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0 16:4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课标要求:无产阶级革命家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青年马克思
和恩格斯
青年马克思刻苦学习
恩格斯上学路上(油画)   中学时代的恩格斯十分注意观察生活,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极端贫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憎恨虚伪的工厂主,同情劳动人民,常常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分文不剩地送给穷人。
一.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1.青年马克思
中学毕业时:立志为人类的解放贡献力量
柏林大学时:广泛涉猎,活跃于“博士俱乐部”
《莱茵报》主编:文笔犀利,宣传进步思想
《莱茵报》遭禁:奔赴法国巴黎
2.青年恩格斯
中学毕业时:父亲安排进入商行;自学其它学科
柏林服兵役:成为柏林大学旁听生,学习哲学,连续发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文章
3.认识马恩所处的时代背景:
19世纪,封建制瓦解资本主义壮大时期激烈的社会矛盾
马克思故居:特里尔市布吕肯巷664号,马克思在此诞生。
马克思的故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摩塞尔河畔的德国古城特里尔,位于当时德国政治、经济最发达的莱茵省。
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犹太人,律师。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荷兰人,家庭妇女。马克思共有兄弟姊妹九人,图为马克思正在给姊妹们讲故事。
Karl Marx
1818-1883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7岁的马克思中学毕业考试中的德语作文。写于1835年8月12日,第一次发表于《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史文库》1925年莱比锡版第11年卷,署名:马克思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巴门市布鲁赫街8号。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在这里诞生并度过童年。
恩格斯的肄业证书。
  爱北斐特中学代理校长汉契克博士曾称赞恩格斯“操行优异”,“谦虚、真诚、热情”,“资质很高”,有“独立的思想”,“理解能力很强”,并善于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前恩格斯曾在这里学习。
柏林大学的旁听生(油画) 恩格斯在业余时间,常常到柏林大学旁听哲学,把哲学看成是“一切科学的灵魂”。
1840年左右的柏林大学。
“博士俱乐部”里的年轻人   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组成的博士俱乐部,很快成为其最年轻的精神领袖。
被驱逐出巴黎1845年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巴黎
24岁的《莱茵报》主编   马克思常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揭露普鲁士社会欺压劳动人民的反动实质。
忠贞的爱情
  1841年,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回到特里尔,与深深相爱的燕妮在一起。
青年燕妮
创立革命理论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
巴黎会晤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中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次会晤为两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 《神圣家族》第一版的扉页
一.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的艰辛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①创立理论的一大标志:1944年马恩合著《神圣家族》一书(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马恩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
——1844年马克思创办《德法年鉴》杂志和完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同时恩格斯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并与马克思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或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伦敦共产主义者同盟组织的纲领)——
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系统阐述,论证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影响:从此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论,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已上升为自觉行动
一.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的艰辛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资本论》——马恩对政治经济学的杰出成果
①《资本论》问世的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批判机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需要
②《资本论》的问世: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资本论》第1卷;恩格斯花费十年整理出版《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
③《资本论》的内容核心及影响——
内容: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
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的艰辛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资本论》——马恩对政治经济学的杰出成果
内容: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
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三大组成 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法(英)空想社会主义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一版的扉页
伟大友谊的开端(油画)
  1842年恩格斯曾在《莱茵报》编辑部拜访过马克思。两人在为《德法年鉴》撰稿期间开始通信。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经巴黎,再次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见奠定了两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创造性合作的基础,也是他们毕生伟大友谊的开端。
1867年《资本论》终于完成,马克思连夜写信给一贯给予自己无私援助的亲密战友恩格斯报告这一喜讯
从1843年起,马克思开始研究经济学。经过25年辛勤劳动,读了1500多本书,做了难以数计的笔记,终于在1867年写成了《资本论》第一卷。
《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封面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伦敦,马克思在此侨居了三十余年,直至他生命终结
起草《共产党宣言》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文的社会主义实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
Karl Marx
1818-1883
富有文采的《共产党宣言》节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第1段)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中间3段)
富有文采的《共产党宣言》节选
通过实践活动来指导革命
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恩格斯与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大会
一.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的艰辛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资本论》——马恩对政治经济学的杰出成果
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
①马恩直接投身到1848年欧洲革命的战斗中
②马恩创办《新莱茵报》:世界上第一份无产阶级报纸
③马成为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国际组织第一国际的灵魂——1864年成立于英国伦敦,原名国际工人协会
④马恩为1871年的法国巴黎公社提供帮助,并发表《法兰西内战》认真总结公社的经验教训
⑤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发起成立了第二国际,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1889年在法国巴黎
