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9 18:3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怂恿 挣钱 疲惫 酷暑炎夏
B. 衣兜 权利 机械 恋恋不舍
C. 疙瘩 棉袍 意境 人山人海
D. 慈祥 严历 灵感 一如即往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惊慌失措)
B.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震耳欲聋)
C.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人山人海)
D.形容很密很多。(密密层层)
(3)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下列对“我”的心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感动)
B.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焦急)
C.“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兴奋)
D.我看各种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高兴)
(4)下列句子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
A.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B.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C.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D.母亲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慈母情深》的作者是梁晓声,讲述了贫穷辛勤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母爱的深沉。
B.《父爱之舟》选自吴冠中的散文《水乡青草育童年》,作者以回忆的形式,描写了与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C.《“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英国的巴德·舒尔伯格,写的是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他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给予的爱。
D.本单元的课文以“舐犊情深”为主题,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2.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父爱之舟》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 ( )
(2)《慈母情深》中“我”看到母亲工作辛苦、挣钱不容易后,为自己向母亲要钱买书的行为感到羞愧和自责。 ( )
(3)“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这句话描写了父亲的语言,说明父亲不爱“我”,所以才不表扬“我”。 ( )
(4)在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 )
(5)《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 )
3.根据语境写词语。(11分)
(1)母亲被tiě lù( )工厂cí tuì( )了,又在一家街道小厂zhènɡ qián( )。小厂厂房低矮,四壁cháo shī( )颓败,光线yīn àn( ),zào shēnɡ( )震耳欲聋,使人感到yā yì( )。
(2)父亲很理解我对miào huì( )上玩意儿的恋恋不舍,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zhǐ xiè( )等糊了一个万花筒。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chōu xiànɡ( )美的qǐ dí( )者吧!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褐色(hè hèi) 腼腆(miān miǎn) 耽误(tān dān)
疲惫(bèi biè) 嘲笑(cáo cháo) 誊写(tén ténɡ)
5.选字填空。(4分)
【澡 燥 躁 噪】 ( )声 干( ) 洗( ) 暴( )
【陪 赔 培 倍】 ( )嫁 ( )数 ( )育 ( )衬
6.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
(2)我的诗写得很糟糕。母亲一直鼓励我。(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7.名句填空。(4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杰出的政治家魏征曾说:“ ,戒奢以俭。”北宋的司马光也说:“ ,由奢入俭难。”清代的朱用纯在《治家格言》写道:“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用来教育后代要注意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果实。
二、阅读与欣赏(27分)
8.比较阅读。(16分)
选文(一)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⑥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并因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选文(二)
然而凡有好吃一点的东西,她是不吃的,她都留给自己的亲人,她认定的亲人自然首先是养父和我,其次则有她的兄姊几家人。她每做了好点的饭菜,就总爱站在一旁,亲眼看着她的亲人一口一口吃下去,她的口虚虚地不断张合着,你喝一口汤吸溜一下,她也随着吸溜一下,似乎在协助着你吃。这样的情景可能是她最感到幸福的时候,她看着你吃,比她自己吃要香得多。我却常常因此生气地放下碗,说你自己吸溜去,我没法吃。她才一下醒悟地赶紧把头扭开,蹲下身去看她的灶火。(杨新雨《养母》)
(1)选文(一)第①段中母亲“掏出一卷毛票”“龟裂的手指数着”等细节描写,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
.
.
.
(2)选文(一)主要写作者向母亲要钱,第②段却写了母亲旁边的一个女人,这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3分)
.
.
.
(3)选文(一)第③段是母亲给“我”钱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请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
.
.
(4)选文(一)第④段中作者连用四个“立刻”是否重复?为什么?(3分)
.
.
.
(5)选文(二)中段运用了细节描写,请用“——”划出来。(2分)
(6)选文(二)中和选文(一)中母亲对我的爱相比,养母对我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
.
.
