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号 姓名 制作人: 审核人:
1.2离骚(屈原)(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积累相关的字词知识;
2、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提升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二、【重点难点】
1、了解楚辞、《离骚》的艺术特点。
2、研析屈原人物形象,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三、知识链接
1.了解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 ,字 ,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 和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创立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2.相关背景
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就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3. “楚辞”和《楚辞》
(1)诗体名。“楚辞”是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兮”字。又称“骚”体。
(2)总集名。《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其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3)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4.解题
①“离骚”之义,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即遭遇忧愁;王逸《楚辞章句》释为“别愁”。
四、自学指导与检测
自学指导 学习指导与检测
初读 1.明确字音(补充) 苗裔(yì) 庚寅(gēng yín) 肇(zhào)锡(cì) 鸷(zhì)鸟 攘(rǎng)诟 2.诵读体会: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增强韵律感和音乐性? 3.解释词语,疏通语意(挖空练习附后) 概括各段段意
巩固诊断
1.一词多义
帝高阳之苗裔兮
之 又重之以修能
惟草木之零落兮
肇锡余以嘉名
以 乘骐骥以驰骋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2.古今异义
①朕皇考曰伯庸 古义: 今义:
②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 今义:
③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 今义:
④恐美人之迟暮 古义: 今义:
3.文言句式
1 肇锡余以嘉名( ) 2 又重之以修能( )
3 恐年岁之不吾与( ) 4 纫秋兰以为佩( )
五、堂堂清、日日清记录
堂堂清 日日清
今日事今日毕 日积月累成大器
第二课时
一.学习指导与检测
自学指导 学习指导与检测
细读 1.开篇自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2.认真阅读文本,找出表现屈原品格的句子,并指出其品格特点。
品读 3.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4.诗人描写花草禽鸟的用意是什么?
探究 5.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6.屈原最终怀石沉江,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举动?
二.巩固诊断
1.默写
①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 。
②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忆王孙·赠别【清】沈凝之①
西窗昨夜是清秋,星汉迢迢只一舟。
读罢《离骚》不自由②,望牵牛③,半束折花算酒筹④。
忆王孙·赠别【清】商鋆⑤
西风红叶下江潮,忍看浮名一笔消。
强把愁情付浊醪⑥,读《离骚》,拍遍栏杆是寂寥。
【注】①当时作者要去福州游幕谋生,出发后填此词寄给妻子。②不自由:不由自己做主。③牵牛:即牵牛星,俗称牛郎星,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民间亦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④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的筹子。⑤作者作此词时,因受小人构陷,被贬出京。⑥浊醪:浊酒。
问题:两首词都写到了“读《离骚》”这一动作,但表现的心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堂堂清、日日清记录
堂堂清 日日清
今日事今日毕 日积月累成大器
六、素材积累—《离骚》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6)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九章·涉江》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明确字音。
2.诵读体会
明确 ①隔句押韵。“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中,“度”“路”是韵脚。②大量使用语助词“兮”。在诗中,一般是两句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兮”字用在上下句之间,增加了语句间的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③大量使用对偶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情文并茂。
3、文意梳理(见挖空)
4.概括文意:
叙述诗人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自己如何积极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诗人追忆往昔,自述遭贬原因,表达正道直行的决心。
表现了诗人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情操,抒发了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二课时
1.开头8句
开篇1~8句,感情是肃穆的,内蕴是深邃的。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正则”,公正而有法则;“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这里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始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2.屈原性格的句子
明确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
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⑤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渝。
3.主人公形象
明确 本文塑造了一位出身高贵,既注重内美修洁,又注意外美修饰,集众美于一身,情操才华卓然出众,志向抱负远大宏伟,敢为天下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首先交代了自己高贵的出身、吉祥的诞辰和美好的名字等上天与先人赐予的“内美”,进而描述了自己“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揽“宿莽”等对“外美”的修饰,写出自己品格修养、才能的卓尔不群。而“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来吾道夫先路”等抒情性诗句则表明了诗人迫不及待的报国之心与敢为天下先的无所畏惧之情等。
明确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出身高贵、志向远大、德才兼备、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集众美于一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任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4.花草禽鸟的用意
明确 (1)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自己被疏远废弃的原因以及被废弃后的行为。显然,诗人用爱好芬芳的香蕙、白芷来比喻自己德行的崇高美好;在被废弃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花、荷叶为衣,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未悔。(2)在描述群邪蔽贤、自己壮志难酬时,以古来鹰隼和凡鸟不能合群来比喻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3)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茝”“鸷鸟”“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为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这些生长在水国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的心引到奇丽的幻想世界中。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德,这就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动人形象。
