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距今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原有的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
大致同
时期,长江下游有
A.大汶口文化
B.仰韶文化
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
2.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
川广汉三
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硏究成果。据考古硏究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
头遗址(学界长期以来寻踪夏文化的重点考古遗址)出土的资料中,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
陶器方面都有封口蚕、敞口瓠、高柄豆等。据此推断,当时两地()
A.礼乐制度完善B.经济繁荣发达C.文化双向互动D.手工制作先进
3.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僇力本业,耕织致粟
帛多者
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
A.重视农业
B.奖励军功
C.取信于民
D.君主专制
4.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仁,就是人的本心
县學
秀蹋蠢委
义,就是人的大路
義
A.道家、墨家B.墨家、儒家C.道家、儒家D.阴阳家、儒家
5.西汉时期“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的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汉武帝
采取的
措施有()
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刺史
③设立中朝
④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A.①②
C.②④
③④
6.下表所列为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的交往内容(部分),对这些交往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西传
西域东传
冶铁技术、凿井术、农业生产技术、丝织葡萄酒酿造法、葡萄、石榴、西瓜、黄瓜
品及其手工业品等
胡萝卜、蚕豆、骆驼、驴、骡、汗血马
乐曲、舞蹈、胡服、胡床、琵琶、胡笛等
①使中国被世界普遍认知
②大大丰富了中国的物产
③推动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④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由汉高祖刘邦奠基而发展起来的汉朝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
化发展史
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对中国、对世界都曾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
响。汉朝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所形成的影响则渗
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汉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西汉时已经发明了纸,但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才逐渐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C.《汉书》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D.东汉初期成书的《周髀算经》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的方法
8.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的部分截图,这一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中国
境内
并存许多政权,也出现了短暂统一的局面。其中B代表的政权是(
十六国
东汉十蜀B
1东晋
A.西晋
B.前秦
C.北魏
D.北周
9.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
举对于
北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举措,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有()
①开通巩固统一的大运河
②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③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4颁行九品中正制,维护鲜卑贵族特权
A.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10.中国古代某一耕具较之前有了重大改进,如:加装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改进
了犁壁
该耕具基本定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11.唐代草原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意为天下的共主。这主要是因
为唐太宗
A.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B.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蕃和亲,促进了藏汉的友好关系
12.“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
举)
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由此可知,
科举制()
A.推动了文化发展
B.体现了公平原则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解决了朋党之争
13.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以门下。或有未
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
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这反映出唐初()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三省互相牵制,体现较强的民主性
省的运作注重程序
D.中书省负责审议,门下省负责草拟
学者齐涛指出,中国古代土地赋役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税人
与税地的
合一;第二阶段的特点是以人户为税基占主导;第三阶段的特点是以土地为税基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