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7*动物笑谈
第1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01.课前导入
02.字词学习
03.课文浅析
目
录
01
课前导入
趣味导入
同学们,给大家讲一个动物笑话:蜜蜂狂追蝴蝶,可是蝴蝶却嫁给了蜗牛。蜜蜂不解:它哪里比我好?蝴蝶回答:人家好歹有自己的房子,哪像你,还住集体宿舍。
今天,我们就走近一篇文章,看一看作者是如何亲近动物的。
作者简介
康拉德· 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现代动物行为学代表人物之一,获197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动物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年版),有删改。“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劳伦兹曾说过:“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这事我也会,虽然我比不上所罗门王,能够和所有动物交谈,而只能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这点我承认,但是我可不需要魔戒的帮助,这点他就不如我了……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
写作背景
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基于这种认识,作者通过对动物行为的冷静观察和炽热描述,激发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行为的思考。《所罗门王的指环》就是在此背景下写成的,是劳伦兹专门为大众介绍动物行为的通俗自然科学之作,脍炙人口,是一部老少皆宜的解读动物行为的经典之作。
知识链接
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可用于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产业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促进仿生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一词意为科学普及。传统意义上的科普作品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等其他形式出现。
02
字词学习
字词理解
1. 敛( ):收起;收住。
2. 哺乳( ):用乳汁喂;喂奶。
3. 羞怯( ):羞涩胆怯。
4. 写照( ):对事物的描写刻画。
5. 匍匐( ):爬行;趴。
6. 原委( ):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本末。
liǎn
bǔ rǔ
xiū qiè
xiě zhào
pú fú
yuán wěi
字词理解
7. 鹦鹉( ):鸟,头部圆,上嘴大,呈钩状,下嘴短小,羽毛美丽,有白、赤、黄、绿等色。生活在热带树林里,吃果实。能模仿人说话的声音。
8. 温驯( ):温和驯服。
9. 禁锢( ):束缚;强力限制。
10. 滑翔( ):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yīng wǔ
wēn xùn
jìn gù
huá xiáng
字词理解
11. 余晖( ):傍晚的阳光。
12. 俯冲( ):(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13. 柠檬( ):柠檬树,常绿小乔木;柠檬树的果实,果肉味极酸,可制饮料,果皮黄色,可提取柠檬油。
yú huī
fǔ chōng
níng méng
字词理解
14. 怪诞不经( ):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15. 大相径庭( ):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16.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guài dàn bù jīng
dà xiāng jìng tíng
shén cǎi yì yì
生难字词
1. 嗔怪( ):对人表示不满。
2. 凫( ):野鸭。
3. 麝香鸭( ):一种水鸭,羽毛会散发出近似麝香的香气。
4. 需索( ):索取,求取。
5. 鹳( ):一种形似白鹤的鸟,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长而直,生活在江、湖、池沼的近旁,以鱼虾为食。
6. 蹒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chēn guài
fú
shè xiāng yā
xū suǒ
guàn
pán shān
多音字
( )模样
( )模仿
mú
mó
模
模:语境记忆法。这两个
人不仅模(mú)样相似,而
且模(mó)仿能力都很强。
煞:语境记忆法。为了给她准备礼物,他煞(shà)费苦心,她却说了句煞(shā)风景的话。
( )煞风景
( )煞费苦心
shā
shà
煞
多音字
差:语境记忆法。他出差(chāi)已经大半年了,工作都做得差(chà)不多了,没有出现重大差(chā)错。返回途中,他看到了家乡小镇上参差(cī)不齐的果树。
( )出差
( )差不多
( )差错
( )参差
chāi
chà
差
chā
cī
形近字
嗔( )嗔怪
滇( )滇剧
颠( )颠倒
chēn
diān
diān
诞( )怪诞不经
涎( )涎水
dàn
xián
偏旁辨字法
与言论等有关,用“讠”。
与水有关,用“氵”。
03
课文浅析
问题思考
为什么要反复地写水鸭子实验
中“我”的令人发笑的行为呢?
对文中作者的那些看似古怪的行为,应如何理解?
研究水鸭子
内容理解
可可
关于如何与动物相处,你从本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启发
请概括和“可可”有关的三件趣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尊重动物
导思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总述研究动物行为时趣事多。
动物:有高度智慧
科学家:怪诞不经
趣事
第二部分(②—⑨):写“我”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时,引发的趣事。
课文结构
实验缘由
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做有关
水鸭子
的实验
时的
趣事
人工孵卵器孵出的小雁鹅
和水鸭子的表现迥异。
猜想:刚孵出的水鸭子对母亲的叫声
有反应,对母亲的形象没有反应。
实验:蹲在地上爬行,不停地学母鸭叫。
证实了“我”的猜想的正确性,
“我”被人们当作疯子。
→
→
→
→
课文结构
第三部分(10—19 ):叙述与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趣事。
依恋“我”,到处找“我”,
“我”成功唤回“可可”
可可咬掉父亲身上的扣子
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与可可有
关的趣事
课文结构
本文通过对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时的趣事和与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趣事的介绍,表现出了动物的智慧和可爱,反映出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也表现了作者对动物、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的尊重。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同学们,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