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声声慢》李清照
穿越时空之旅
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面前有这样一位女子
走近李清照
她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父母多才,她也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与丈夫意气相投,一起收藏金石古玩,生活幸福。
可是现在,靖康之耻后的她逃难他乡,金石收藏大半失散,丈夫离世,生活孤独艰难。写了《漱玉词》的她倚窗独望,低低吟唱着一曲千古断肠绝唱……
走近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犹如失落了什么东西,空落落的,我便东寻西找,四周冷冷清清,陡然感到无比的凄惨,悲伤,忧郁。忽热忽冷的时候,最难调养休息。喝下这三两杯淡酒,又怎能抵得住黄昏时的疾风!只见一行大雁向南飞去,我正伤心不已,偏又认出,它们是我旧时相识的信使。
庭院里黄菊花遍地盛开,唯独我憔悴瘦损,面色苍白,如今谁还有心思游赏采摘?我守着窗户,独自坐着,怎么才能熬到天黑下来?绵绵细雨落在梧桐叶上,直到黄昏降临,仍然淅淅沥沥。此情此境,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说得尽呢?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初秋时节,她难以安歇,她感觉如何?
天气的反复多变,她感到烦闷难熬
冷冷清清
寻寻觅觅(找什么)
旧物、故人、故国
景色
心情
愁
浅
抽象
具体
深
凄凄
戚戚
惨惨
(景色)
(心情)
(表情)
你认为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
开篇七组叠字,出奇制胜,将主人公的愁情送上顶峰,渲染气氛。为整首词定下感情基调。下文的点点滴滴也用了叠字,如初愁情缠绵如雨,难以排遣。
注意:朗读时应语速稍慢,投入感情。
试读第一句
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叠词
“冷冷清清”,她眼中看到了什么让她觉得冷冷清清?
景
情
风
酒
梧桐
雁
黄花
细雨
风急,身冷,心更冷
不是酒淡,是愁浓
叶黄引愁绪
思夫,思家,思国
人老孤独,似花零落,更憔悴
细雨绵长,如愁不断
早
晚
愈来愈浓
愁
时间
酒: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不得志
杜甫的浊酒:潦倒新停浊酒杯 ——失意潦倒
李白的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孤苦苦闷
柳永的酒醒:“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离愁别绪
李清照的饮酒: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悲愁苦闷
范仲淹的浊酒:浊酒一杯家万里 ——漂泊思归
苏轼的畅饮: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豪情旷达
风:抒写萧瑟冷落凄迷之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 甫《登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
大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黄花:表达孤独落寞之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牵愁惹恨。悲伤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清明》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雨:哀伤、愁思的象征。
她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让你感觉如何?
冷清凄美的意境 ,让人感觉作者非常孤寂愁苦。
意象-意境-情感
你于是也吟诵出她的另一首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但是她却双目含泪的望你一眼,轻轻摇头,无声叹息……
你问:两首词都是写愁,你为什么摇头?
她轻启朱唇便缓缓道来:
旧时闺中生活多情趣,人情两全,愁情多因眼前小情小景。
岂能料得如今情景?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国破难收。
你可知道当初这“薄雾浓云愁永昼”和“销魂”是为了什么?
如今,你可知这愁是几重愁?
与丈夫的短暂分离
愁
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父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突然间,你回到了现实。现在的你,能体会她在词中表达的思想内容了吗?
本词铺叙词人一天中的感受,抒写她晚年因国破家亡,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及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的忧愁。情调低沉,反映了南渡初期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人们的共同感受!
根据你从词中所获得的感情,及刚才的讨论,有感情朗诵《声声慢》。
读完以后,有没有在词的语言上发现什么特色呢?
兼用口语,真切自然。这首词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宋代口语,朴素浅近,明白如话,而又真切自然,意境深远。
读过这首声声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声声慢》
2、层层铺叙,渲染愁情
1、善用叠字,声情并茂
3、善用口语,真切自然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