1848年2月,巴黎街头的人民起义队伍
1848年维也纳三月革命
1848年1月,意大利巴勒摩人民起义反对王室军队
1848年3月柏林街垒战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被捕
1848年的欧洲革命
纪念柏林街垒战一周年革命宴会(素描)   1849年1月中,恩格斯从瑞士回到科伦,重新投入《新莱茵报》的编辑工作。
恩格斯在普法尔茨前线(油画)
《新莱茵报》最后一号的第一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编辑部
第一国际各支部分布图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代表大会的代表
马克思(1866年3月底)
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上
公社的最后战斗
马克思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心。图为马克思通过一位德国商人转达自己对公社的建议。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在贝尔一拉雪兹墓地枪杀公社战士(法国画家爱·波基奥作)
访问爱尔兰(油画)
恩格斯(1869年冬摄于曼彻斯特)
在伦敦代表会议上(油画)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一起(油画)
青年燕妮
关注工人阶级的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两家
一.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的艰辛
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资本论》——马恩对政治经济学的杰出成果
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活动
四.鞠躬尽瘁——革命导师的逝世
①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马克思的两大历史功绩
②恩格斯承担起整理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繁重工程
③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逝世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七十三周年(1956年3月14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新修建的纪念碑。
简朴的葬仪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时三刻,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工作室的坐上与世长辞。(油画)
“卡尔,我不行了!”马克思夫人燕妮·马克思长期患病,于1881年12月2日逝世。她是马克思革命事业中最忠诚,最亲密的战友和伴侣。(油画)
第二国际成立大会(油画)
恩格斯口授《资本论》
整理遗稿 (素描)
  马克思遗留下的大批手稿、笔记和摘录,都是无价的精神财富。恩格斯认为它们“贵似金玉”,他在爱琳娜的帮助下,专门用了一年的时间来清理这些遗稿。
  1884年5月,卧病在床的恩格斯开始整理并编辑《资本论》第二卷。他每天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向秘书口授马克思的手稿,晚上对口授的笔录进行修改和加工。
恩格斯同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合影。
海滨疗养(油画)
悼念一代伟人(油画)
认识拓展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英国广播公司于9月举行的这次网上投票活动,为时整整一个月。爱因斯坦原本一直都处于领先位置,然而马克思的得票率在最后冲刺时后来居上,清脆地击败爱因斯坦。
较早前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的同类网上投票,选出了拳王阿里为千禧年最伟大运动员、印度圣雄甘地为千禧年最伟大世界领袖,而意大利的达-芬奇则成为千禧年最伟大艺术家。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裔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马克思:人类历史规律的发现者
英国《焦点》月刊文章题:把世界一分为二的人
  1883年3月,伦敦海格特墓地一角。一小群人聚集在一座新墓前,其中一个人开始念悼词。对于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环境,悼词的用语显得溢美。他说,下葬的这位男子"受到无数人的爱戴、尊敬和悼念";他是一位天才,并且成为"那个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令人惊讶的是,100多年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仍然存在。许多人认为,那天葬在海格特墓地的那个人仍然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试图帮助无数受压迫者获得解放。对另一些人来说,只要一提起他的名字,恐惧和厌恶之情就油然而生。
  这个人就是卡尔·马克思。
  不论你怎样看待马克思,有一个事实不容置疑: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影响力最大的时候,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都生活在宣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政权之下。
  这个人身上其实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但又没干过一天体力活。
  面临世纪之交,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这就是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是由英国广播公司(BBC)于1999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经过反复评选最后选定的。
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在评选活动的后期,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票数直线上升,并遥遥领先。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用整版篇幅评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事件。
  在苏联瓦解、中国大陆也已改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多年,这么多学者肯定马克思,的确有些出人意表。还说:“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洞见应该再度获重视,他不应为其他人对其学说所作的引申背黑锅” 。
  西方思想界所开展的这项活动,应该说是客观、公允的。尤其引人深思的是,这一活动不是由社会主义国家传媒,而是由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传媒举办的,这就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既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说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只要不带任何偏见,人们都会作出这样的结论。
马恩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0年来大工业已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恩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8-249页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版,第4卷,第693页
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之后转入柏林大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Karl Marx
1818-1883
普鲁士政府通过他父亲的朋友向他提出建议,邀他去政府任职,那样他就可以享受平安、富裕的生活。他断然拒绝,而宁愿流亡到异国。
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及其一家经历了流亡生活的种种艰辛,生活非常困苦,一度濒于绝境。为此,马克思夫妇付出了沉重代价。他们先后生了七个子女,在五十年代死去四个。
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1837年,不满17岁的恩格斯不得不按照父亲的旨意放弃中学学业,到他新开设的一家营业所当办事员。1838年恩格斯又被送到当时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港城市不来梅实习经商,直到1841年。
1841年9月,恩格斯去柏林服兵役。他利用空闲去柏林大学听课研究哲学。1842年秋,去英国曼彻斯特,到他父亲入股的棉纺厂办事处工作。他经常深入工厂和工人住宅作调查研究。1844年8月,他回国途中拜访了当时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从此开始了伟大的合作。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彻斯特,重新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活动,长达20年,直到1870年。他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一家度过艰难生活,支持马克思完成《资本论》。这期间,他还研究自然科学,写《自然辩证法》一书。马克思逝世后, 将主要精力用于整理出版《资本论》的第二、三卷。1895年8月5日,病逝于英国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