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
这六种生物你如何将它们分类呢?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可以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几大类。每一大类生物又可分成许多类群。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脊柱
你能对这些动物进行分类吗
脊柱
脊椎
脊椎骨 脊柱
作用:支持身体,保护脊髓。
根据体内有无脊柱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动物的分类
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大约有5万多种,请你说说下面的9种动物分别属于那一类呢?
讨论:下列哪些动物属于脊椎动物,哪些属于无脊椎动物
龟
蝴蝶
蚌
青蛙
蚯蚓
水母
丹顶鹤
老虎
这五种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否有所不同?
爬行类
鱼 类
两栖类
鸟 类
脊椎动物
哺乳类
一、鱼类 鱼类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
1、体形:
纺锤形
鳞片和粘液
4、呼吸器官:鳃
鳃盖
2、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3、鳞片和粘液:保护身体、减少阻力
———可减少游动时水的阻力
背鳍
侧线
尾鳍
腹鳍
胸鳍
臀鳍
5、侧线:
6、运动器官:鳍
偶鳍:胸鳍、腹鳍
奇鳍:背鳍、臀鳍、尾鳍
尾鳍的作用:稳定身体、推动身体前进、控制游动方向控制游泳方向
测定方向,感知水流
7、体温不恒定 卵生
青蛙
蟾蜍
蝾螈
大鲵
两栖类
比比看:青蛙和蝌蚪各有哪些特征是适应它的生活环境的呢?
幼体适应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依靠尾鳍游泳。
成体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是:体形短阔,有强健有后肢,适于在 陆地上爬行和跳跃。用肺和皮肤呼吸。
成体适于水中生活的结构有:头呈三角形,趾间有蹼 。
皮肤裸露,无鳞片
体温不恒定 。卵生
蟾蜍
而蟾蜍的捕虫量达青蛙的2倍。
蛙类是捕食害虫的能手,一只青蛙一天捕虫约 270 只。
有毒的蛙
养蛙治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所以要
保护蛙类
爬行类
小结:适应 生活的结构:
陆地
1.用肺呼吸
2.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卵生(硬的卵壳),卵外面有坚韧的卵壳,适应陆地上的生殖发育(幼体发育脱离了水环境)。
4.一般有四肢,适宜于陆地上的爬行。
体温不恒定(〈7℃要冬眠)
当你在野外被蛇伤时,你会怎么办呢?
假如被毒蛇咬倒,会在伤口处留有2个大而深
的牙痕,伤口灼热疼痛,明显的肿胀起来,应
在伤口上方(近心端)2cm~10cm处用布带扎紧,
尽快的排除毒液,用清水冲洗伤口,也可手挤,口
吸或者扩大创口,使部分毒血排出。布带每隔
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防止局部组织血液循环
受阻而坏死。如果条件允许立即把蛇打死,同时
带蛇去就医,采取对症治疗。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但濒临灭绝。为了探索扬子 鳄的奥秘,我国已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殖研究 中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
鸟类在陆地觅食、筑巢,在空中飞翔,你知道它有哪些结构特点来适应空中飞翔呢?
鸟类
鸟类
恒温动物(40摄氏度),卵生,鸟的喙和脚有多种形态,
身体成纺锤形
前肢变成翼
身体外被羽毛
胸肌发达
骨骼中空
双重呼吸(肺和气囊)
直肠很短
口中无齿(喙)
雌鸟一侧的卵巢、输卵管退化
无膀胱
喙扁而阔,边缘有锯齿
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游 禽
涉 禽
喙直而长
腿长,趾细长
攀 禽
喙坚硬如凿
脚两趾向前,两趾向后,
趾端有尖锐的钩爪
猛 禽
喙坚硬,末端尖锐呈钩状
脚强健有力,有锐利的钩爪
陆 禽
上嘴弓形,利于啄食种子
钝爪,善于挖掘
鸣 禽
喙短而直
脚三趾向前,一趾向后,
适于握住树枝
丹顶鹤
老鹰
黄鹂
鸵鸟
鸭子
啄木鸟
哺乳动物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①雌性动物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后代 ②胎生 ③体表有毛皮
食肉类
有蹄类
啮齿类
灵长类
趾端增厚形成蹄
门牙一辈子都在生长
脑高度发达
,经常啃坚硬的东西磨牙
以猎食其他动物为生
食肉类
狼
虎
狮子
有蹄类
马
牛
啮齿类
松鼠
老鼠
灵长类
猩猩
猴
蝙蝠
有翼类
鲸
鲸类
其它哺乳动物
类群 生活 环境 结 构 卵生还是胎生
体温 动物举例
皮肤及其附属物 附肢 呼吸器官
鱼类
两 栖 类
爬 行 类
鸟类
哺乳类
幼体:水中, 成体:水中,湿润的陆地
皮肤裸露,无鳞片
成体:四肢
幼体:鳃 成体:肺兼用皮肤呼吸
变温(冬眠)
青蛙.蟾 蜍.大鲵. 蝾螈
卵生
真正的陆生动物
有鳞片或甲
一般有四肢
肺
变温(冬眠)
蛇.龟.鳖.扬子鳄
卵生有卵壳
脊椎动物
陆生动物,大多能在空中飞行
大多生活在陆地
除喙与脚外都被羽毛
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身体表面大多有体毛
脚有多种
形态,前
肢变成翼
大多有强
健的附肢
肺
肺
卵生有卵壳
胎生
哺乳
恒温
恒温
家鸽.白鹭. 鹰.黄鹂等
兔、狗、
狮子等
你能总结上述五类脊椎动物进化的规律吗?
