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生字词学习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饥寒交迫 漫漫征程 滚滚铁流 燃眉之急 宿营 断粮 挺进 御寒 率领 殿后 骡子 念叨 围拢 耐烦 融进 器材
絮语 嘶叫 怒吼 斜倒 篝火 彭德怀 挖野菜 驮粮食 饲养员 邱南辉
警卫员 一碗肉汤
阅读训练
讨论交流:
第一段:(1节)讲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继部队连野菜都挖不到。
第二段:(2~20节)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
第三段:(21节)讲大黑骡子的身影融进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5的竹板声里。
1、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
2、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3、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4、“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六头。”老饲养员回答道。
5、 “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6、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7、彭德怀深请地望着拴在不远出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8、 老饲养员流者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9、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10、“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在请求。
11、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12、六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拍者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13、彭德怀背过脸去。
14、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15、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 六头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16、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17、“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要间怒吼道。
18、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六头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19、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20、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21、 漫漫征程,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声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巩固练习
理解“燃眉之急”,并造句。
现在的“燃眉之急”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讨论
大黑骡子到底该不该杀?
1.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2.“不耐烦”“怒吼”“发火”分别出现在课文的那些句子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彭德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不耐烦”并不是说彭德怀有些急躁,相反可以看出他的内心非常难受,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
“怒吼”表达彭德怀对大黑骡子难以割舍的感情和战士们深沉的爱。
“发火”表达彭德怀因大黑骡子的死去而悲伤。
3.彭德怀既然那么喜欢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
答: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他更爱战士们,当战士们因饥饿而面临死亡威胁时,彭德怀要杀大黑骡子,以解决燃眉之急。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