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选自《森林狂想曲》。是全世界第一张拥有自然真实音响的乐曲。荒野探险家徐仁修、自然录音专家刘义骅、自然观察家杨雅棠、留美制作人吴金黛、金曲奖制作人及演奏音乐奖得主范宗沛,深入台湾山林实地录音,耗时5年,共收集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羌、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运用新颖并充满创意的制作概念,使中国的传统乐器和大自然糅合,带给我们一种清凉而又纯净的空间,和不带一点修饰,不带一点剪辑的纯自然声息。
乐曲的旋律简洁质朴,轻快流畅,采用自然小调式,富有东方情调,乐曲共有三个音乐主题。
乐曲引子部分在森林中小动物的鸣叫声中开始,继而吉他轻轻地奏出一段旋律,这个旋律以“mi”为轴心,起落回旋,轻松活泼,但不失平衡安详。在先行显示出乐曲主题的引子之后,乐曲进入第一主题A,笛子奏出主题旋律,然后由小提琴演奏由此派生的另一个旋律B,两个旋律末尾相同,随后运用不同的配器将音乐重复一遍,造成音色的变化。音乐主题C,采用器乐合奏的演奏方式,音区提高,旋律的流动变为持续的长音,营造了深邃、神秘的气氛。由于弹拨乐器加强,低音部加重,使森林显得更为热闹。乐曲把我们带进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
乐曲中各段旋律出现的顺序为:(A-B-A-B-C-A)。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准确听辨乐曲中的各主题旋律,并能记忆各主题旋律的演奏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2、学生能通过身势动作、感受乐器的音色变化、观察、模唱等教学环节掌握乐曲的曲式结构。
3、学生能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声等体验乐曲中各种声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了解笛子、小提琴、吉它三种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乐曲中各种音响,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演奏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自然音响(听辨各种小动物、鸟鸣声),器乐与动物的音乐交相辉映、珠连壁合,相得益彰,真正品味到大自然与森林里的各种动物们和谐共处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音乐会吗?
(师总结,器乐作品音乐会 声乐作品音乐会)
师:今天我们听到的这首乐曲,发生在森林里。听完以后,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和什么声音在交织融合?
2、学生完整聆听全曲,在第二次旋律出现时,教师带领学生做三组律动。
3、师把全曲划分为:虫鸣蛙叫和美妙的音乐交织融合。
二、剖析各主题
师:细听第一主题
1、感受
师:森林里有很多的小鸟,它们活泼可爱,喜欢跳上跳下,你能把自己的肩膀想象成小鸟吗?请跟随音乐做一次,注意节奏。
生:做耸肩动作
2、主奏乐器
师:这段欢快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笛子
师:纠正为竹笛,并做简单介绍。
老师模仿竹笛演奏的姿势,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演奏了几句?(师注意换气的地方做出动作来)
生:两句。
师:老师吹奏了两句,也就是说,这段音乐由两个乐句组成。
你们能演奏一次吗?注意演奏姿势和换气的地方。
生:看谱模仿演奏一次。
3、模唱
出示第一主题乐谱
师:老师唱乐谱,同学们用di 来模唱一次。
(注意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A、师放慢速度弹琴,生轻声跟唱。(用“di”唱)
B、师:你也可以学着笛子表演时的样子来唱啊。
稍微加快速度,生边唱边做动作(换气)
C、师:我们跟笛子合作一下,跟他一起来唱
师生一起跟着音乐,边哼唱主题旋律一,边做笛子演奏的肢体动作。
师:细听第二主题
1、描述
师:森林里不仅有活泼的小鸟,还有一束暖暖的太阳光,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照射进森林,被一片叶子挡住了,又从另一个地方照进来,又背一片叶子挡住了。请跟随音乐做一次身势动作。
生:做胳膊前伸动作,再收回去。
2 、主奏乐器
师:这段舒展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师:简单介绍小提琴,并模仿演奏,请学生回答,老师演奏了几句?
生:两句
师:请你模仿一次,并出示谱例。
3、模唱
师:老师唱乐谱,同学们用li 来模唱一次。
师:细听第三主题
1、主奏乐器
师:接下来该轮到谁上场了呢?一起来听一听,请用动作表示他的样子,行吗?
师:是谁啊?
生:小提琴、吉他
师:原来是小提琴和吉他在二重唱呢,那我们也来学一学他们的歌声吧!(课件:谱例)
2、模唱
师:首先我们来学小提琴的歌声。(用la唱)
A、师慢弹,生轻声哼唱
B、学样子,加快速度,边唱边做
C、跟音乐
师:我们跟着小提琴一起来唱吧
师:接下来,来学吉他的歌声。
(师带着学生边做动作边念节奏,提示轻声念,然后跟音乐)
师:小提琴和吉他来合作一下吧。(边说边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复听
师:讲解“虫鸣蛙叫”
师:刚才我们着重分析了乐曲的音乐部分,还有一部分,虫鸣蛙叫没有涉及,请大家想想,为什么音乐中会出现小动物的叫声?原来,在这段乐曲的背后,有一个小故事,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下。
师:讲解创作背景 观看森林里小动物的图片
三、完整欣赏 分析结构
1、师:把三段主题的旋律唱一唱后,然后聆听全曲,说出各段旋律出现的顺序。老师记录:
虫鸣蛙叫(引子)
A-B-A-B-C-A
虫鸣蛙叫(间奏)
A-B-A-B-C-A
虫鸣蛙叫(尾声)
师:其实我们刚才记录在黑板上的内容,就是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
四、完整表现
师:建议学生用律动、模仿乐器演奏的姿势、哼唱主题的方式去表现各主题。
五、小结
师:请大家回归题目,森林的歌声,到底是什么样的歌声呢?老师认为,它是小鸟活泼快乐的歌声,也是太阳暖暖的歌声,同时也是希望人们不要再乱砍滥伐,让小动物有一个安全的家的祈盼的歌声。
六、作业
要求:打开音乐课本20页,用铅笔完成课后第一个笑脸,每当这些音乐主题出现,请用提示的图形表示出来。
分层作业: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把每一次音乐主题的演奏乐器也写出来,其中动物的叫声可以用自己的记号表示出来。
本课到此结束!
教学反思
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了分段听音乐,听辨乐器,模仿表演,哼唱旋律,随乐身势动作这些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次感受到音乐,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转变。
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运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参与,体会,感受,最终达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