课外阅读。(11分)
我的父亲
爱你的人,总在背后为你做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父亲中年时代身体便很不好,四年前更是摔断了胫股骨,在医院动了手术,换了一个金属的人工关节。此后,他便一直被病痛折磨着,一下子老了许多,再也没有恢复以前那种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他的手上多了一根拐杖,走路比以前慢得多,出门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只要遇到精神好的时候,他还会拄着拐杖来我家转转。
在我的所有读者中,对我的文章和书最在乎的人,是父亲。从很多年前我刚发表作品开始,只要知道哪家报纸杂志刊登有我的文字,他总是不嫌其烦地跑到书店或者邮局里去寻找,这一家店里没有,他再跑下一家,直到买到为止。为做这件事情,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我很惭愧,觉得我的那些文字无论如何不值得父亲去走这么多路。然而再和他说也没用。他总是用欣赏的目光读我的文字,尽管不当我的面称赞,也很少提意见,但从他阅读时的表情,我知道他的意思。对我的成就,他总是比我自己还兴奋。这种兴奋,有时我觉得过分,就笑着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的儿子很一般,你不要太得意。”他也不反驳我,只是开心地一笑,像个顽皮的孩子。
在他晚年体弱时,这种兴奋竟然一如数十年前。前几年,有一次我出版了新书,准备在南京路的新华书店为读者签名。父亲知道了,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去看看,因为这家大书店离我的老家不远。我再三关照他,书店里人多,很挤,千万不要凑这个热闹。
那天早晨,书店里果然人山人海,卖书的柜台几乎被热情的读者挤塌。我欣慰地想,好在父亲没有来,要不,他撑着拐杖在人群中可就麻烦了。于是我心无旁骛,很专注地埋头为读者签名。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无意中抬头时,突然发现了父亲,他拄着拐杖,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我。
唉,父亲,他还是来了,他已经在一边站了很久。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拄着拐杖穿过拥挤的人群上楼来的。见我抬头,他冲我微微一笑,然后向我挥了挥手。我心里一热,笔下的字也写错了……
(节选自赵丽宏《挥手》,有删改)
用“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2)本文描写了哪几个关于父亲的场景或细节?照样子试着归纳概括。(4分)
①例:换了金属人工关节的父亲,只要精神好总会拄着拐杖来“我”家转转。
② 。
③ 。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父亲的感受可能是( )。(2分)
A.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B.欣赏儿子的文字但意见也多。
C.认为儿子太得意。
D.希望儿子和自己一样永远是个天真顽皮的孩子。
(4)“我心里一热,笔下的字也写错了……”联系上下文,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
.
.
三、表达与习作(32分)
10.口语交际。(5分)
李强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强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你认为李强的爸爸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
.
.
11.习作展示。(27分)
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 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吧!你可以通过一些事情,表达对父母的爱;你也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也可以写想和父母说的其他的心里话。无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1年秋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D )。
A. 怂恿 挣钱 疲惫 酷暑炎夏
B. 衣兜 权利 机械 恋恋不舍
C. 疙瘩 棉袍 意境 人山人海
D. 慈祥 严历 灵感 一如即往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 )。
A.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惊慌失措)
B.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震耳欲聋)
C.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人山人海)
D.形容很密很多。(密密层层)
(3)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下列对“我”的心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感动)
B.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焦急)
C.“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兴奋)
D.我看各种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高兴)
(4)下列句子不属于细节描写的一项是( C )
A.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B.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C.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D.母亲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慈母情深》的作者是梁晓声,讲述了贫穷辛勤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母爱的深沉。
B.《父爱之舟》选自吴冠中的散文《水乡青草育童年》,作者以回忆的形式,描写了与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C.《“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作者是英国的巴德·舒尔伯格,写的是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给予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在他的成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从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给予的爱。
D.本单元的课文以“舐犊情深”为主题,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
2.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父爱之舟》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 (√)
(2)《慈母情深》中“我”看到母亲工作辛苦、挣钱不容易后,为自己向母亲要钱买书的行为感到羞愧和自责。 (√)
(3)“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这句话描写了父亲的语言,说明父亲不爱“我”,所以才不表扬“我”。 (×)
(4)在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时,要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 (√)
(5)《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
3.根据语境写词语。(11分)
(1)母亲被tiě lù(铁路)工厂cí tuì(辞退)了,又在一家街道小厂zhènɡ qián(挣钱)。小厂厂房低矮,四壁cháo shī(潮湿)颓败,光线yīn àn(阴暗),zào shēnɡ(噪声)震耳欲聋,使人感到yā yì(压抑)。
(2)父亲很理解我对miào huì(庙会)上玩意儿的恋恋不舍,回家后用几片玻璃和彩色zhǐ xiè(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chōu xiànɡ(抽象)美的qǐ dí(启迪)者吧!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褐色(hè√ hèi) 腼腆(miān miǎn√) 耽误(tān dān√)
疲惫(bèi√ biè) 嘲笑(cáo cháo√) 誊写(tén ténɡ√)
5.选字填空。(4分)
【澡 燥 躁 噪】 (噪)声 干(燥) 洗(澡) 暴(躁)
【陪 赔 培 倍】 (陪)嫁 (倍)数 (培)育 (陪)衬
6.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她挺高兴我爱看书的!
