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的世界小测试题(2)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收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对这一现象,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
3.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4.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D.钢尺振动越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5.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响度越大,传声越快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可以传递能量
的声音
6.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的
C.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无关
7.小华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吹的过程中将它不断剪短,这是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关系
B.音调与吸管长短关系
C.音色与吸管长短关系
D.音调与吸管材料关系
8.下列成语用来描述声音响度很大的是( )
A.余音绕梁 B.曲高和寡 C.声若黄鹂 D.响彻云霄
9.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按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10.下列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B超”帮助孕妇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蝙蝠靠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C.剧院内壁上的蜂窝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12.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上海市外环以内城区全天实行禁鸣喇叭,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二、填空
13.汽车鸣笛是由于扬声器______产生声音:如下图是道路两侧的“禁止鸣笛”标志,这属于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城市一些道路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8.8dB,这个数值反映该路口处噪声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14.“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关上门窗或安双层玻璃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15.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管中是空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响亮,这是因为在室内讲话,原声与___________重合的原故。
16.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速跟介质的______有 关,还跟介质的______有关,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米/秒,要能区分开自己的掌声与高墙反射来的回声,人离高墙至少_______米。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0.4 秒后,听到笛声的回声,则车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米。
17.我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探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实验时,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从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光束,测出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便算出距离;方案二:从地球向月球发射超声波,同样测出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同学们从网上查到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4×105 km,则方案一测出的从发出到接收的时间约___s。有同学认为方案二不可行,其原因是______。(已知v光 =3.0×108m/s)
18.科学工作者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1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______米(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速是1520m/s),这种方法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______。
19.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__ s,产生回声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_m;汽车静止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鸣笛2 s后听到回声,则鸣笛时汽车距山崖___________ m (声音在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20.在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的干扰,应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墙面应选用_____________(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有时,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0.4秒后,听到笛声的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车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_____米。
21.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
22.2020年9月28日台湾访问团来我校参观考察,校鼓号队和合唱团共同奏唱了《七子之歌》如图所示,其中陶笛声是由于空气柱的______而发出的。同学们的手指在演奏过程中,不停地变换位置,其实是在改变声音的______;3号楼的同学听到的声音没有大厅的领导和专家听到声音的大,这个现象表明了______;操场的同学听声音便能辨别出是陶笛声,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
23.“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关上门窗或安双层玻璃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
24.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仍能辨认出是你,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他人听到你的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参考答案
1 A
2 A
3 D
4 C
5 B
6 B
7 B
8 D
9 B
10 B
11 B
12 A
13 【答案】振动 声源 响度
14【答案】人耳 声源 传播过程
15 【答案】2 固体、气体都可传声,且传播速度不同 回声
16 【答案】不同 种类 温度 17 68
17 【答案】2.56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 【答案】1.596×104m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9 【答案】0.1 17 340
20 【答案】15.29 空气
21 【答案】1500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2 【答案】振动 音调 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
23 【答案】人耳 声源 传播过程
24 【答案】 音色 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