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1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课前导入
字词学习
课文浅析
目 录
01
课 前 导 入
趣味导入
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迎上去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
趣味导入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主要作品有《内在的宇宙》《心理学的故事》等。
写作背景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回忆童年经历写的一篇文章。小时候,莫顿·亨特体弱多病,同龄的孩子常常因为他的懦弱与胆怯而欺侮他、蔑视他。有一次,他和五个男孩子一起爬悬崖,爬到一定的高度后他便再也上不去了,要下也下不来,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他按照爸爸说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使之成为他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文体知识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是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情况;“描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具体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说明”是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情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感情。
文体知识
广义记叙文和狭义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指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
02
字 词 学 习
字词理解
1. 灼( ):烧,烫。
2. 扒( ):抓着(可依附的东西)。
3. 趴( ):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伏。
4. 酷热( ):(天气)极热。
5. 厌倦(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
6. 附和(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7. 突兀( ): 高耸的样子。
zhuó
bā
pā
kù rè
yàn juàn
fù hè
tū wù
8. 怦怦( ):形容心跳的声音。
9. 嘲笑( ):用言辞笑话对方。
10. 晕眩( ):头昏眼花的感觉;亦指神志昏乱的样子。
11. 哭泣( ):轻声哭。
12. 呻吟(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13. 恍惚(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14. 暮色( ):傍晚昏暗的天色。
pēng pēng
字音易错
字形易错
cháo xiào
yūn xuàn
kū qì
shēn yín
huǎng hū
mù sè
字词理解
趣味导入
15. 安慰( ):因精神上得到满足而心情安适。
16. 凌乱( ):不整齐;没有秩序。
17. 惊讶( ):感到很奇怪;惊异。
18. 畏惧( ):害怕。
19. 参差不齐( ):高低长短不齐。
20. 惊慌失措( ):害怕慌张,举动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
ān wèi
字音易错
líng luàn
jīng yà
wèi jù
cēn cī bù qí
jīng huāng shī cuò
生难字词
抽噎( ): 一吸一顿地哭泣。
chōu yē
多音字
( )头晕
( )红晕
yūn
yùn
晕
( )哄堂大笑
( )哄骗
( )一哄而散
hōng
hǒng
哄
hòng
哄:语境记忆法。
他那哄 (hǒng)骗小孩一般的话引得大家哄(hōng)堂大笑,而后一哄(hòng)而散。
·
·
·
形近字
扒( )扒土
趴( )趴窝
bā
pā
暮( )暮色
幕( )幕布
mù
mù
酷( )酷热
醋( )陈醋
kù
cù
与太阳有关,为“暮”。
像布一样,为“幕”。
·
·
偏旁辨字法
近义词
词 耸立 屹立
同 两者都有“高高地立着”的意思。
异 指高高地直立。一般用于物, 不用于人。 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
例 ①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②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03
课 文 浅 析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17 ):叙述了“我”与小伙伴们一起爬悬崖,“我”却被困在悬崖中途的经过。
一起爬悬崖,停在中途
进退两难,孤独恐惧
遇险
第二部分(18 —28):详细叙述爸爸教“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脱离危险的经过和“我”的心理感受。
安慰鼓励,耐心指导
成功脱险,永生难忘
脱险
课文分段
第三部分(29):写“我”由小时候爬悬崖的经历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以及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经历。
面对困难
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
达成自己的目标
感悟
问题思考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章中多处运用环境描写,请找出一处分析其作用。
人物
环境描写
事件
从这篇文章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道理
本文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
一步步化解困难
导思
初读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讲述了“我”小时候爬悬崖遇险以及在爸爸的鼓励和引导下,一步一步战胜困难、脱离险境的经历,从而得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战胜它的信念并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从当下做起,就能逐一击破,最终战胜它。
同学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