(2)我的诗写得很糟糕。母亲一直鼓励我。(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虽然我的诗写得很糟糕,但是母亲一直鼓励我。
7.名句填空。(4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代杰出的政治家魏征曾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北宋的司马光也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清代的朱用纯在《治家格言》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用来教育后代要注意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果实。
二、阅读与欣赏(27分)
8.比较阅读。(16分)
选文(一)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起一个年轻的母亲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轻过。
⑥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并因自己十五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选文(二)
然而凡有好吃一点的东西,她是不吃的,她都留给自己的亲人,她认定的亲人自然首先是养父和我,其次则有她的兄姊几家人。她每做了好点的饭菜,就总爱站在一旁,亲眼看着她的亲人一口一口吃下去,她的口虚虚地不断张合着,你喝一口汤吸溜一下,她也随着吸溜一下,似乎在协助着你吃。这样的情景可能是她最感到幸福的时候,她看着你吃,比她自己吃要香得多。我却常常因此生气地放下碗,说你自己吸溜去,我没法吃。她才一下醒悟地赶紧把头扭开,蹲下身去看她的灶火。(杨新雨《养母》)
(1)选文(一)第①段中母亲“掏出一卷毛票”“龟裂的手指数着”等细节描写,分别说明了什么?(2分)
“掏出一卷毛票”说明母亲的钱不多,挣钱不容易;“卷”字说明钱旧,它可能在母亲身上已经很长时间了,母亲舍不得花;“指尖龟裂的手指”说明母亲干活不容易,钱来之不易。或:(“掏出一卷毛票”说明了母亲并没有多少钱;“卷”字说明了这些钱旧,也可能意味着这些钱在母亲身上放的时间特别长;“指尖龟裂的手指”说明了母亲劳作的艰辛,挣钱不容易。)
(2)选文(一)主要写作者向母亲要钱,第②段却写了母亲旁边的一个女人,这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3分)
不是多余之笔。这是作者拿母亲旁边的女人与母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母亲的伟大形象,用的是对比衬托手法。
(3)选文(一)第③段是母亲给“我”钱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请简要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3分)
①既写出了母亲怕“我”听到旁边女人的话而不忍心要钱,又写出了母亲为“我”买书毫不犹豫的心理;②这句话写出了虽然“我们”家境贫寒,挣钱不容易,但母亲仍支持“我”买书,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爱好读书而高兴。或:(“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这一句说明母亲怕“我”不忍心要钱,快速将钱塞给“我”,表现了母亲为“我”买书毫不犹豫的心理;“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也写出了母亲因儿子的喜欢读书而高兴。)
(4)选文(一)第④段中作者连用四个“立刻”是否重复?为什么?(3分)
不重复。因为四个“立刻”构成了排比句式,写出了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停片刻、不知疲倦地拼命工作,也写出了母亲的艰辛和劳累。(这里用了四个“立刻”,是为了用排比句式增强表达效果,写出了母亲的劳累。)
(5)选文(二)中段运用了细节描写,请用“——”划出来。(2分)
她每做了好点的饭菜,就总爱站在一旁,看着亲人一口一口吃下去,嘴嘘嘘地不断张合着,你喝一口汤吸溜一下,她也随着吸溜一下,似乎在协助你吃,比她自己吃还要香得多。
(6)选文(二)中和选文(一)中母亲对我的爱相比,养母对我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养母对我的爱侧重于物质生活,尽最大努力让我吃饱,吃得好一点;养母对我爱又是无条件的:不计较我的态度,甚至忍气吞声。
课外阅读。(11分)
我的父亲