5.鉴赏艺术特色
明确 ①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②语言特色。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③赋的运用。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④比兴手法。 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析“比”)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关于“香草美人” ①“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②“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③“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④“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明确 从本文来看,诗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有幻想色彩。诗人对自己身世、诞辰、名字的交代反映了历史事实,而他立志改变楚国法度,将自己出众的才华贡献给楚国的思想情感也是深深地植根于现实的。但表现这些内容却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诗人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将“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美人”等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与诗中的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并以纵横恣肆的浪漫主义语言表达强烈而激荡的情感,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6.如何看待屈原沉江
明确 (观点一)不赞同他的这一举动。屈原虽遭楚王流放,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去,活着,便有希望。这样投江而死,毫无意义。
(观点二)屈原的这一举动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时,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观点三)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屈原面对楚国上下昏庸、郢都被攻陷的情况,没有卖国求荣,而是凭着一颗忠肝义胆,与楚国共存亡。他将国家兴衰置于个人得失之上,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爱国志士,鞭挞着卖国小人。
课后诊断
明确 沈词表现出的是一种深深的相思不舍之情:作者于行舟中读罢《离骚》,就不由自主地抬头遥望牵牛这一有特殊意蕴的星斗,可见心中之愁当是因怀人而发。而商词则表现出了一种抑郁难平,怀才不遇之情:读之前“浮名”全消,以浊酒浇愁;读之后则猛拍栏杆,以发泄自己的寂寥不平之意;读之时,当与屈原有知己相惜之感。
明确 文本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1.2《离骚》挖空训练
帝高阳之苗裔( )兮,朕( )皇考( )曰伯庸。摄提贞( )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 )揆( )余初度( )兮,肇( )锡( )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 )之以修( )能( )。扈( )江离与辟( )芷兮,纫( )秋兰以为佩( )。汩( )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 )阰( )之木兰兮,夕揽( )洲( )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 )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 )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 )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 )以驰骋兮,来吾道( )夫先路!
长太息( )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 )修姱( )以鞿羁( )兮,謇( )朝谇( )而夕替( )。既替( )余以蕙纕( )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九( )死其犹未悔。怨灵修( )之浩荡( )兮,终不察夫( )民心( )。众女( )嫉余之蛾眉( )兮,谣诼( )谓余以善淫( )。固( )时俗( )之工巧( )兮,偭( )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 )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 )余侘傺( )兮,吾独穷困[ ]乎此时也。宁溘死( )以流亡兮,余不忍为( )此态( )也!鸷( )鸟( )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 )之能周( )兮?夫孰( )异道( )而相安( )?屈( )心而抑( )志( )兮,忍尤( )而攘( )诟( )。伏( )清白以死直( )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 )之不察兮,延( )伫( )乎吾将反( )。回( )朕( )车以复路( )兮,及( )行迷( )之未远。步( )余马( )于兰皋( )兮,驰( )椒丘( )且焉( )止息( )。进( )不入( )以离( )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 )以为( )衣兮,集芙蓉( )以为裳。不吾知( )其亦已兮( ),苟( )余情其信( )芳( )。高( )余冠之岌岌( )兮,长( )余佩之陆离( )。芳( )与泽( )其杂糅兮,唯昭质( )其犹未亏。忽反顾( )以游目( )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 )其繁饰( )兮,芳菲菲( )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 )以为常( )。虽体解( )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离骚》背默强化练习
一、默写天地(横线上为易错书写,括号为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划线句子为背诵精华句)
长 息以 涕兮, 民生之多 。余虽好 ( )以 ( )兮, ( )朝 ( )而夕替。既替余以 兮,又申( )之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 )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 余之 ( )兮, ( )谓余以善淫。固( )时俗之工巧兮, ( )规矩而改 ( )。背绳墨以追曲兮, ( )周容( )以为( )度。 ( )郁邑余 ( )兮,吾独穷困( )乎此时也。宁 ( )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 )方圜之能周( )兮?夫 ( )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 ( )而 ( )诟。 ( )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 ( )。
悔相( )道之不察兮, ( )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 )行迷之未远。步( )余马于兰 兮,驰 丘且焉止息。进( )不入以 ( ) ( )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 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 ( )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 ( )兮,长( )余佩之 ( )。芳与泽其杂 兮,唯 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二、情境句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佩,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贬黜的句子: , 。
3、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 。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
7、《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
。
8、《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9、《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
10、《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 。
11、屈原在《离骚》中揭露楚国朝政的黑暗。“ , 。”,诗人巧用比喻,揭露佞臣巧于言语,背违先圣之法,随心所欲,恣意妄为。“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用比喻揭露人臣不修仁义,背弃忠直,随从枉佞,苟合于世,以求容媚。
12、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13、《离骚》中用比喻写屈原承继并恢宏先圣遗德,执分守节,不随俗人,正道直行,方正廉洁,与奸佞圆滑的群小不相为谋的语句是: , 。 ? ?
