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9 18:4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3.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2021年同步练习卷(4)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当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焦头烂额时,一个宗教却趁着这混乱劲儿,在帝国境内逐渐兴起。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材料中的“宗教”诞生于(  )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中国
2.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3.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首创了“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B.镇压了斯巴达克起义,消除国内危机
C.克洛维维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D.制定《十二铜表法》,稳定国内秩序
4.“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权力”的基础是给予(  )
A.农奴 B.武器 C.土地 D.爵位
5.解读如图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6.800年,接受罗马教皇的加冕礼,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的是(  )
A.查理 B.克洛维 C.丕平 D.屋大维
7.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最西边的是(  )
A.英格兰 B.德意志 C.法兰西 D.意大利
8.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等。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亚洲文明古国 B.世界三大宗教
C.罗马帝国的兴衰 D.法兰克王国
9.“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
A.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制度
C.罗马共和制 D.西汉分封制
10.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二、非选择题
11.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最终,查理曼帝国发展的结果如何?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您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
材料二:下面是附庸对其领主应履行的义务……依从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兵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院成员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材料三:采邑的原意是恩赏。加洛林王朝为扩大军事战斗力,不但国王封赐贵族大量土地,许多贵族也分赐采邑给自己的封臣。这样层层推行采邑制,就形成了一种采邑的链条……受封采邑享用期以封君或封臣在世为限,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收回。
(1)以上材料是对哪一地区社会现实的写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何时?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在这次改革中,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和封君的义务分别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3)材料二中的“依从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兵役”和材料三中的“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收回”说明了什么?
(4)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上述材料中的西欧封赐制有何不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3.1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当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焦头烂额时,一个宗教却趁着这混乱劲儿,在帝国境内逐渐兴起。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材料中的“宗教”诞生于(  )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解答】“正当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焦头烂额时,一个宗教却趁着这混乱劲儿,在帝国境内逐渐兴起。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材料中的“宗教”是基督教,它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4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大大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穆罕默德 D.克洛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
【解答】481年日耳曼人克洛维在高卢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开启了法兰克王国的历史,他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克洛维利用基督教鼓励大家参战热情,并积极进行领土扩张。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相关知识。
3.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首创了“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B.镇压了斯巴达克起义,消除国内危机
C.克洛维维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D.制定《十二铜表法》,稳定国内秩序
【分析】本题考查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这样就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法兰克王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克洛维维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法兰克王国的相关知识。
4.“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权力”的基础是给予(  )
A.农奴 B.武器 C.土地 D.爵位
【分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查理 马特改革。
【解答】“我们也希望你们知道,我们要把权力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的其他忠臣把权力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决不做违反理性的事。”该则材料中所说的给予“权力”的基础是给予土地。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担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时,进行了采邑制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查理 马特改革的相关知识。
5.解读如图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解答】题干给出的图片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图片内容表明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国王﹣﹣贵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农民(农奴)。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意思是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故选:C。
【点评】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6.800年,接受罗马教皇的加冕礼,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的是(  )
A.查理 B.克洛维 C.丕平 D.屋大维
【分析】本题考查查理加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查理加冕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7.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最西边的是(  )
A.英格兰 B.德意志 C.法兰西 D.意大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
【解答】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其中,最西边的是法兰西。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查理曼帝国分裂为近代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及地理位置。
8.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等。据此判断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亚洲文明古国 B.世界三大宗教
C.罗马帝国的兴衰 D.法兰克王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王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法兰克王国的相关史实。
9.“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
A.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制度
C.罗马共和制 D.西汉分封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题干关键信息“分封”“附庸”。
【解答】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进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在封建贵族内部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据题干关键信息“分封”“附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西欧封建制度。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状况的相关知识。
10.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法兰克王国(  )
A.国王查理统治时期的版图与罗马帝国相当
B.实行限制基督教的政策
C.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
D.分裂后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和英国的雏形
【分析】本题以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为依托,考查法兰克王国。
【解答】法兰克王国国王与属下关系不同于中国皇帝与臣僚关系。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法兰克王国的相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
11.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最终,查理曼帝国发展的结果如何?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基督教势力的发展以及法兰克王国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法兰克国王王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人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从此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故答案为:
措施: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影响: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结果: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西欧基督教势力的发展以及法兰克王国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您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
材料二:下面是附庸对其领主应履行的义务……依从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兵役……必须去勘测土地……必须做在法院成员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
材料三:采邑的原意是恩赏。加洛林王朝为扩大军事战斗力,不但国王封赐贵族大量土地,许多贵族也分赐采邑给自己的封臣。这样层层推行采邑制,就形成了一种采邑的链条……受封采邑享用期以封君或封臣在世为限,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收回。
(1)以上材料是对哪一地区社会现实的写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何时?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在这次改革中,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和封君的义务分别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3)材料二中的“依从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兵役”和材料三中的“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收回”说明了什么?
(4)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上述材料中的西欧封赐制有何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西欧等级制度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以上材料是对西欧地区社会现实的写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8世纪前期;此时,中国正处于唐朝。
(2)在这次改革中,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3)材料二中的“依从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兵役”和材料三中的“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要收回”说明了土地分封是有条件的,分封的土地不可世袭。
(4)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上述材料中的西欧封赐制的不同是西周的分封制除了分封土地外,还赐给奴隶,分封制下所有的下属都要接受周天子的统治与管理,它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西欧的分封制主要是以封赐土地为核心,封君只能管辖自己的封臣,不能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它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故答案为:
(1)西欧;8世纪前期;唐朝。
(2)封臣的义务: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的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3)土地分封是有条件的,分封的土地不可世袭。
(4)西周的分封制除了分封土地外,还赐给奴隶,分封制下所有的下属都要接受周天子的统治与管理,它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西欧的分封制主要是以封赐土地为核心,封君只能管辖自己的封臣,不能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它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周的分封制、西欧等级制度等相关史实。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