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年、月、日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年、月、日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20:0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年、月、日》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关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设计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本着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创设一个宽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学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2、能力目标: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有关年、月、日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通过为班级里的一位同学庆祝生日,提出“有一位小同学今年已经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的问题,来激发同学的思考,引入新课。
二、借助年历 探究新知
1、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初步感知年、月、日的知识
(1)观察之后,同桌交流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2)学生汇报发现。
(3)教师总结:让我们就从同学们的发现开始研究,看看年历中还藏着哪些秘密?
2、认识大月、小月、特殊月
(1)课件出示2011年年历,让学生观察,找出一年有多少个月,有31天的月份是哪几个月,有30天的月份是哪几个月,特殊月份二月有多少天?
(2)学生通过观察,汇报自己的发现,
(3)教师引导学生把2011年的年历和自己手中的年历的信息进行比较。最后总结出:一年有12个月
一年中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 大月有1、3、5、7、8、10、12、月。
一年中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小月有4、6、9、11月。
特殊月二月,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9天。
3、平年和闰年的认识及平年和闰年全年的天数
(1)观察比较,认识平年和闰年。
A:出示书上2011年2月和2012年2月的月历卡。
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C:师说明:2月有28天的是平年,2月有29天的是闰年。
(2)课件播放小故事来了解“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3)探究学习平年和闰年全年的天数。
4、探讨记忆每个月份天数的方法
(1)学生交流
(2)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
(3)教师小结有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等。
(4)起立游戏,加强记忆每个月份的天数。
三、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1、活动质疑,启发尝试
2、完成1997----2008年二月份天数的统计表
3、观察1997----2008年二月份天数的统计表,探究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1)观察平年和闰年出现的规律。
(2)学生尝试总结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
(3)教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当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练习“找闰年”。
四、拓展练习
1、你来问,我来答。
围绕着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哪位同学能提出一些问题,请其他同学来解答。
2、判断小强的生日。
3、帮小熊找错误的信息。
五: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加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大月 31天 1 、3 、5 、7 、8 、10 、12(月)
一年有12个月 小月 30天 4 、6 、9、 11(月)
二月 28天 平年— 365天
29天 闰年— 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