爱你的人,总在背后为你做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父亲中年时代身体便很不好,四年前更是摔断了胫股骨,在医院动了手术,换了一个金属的人工关节。此后,他便一直被病痛折磨着,一下子老了许多,再也没有恢复以前那种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他的手上多了一根拐杖,走路比以前慢得多,出门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只要遇到精神好的时候,他还会拄着拐杖来我家转转。
在我的所有读者中,对我的文章和书最在乎的人,是父亲。从很多年前我刚发表作品开始,只要知道哪家报纸杂志刊登有我的文字,他总是不嫌其烦地跑到书店或者邮局里去寻找,这一家店里没有,他再跑下一家,直到买到为止。为做这件事情,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我很惭愧,觉得我的那些文字无论如何不值得父亲去走这么多路。然而再和他说也没用。他总是用欣赏的目光读我的文字,尽管不当我的面称赞,也很少提意见,但从他阅读时的表情,我知道他的意思。对我的成就,他总是比我自己还兴奋。这种兴奋,有时我觉得过分,就笑着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的儿子很一般,你不要太得意。”他也不反驳我,只是开心地一笑,像个顽皮的孩子。
在他晚年体弱时,这种兴奋竟然一如数十年前。前几年,有一次我出版了新书,准备在南京路的新华书店为读者签名。父亲知道了,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去看看,因为这家大书店离我的老家不远。我再三关照他,书店里人多,很挤,千万不要凑这个热闹。
那天早晨,书店里果然人山人海,卖书的柜台几乎被热情的读者挤塌。我欣慰地想,好在父亲没有来,要不,他撑着拐杖在人群中可就麻烦了。于是我心无旁骛,很专注地埋头为读者签名。大概一个多小时后,我无意中抬头时,突然发现了父亲,他拄着拐杖,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一个人默默地在远处注视着我。
唉,父亲,他还是来了,他已经在一边站了很久。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拄着拐杖穿过拥挤的人群上楼来的。见我抬头,他冲我微微一笑,然后向我挥了挥手。我心里一热,笔下的字也写错了……
(节选自赵丽宏《挥手》,有删改)
用“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爱你的人,总在背后为你做很多你不知道的事……
(2)本文描写了哪几个关于父亲的场景或细节?照样子试着归纳概括。(4分)
①例:换了金属人工关节的父亲,只要精神好总会拄着拐杖来“我”家转转。
②父亲最在乎“我”写的文章和书,总跑书店或邮局去寻找购买,然后认真阅读。
③一次“我”出版新书,父亲拄着拐杖穿过拥挤的人群上楼来,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我”,向“我”挥手。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父亲的感受可能是( A )。(2分)
A.很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
B.欣赏儿子的文字但意见也多。
C.认为儿子太得意。
D.希望儿子和自己一样永远是个天真顽皮的孩子。
(4)“我心里一热,笔下的字也写错了……”联系上下文,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作者想到这么多年以来父亲总是在背后关注自己,给自己鼓励,自己才会有今日的创作成果。这种如山一般默默的关怀和爱,就是最伟大的父爱。
三、表达与习作(32分)
10.口语交际。(5分)
李强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强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你认为李强的爸爸这样做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李强的爸爸做法是不对的。其实这次李强没有考好,李强心里也一定很难受的,这时候李强的爸爸应该和李强谈心,帮李强找到问题的所在,光批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11.习作展示。(27分)
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 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进行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吧!你可以通过一些事情,表达对父母的爱;你也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也可以写想和父母说的其他的心里话。无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