1.低等到高等2.水生到陆生3.简单到复杂
终生生活在水中
有鳞片黏液
鳍
鳃
变温(洄游)
鲫鱼 草鱼等
卵生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脊椎动物( )
A.体内有脊椎 B.体形较大 C.体内受精 D.胎生
3、我国特产的珍稀两栖动物是( )
A.青蛙 B.牛蛙 C.蟾蜍 D.大鲵
4、龟和鳖常年在水中生活,它们的呼吸器官是( )
A.鳃 B.皮肤 C.肺 D. 肺和皮肤
2、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不会触礁,这是
因为( )
A.嗅觉在起作用 B.侧线在起作用
C.听觉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
A
D
C
B
5、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鸟的外形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是 ( )
A、身体的躯干部呈纺锤形
B、身体的绝大部分被有羽毛
C、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D、前肢特化为翼
6、下列各项所列的脊椎动物中,全都是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 )
A、鸟类和爬行类 B、两栖类和哺乳类
C、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和爬行类
C
C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动物的分类
2、 了解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3、 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
2、 通过对各种生物的认识,了解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着重了解动物身体特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新课教学:
引入
视频“森林之歌”
问:刚才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有很多生物,而现今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已经确定名称的有200多万种,人们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可以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几大类。每一大类生物又可分成许多类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动物的主要类群。
问:有谁知道这根脊柱有什么作用?
………….
解释:脊柱是支撑身体的主梁,能承受身体的重力,保护了内脏器官,并且给提供支撑点,使运动时身体不发生变形,运动更为准确、敏捷。
那现在让我们和这些动物比较一下,这些动物的身体里面有骨骼,有脊柱吗?
生:没有 。
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动物大约有200多万种,我们可以依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一、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跟据身体特征可以分成5大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现在让我们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顺序逐一来学习。
1、鱼类
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大约为5万多种,其中鱼类有 23000多种,在地球的各个水域都有分布,是脊椎动物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的一类动物。
水是鱼类唯一的生存环境,离开了水将无法生存,鱼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主要是因为鱼类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
问:现在请大家阅读书本并观察桌上的鱼,找出鱼类具有那些与水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 体呈纺锤形,身体分为头、躯干、尾
问:这样的 体形有什么好处?
答:在游泳时能减少水的阻力。
2) 表有鳞片和粘液。
问:有什么好处?
答:能有效的保护身体。
3) 身体两侧有侧线。
问:有什么好处?
答;是鱼的感觉器官,能感知水流,控制身体平衡。
4) 用鳍运动,用鳃呼吸。
问:有什么好处?
解释:在水环境中,水的浮力大,能使身体轻易的浮起来,而且水的氧气含量低,陆生动物的四肢和肺在水中起不到作用,而鱼扁平的鳍更容易在水中运动,鱼鳃能从水中提取生存所需的氧气。
5)体色上深下浅起到保护作用
这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结构使鱼类能自由的生活在水中。
2、两栖动物
问:为什么这类动物就两栖动物呢?水陆两栖的意思
在距今3.6亿年前,有些鱼类开始尝试登上陆地,逐渐向陆生动物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可以说是陆生动物的祖先,他们至今还保留有祖先——鱼类的一些特征,请大家找出这些特征。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
两栖动物还可以在陆地生活,为了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陆地环境,他还有那些特征呢?两栖动物还演化出一套特殊发育方式,幼体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发育为成体,成体生活在陆地 ,也可以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但是体表没有覆盖物,无法保持体温,属于变温动物,需要冬眠。
大家认识哪些两栖动物?
