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长征 第1课时 【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5.七律·长征 第1课时 【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9 14:5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5.七律·长征
第一课时
本篇课文范读音频
(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
目录
01
课前导入
02
字词学习
03
课文浅析
课前导入
趣味引入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回顾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险阻,他满怀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伟人的风采!
作者简介
毛泽东
(1893-1976)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助读资料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助读资料
字词学习
易读错字
逶迤(wēi yí wěi yí) 泥丸(wán wáng)
岷山(mín mǐn) 云崖(yá  yā)
磅礴(bó báo)











学习生字
结构:左右
组词:七律 纪律
造句:上语文课时,我们班级的纪律非常好。
音序:L 部首:彳
书写指导:“聿”五个横笔,都从竖中线左侧起笔。


学习生字
书写指导:“山”扁小,“厂”撇画舒展,两“土”竖在一条线上。
结构:上下
组词:山崖 云崖
造句:望着那陡峭的山崖,让人不寒而栗。
音序:Y 部首:山


学习生字
书写指导:“广”撇要长,“又”的捺起笔由轻变重。
结构:左右
组词:大渡河 渡口
造句:这是铁索铮铮的大渡河,这是冰雪覆盖的夹金山,这是茫茫无边的水草地。
音序:D 部首:氵


学习生字
书写指导:“十”扁小,“冖”横要长,盖住下面的“糸”,“ 小” 要宽展。
结构:上中下
组词:铁索 索道
造句: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音序:S 部首:糸

suǒ
多音字

páng(磅礴)
bàng(英镑)

méng(启蒙)mēng(蒙骗)
měng(蒙古)
课文浅析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句)
总领全诗,概括了红军长征不怕千难万险。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在长征中“不怕难”的具体事例。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总结全诗,表达长征胜利后的心情。
初读感知
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初读感知
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遇到困难当做平平常常的事,那种英勇豪迈的精神。
下节课见!
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