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21: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飞机投水”采用的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着火点 D.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汽车燃料的燃烧 B.动植物呼吸
C.牛奶变酸 D.农家肥料腐熟
3.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正确认识资源,保护好资源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下列有关资源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该禁止开采矿物,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B.在化石燃料中氢气是最清洁的,推广使用氢能源是保护环境的最有效措施
C.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采,利国利民
D.地壳中含量最多且人们使用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防止铁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4.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Fe、Fe2+、Fe3+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B 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氧分子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构成物质的粒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D 将煤进行粉碎后更容易燃烧 粉碎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5.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D.降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会燃烧
6.古语道:“人在实,火在虚。”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火要虚”蕴含的化学原理是
A.燃烧需要可燃物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这三种关系。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
A.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B.氧化反应和燃烧属于包含关系
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8.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 B.多用含硫的煤 C.露天焚烧秸秆 D.大量植树造林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氮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10.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11.蜡烛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人们在竹子中穿线,倒入白蜡,待白蜡凝固,把竹子取走,简单的蜡烛就形成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蜡属于可燃物
B.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可以检验其生成的产物之一
C.蜡烛火苗“跳动”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吹灭蜡烛的过程中是降低了蜡烛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
1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有毒的NO气体,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可将NO按下图所示过程(①~④)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B.NO分解的中间产物为N2O2
C.过程②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D.该工艺可减轻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可燃物:面粉、棉花
B.能用过滤操作分离:食盐和沙子、水和油
C.混合物:山泉水、烧水时升腾的“白气”
D.电性:原子核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14.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燃烧 化合反应 纯净物 化合反应
Y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混合物 氧化反应
A.A B.B C.C D.D
15.下列有关资源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要积极开发与利用
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考虑,可燃冰是最理想的燃料
C.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水能、电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二、填空题
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明月山的富硒温泉,其中“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物质”);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成都市民家中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我们燃烧天然气做饭是利用了天然气的____________(填写一条化学性质)。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_______________(选填“好”或“差”)。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燃烧条件探究
C.量取水的体积D.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A实验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
(2)B实验观察到Y形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Y形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又可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
(3)C操作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8.按要求填空
(1)化学符号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3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2个氢气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空气是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空气的成分,填写下列空白。
①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作用;
②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于防腐,因为______。
③空气中稀有气体的的氦气充入探空气球,利用其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质。
④若在灭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______灭火。
⑤蜡烛燃烧时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坏内壁有小水珠生成,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和______。
(2)我会化学用话
氧化铜______;水______;碳酸根______。氯酸钾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二氧化硫______。
三、推断题
20.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两种是单质,三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1)D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 。
(2) 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 。
(3)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4)A与C的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 (填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21.同学们做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对铁丝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1)小明做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过程如上图),该实验有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
(2)活动一: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原因。
实验内容 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四射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①______________ 0.20mm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可能与_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2:取直径___________、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实验3:取直径0.20mm、含碳0.5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非常明显的火星四射
活动二:探究影响铁丝燃烧其他因素。
O2体积分数 90% 70% 60% 55%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 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实验结论)铁丝燃烧剧烈程度还与_____________有关。
22.在实验室中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又可以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写出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既可用于收集氧气,又可用于收集氢气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五、计算题
23.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生产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___?
24.甲烷(C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
参考答案
1.D 2.A 3.C 4.D 5.C 6.D 7.D 8.D 9.B 10.C 11.C 12.D 13.A 14.D 15.D
16.元素 氮气2 可燃性(合理即可) 差
17.(1)使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反应
(2)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偏小
(4)不能
18.(1) 2NO3- 3Fe2+ 2H2
(2) 煮沸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Al2O3
19.(1) 光合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密度比空气小 湿抹布 H2O CO2
(2) CuO H2O CO32- KClO3 P2O5 SO2
20.H2 灭火(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化合反应
21.(1)集气瓶底没有放水或者细沙
(2) 含碳量 0.20mm 氧气的体积分数
22.(1)锥形瓶
(2) B
(3)E
23.(1)4.4(2)10
24.解:设需要甲烷的质量为x
解得:x=8g
答: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