介绍几中常见的两栖动物:青蛙、蟾蜍、大鲵。
这些动物能消灭大量的昆虫,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持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大家要保护这些动物。
3、爬行动物
真正完全适应陆地生活的是爬行动物,谁能找出他们适应陆地干燥多变的环境的身体特征?
答:完全用肺呼吸,皮肤上有鳞片或甲,(能保持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作用)
但是他们仍属于变温动物,需要冬眠。
有些爬行动物也能在水里生活,为什么他们不是两栖动物呢?这2类动物最大的区别在那里呢?
两栖动物繁殖离不开水,幼体需要在水中生长,变态发育;而爬行动物的繁殖已经脱离了水的限制,没变态发育。
现存的爬行动物主要可分为4大类:龟鳖类;蜥蜴类;鳄类和蛇类。(同时展示图片,进行简单介绍,熟悉的动物由学生来介绍)
活动二: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在我国大约有210多中蛇类,其中有毒的大约为50种,每年都有很多人遭蛇咬伤甚至死亡,那么在野外我们如何来分辨哪些蛇是有毒的那些是无毒的呢?
请大家看图片,图上是典型的毒蛇和无毒蛇,请大家仔细观察,找出他们他们的差异。
根据上面特点能分辨多数蛇类,但是并不是完全适用,下面是一些常见毒蛇的头部和体纹特征。(出示图片)
活动三:
问:当你在野外被蛇咬到的时候,你会怎样处理?(讨论)
假如被毒蛇咬倒,会在伤口处留有2个大而深的牙痕,伤口灼热疼痛,明显的肿胀起来,应在伤口上方(近心端)2cm~10cm处用布带扎紧,,尽快的排除毒液,用清水冲洗伤口,也可手挤,口吸或者扩大创口,使部分毒血排出。布带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防止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受阻而坏死。如果条件允许立即把蛇打死,同时带蛇去就医,采取对症治疗。
4、鸟类
当动物适应了陆地环境,其中的一支动物开始了征服天空的旅程,进化为现在的鸟类。为了飞翔鸟类的很多生理构造有别与其他陆地动物。请大家找出来。
1、 具有纺锤形的体形;
2、 前肢特化成翼,是飞行的器官
3、 骨骼中空,一些内脏退化
4、 体表被有羽毛,是恒温动物
5、 双重呼吸(肺和气囊)
问:恒定的体温对与鸟类有什么意义?
这样鸟类不在需要冬眠,对环境依赖性大大降低了,这些天空的征服者分布在全球。
不同生活习性,培育很多各具特色是鸟类。根据生活习性分类出示图片。
许多鸟类以昆虫为食,是森林的天然保卫者,在1981年国务院把每年四到五月初的一个星期定为“爱鸟周”,来宣传和保护这些天空的精灵。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飞,你能举出一些不能飞的鸟类吗?
比如企鹅、鸵鸟(出示图片)他们有翅,但不能飞行。请参照图片,说明他们为什么不能飞?
体重偏大,翅膀较小。这 也是 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5、哺乳动物
鸟类征服了天空,而陆地则被哺乳动物占领。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最完善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他们具有体表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根据身体结构哺乳动物可分为
食肉类:狮子、老虎(图片),特点猎食其他 动物为食,具有 锋利的牙齿和爪子;
有蹄类:马、牦牛,鹿(图片)趾端增厚变成蹄
啮齿类:松鼠、鼠(图片)门牙一直在生长;
灵长类:金丝猴、黑猩猩(图片)脑高度发达,与人类有血缘关系。
哺乳动物不但分布在陆地,有的还能飞行:蝙蝠。有的终身生活在水里:海豚,鲸
小结
作业布置
板书
6.1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 动物的分类
1 依据 体内有无脊柱
2 类型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二 脊椎动物
1 鱼类
2 两栖类
3 爬行类
4 鸟类
5 哺乳类
教学体会:中学生对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感兴趣,由此,我引导学生做如下思维拓展题目:有人认为,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越多越好,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越少越好,你认为是否正确?学生积极回答,最后自己总结出:任何一种动物过多或过少,都会使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以,以上观点是不正确的。另外,让学生多举一些脊椎动物与人类日常声的关系,如马戏团训练各种动物表演节目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体色和斑纹与毒蛇不同
颜色鲜艳,背部有特殊斑纹
体纹
尾往后逐渐变细
尾短骤然变细,不断颤动
尾部
一般不呈三角形
头大,大多呈三角形
头部
无
有
毒牙和毒腺
无毒蛇
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