1.挖空答案
帝高阳之苗裔(后代)兮,朕(我)皇考(对亡父的尊称)曰伯庸。摄提贞(正,当)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降生)。皇览(观察)揆(思量)余初度(初生的时节)兮,肇(始)锡(同“赐”,赐给)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再,加上)之以修(美好的)能(才能)。扈(披,楚地方言)江离与辟(同“僻”,幽僻)芷兮,纫(联缀)秋兰以为佩(佩戴在身上的饰物)。汩(水流迅疾的样子,这里形容时光流逝得快)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待)。朝搴(拔取,楚地方言)阰(大山,楚地方言)之木兰兮,夕揽(采)洲(水中陆地)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久留)兮,春与秋其代序(递相更替)。惟(思)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指年老)。不抚(循,握持)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法度)?乘骐骥(骏马,比喻贤智之臣)以驰骋兮,来吾道(同“导”,引导)夫先路!
长太息(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爱慕、崇尚)修姱(修洁而美好)以(喻指束缚、约束。,马缰绳;羁,马笼头)兮,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朝谇(谏诤)而夕替(废弃、贬斥)。既替(废弃)余以蕙(蕙,香草名;,佩带。比喻高尚的德行)兮,又申之以揽茝(揽,采集;茝,香草名。比喻高尚的德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纵然、即使)九(多次)死其犹未悔。怨灵修(神仙,这里指怀王)之浩荡(荒唐,没有准则)兮,终不察夫(语气词,用于句中,起缓冲语气的作用)民心(人心,这里指“我的用心”)。众女(喻指许多小人)嫉余之蛾眉(喻指高尚德行)兮,谣诼(造谣、诽谤)谓余以善淫(淫荡)。固(本来)时俗(世俗)之工巧(善于取巧)兮,偭(背向,引申为违背)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背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强调忧闷之深切。忳,忧闷;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余侘傺(失意的样子)兮,吾独穷困[(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乎此时也。宁溘死(突然死去。溘,突然、忽然)以流亡兮,余不忍为(做出)此态(指“众女”的种种丑态)也!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指一般的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本来就这样)。何方圜(通“圆”)之能周(合)兮?夫孰(何)异道(不同道)而相安(相处、相容)?屈(使……受委屈)心而抑(使……受压抑)志(心意、志向)兮,忍尤(责骂)而攘(忍受)诟(侮辱)。伏(守、保持)清白以死直(为正道而死)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观察、选择道路)之不察兮,延(久久)伫(久立)乎吾将反(返回)。回(使……回转)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车以复路(回原路)兮,及(趁着)行迷(走迷了路)之未远。步(缓行)余马(我的马车)于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兮,驰(快跑)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且焉(于彼,在那里)止息(停下来休息)。进(到朝廷做官,出仕)不入(不为君王所用)以离(通“罹”,遭受)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制芰荷(荷叶)以为(把……当作)衣兮,集芙蓉(荷花)以为裳。不吾知(即“不知吾”)其亦已兮(也就算了啊),苟(只要)余情其信(确实)芳(美好)。高(加高)余冠之岌岌(高耸的样子)兮,长(加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芳(芳香)与泽(光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其犹未亏。忽反顾(回头看)以游目(放眼观看)兮,将往观乎四荒(辽阔大地)。佩缤纷(繁多)其繁饰(众多装饰品)兮,芳菲菲(服饰品之芳香浓烈)其弥章(更加明显。“章”通“彰”)。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爱美,比喻修身养性)以为常(常规)。虽体解(被肢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
2.理解性默写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学校高二语文课堂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