导:两边都要窄、整体要写紧凑,“我”的一横横穿整个字,不要分两横写哦!
é
结构:左右
组词:大鹅 鹅毛大雪
造句:冬天,天上下起鹅毛大雪。
音序:E 部首:鸟
学习生字
卵
书写指导:前两笔撇和竖提分两笔写,左右中间各有一点。
luǎn
结构:左右
组词:卵石 以卵击石
造句:我们高中生队和体院学生队进行篮球赛,这简直是以卵击石。
音序:L 部首:丿
学习生字
坑
书写指导:“土”窄小,横短下边提稍长,“几”字有钩哦!
kēng
结构:左右
组词:水坑 坑坑洼洼
造句:因为下了雨,坑坑洼洼的操场积满了水。
音序:K 部首:土
学习生字
洼
书写指导:“ 氵” 的两点要小,一提稍长,两个“土”大小基本一致,下横要长,中间竖是两笔。
wā
结构:左右
组词:洼地 低洼
造句:本来这里还是一片洼地,如今都盖上了高楼。
音序:W 部首:氵
学习生字
填
书写指导:土字要窄小,真字上边的十字要扁小、下边框内是三横、框下一横要长。
tián
结构:左右
组词:填空 填满
造句:这次期末考试,填空题占了试题的大部分。
音序:T 部首:土
学习生字
庄
书写指导:首笔有一点,土字下横要长。
zhuāng
结构:半包围
组词:村庄 庄严
造句:村庄的四周有青山环绕,碧水长流。
音序:Z 部首:广
学习生字
稼
书写指导:左边的“禾”捺变点,家字下边三撇要逐渐长、下边两撇在弯钩上起笔。
jià
结构:左右
组词:庄稼 稼穑
造句: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
音序:J 部首:禾
学习生字
俗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竖为垂露竖,右部三、四笔舒展。
sú
结构:左右
组词:风俗 习俗
造句:我国的传统风俗中,过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音序:S 部首:亻
学习生字
跃
书写指导:夭字上边是平撇不是一横、下横要长,撇捺舒展。不要写成“天”哦!
yuè
结构:左右
组词:跳跃 跃跃欲试
造句:袋鼠用两条长长的后腿跳跃前进。
音序:Y 部首:足
学习生字
葡
书写指导:甫字要紧凑、一竖贯穿上下,右上角有一点不能忘。
pú
结构:上下
组词:葡萄 葡萄糖
造句:那一串串的葡萄,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
音序:P 部首:艹
学习生字
萄
书写指导:里面缶字下横要长、下边框要扁、中间一竖上边不出头。
táo
结构:上下
组词:葡萄酒 葡萄糖
造句:这种葡萄酒是用山葡萄酿成的。
音序:T 部首:艹
学习生字
稻
书写指导:右上边四笔要紧凑,下边与白字不同、首笔是短撇、上边两笔中间分开。
dào
结构:左右
组词:稻田 稻谷
造句:爷爷家门前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音序:D 部首:禾
学习生字
熟
书写指导:左上边要紧凑、子字中间横变为一提,丸字横折弯钩的弯呈弧形、撇上有一点。
shú
结构:上下
组词:熟悉 熟练
造句:我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
音序:S 部首:灬
多音字
载
zài(载客 载货)
zǎi(登载 转载)
理解词语
柔和:
坑坑洼洼:
闪闪烁烁:
温和而不强烈。本课指月光温和而不强烈。
造句:一缕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床上。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造句:因为下了雨,坑坑洼洼的操场积满了水。
(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本课指星星一明暗的样子。
造句:湖面上波光闪闪烁烁,好像撒上了千万颗珍珠。
课文浅析
03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段)总起全文。
写月明之夜,洱海边景色美丽,阿妈带“我”出来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4、5段)走在溪边。
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6、7段)走在田埂上。
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8、9段)写感受。
写走月亮带给“我”的感受。
初读感知
我和阿妈走过了小路、溪边、果园、田埂……
读课文,“我”和阿妈走过了那些地方?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