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2 探索图形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2 探索图形 北京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9 18:3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版第六册第五单元:
探索图形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设计课堂内容,使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打破单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感受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自我,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背景及设计思路】
《探索图形》这个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与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计算平面图形面积到立体图形表面积,是空间模型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空间,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以生活中集装箱知识引入,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长方体的特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补充。进一步探究正方体的特点,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拼合后表面积的变化,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发展空间观念。最后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所在---包装,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学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拼合后表面积的变化,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进行有序的思考。
3.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教学重点: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
教学难点: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自己准备一个长方体。 2.量出每一个面的长和宽,标注在长方体上(取整厘米数)。 3.计算出各面儿面积,填在表格中。 面 积123456
4.通过观察,对于自己的长方体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过程设计
(一)引入
1.(课件:集装箱)见过集装箱吗?干什么用的?什么形状?
2.为什么有不同颜色?
每家船公司一般都是采用自己独特的标志颜色,
马士基航运 是浅蓝色
瑞士地中海航运 是黄色的
法国达飞航运 箱子主色灰色
中国台湾长荣航运绿色
德国哈帕劳埃德航运 是红色
中国中海集运是浅绿色
新加坡美国总统轮船 是蓝色
韩国韩进航运深蓝色
中国中远集运 是浅灰色
3.现实中的集装箱又高又大,有半个教室那么大,要给它刷上不同颜色的油漆,我们首先要考虑什么?其实我们要考虑的很多,集装箱面积,所用油漆的成本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怎样算像集装箱一样的长方体的面积。
4.你手中的长方体就是小型集装箱,谁来说说你的长方体的面积?
同桌再说一说。(前置研究第3题)
(二)小组活动
利用自制的学具及填写好的表格在小组内交流,重点说说对于自己的长方体你都发现了什么?(前置研究第4题)
【设计意图:小组活动既可以让孩子们尽快融入教学内容,也可以互相补充学习。在交流中倾听别人的好方法,发挥小组力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生本教育把研究的过程“抛”给孩子,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数学,此环节就是最好的体现。】
汇报交流
1.小组互动,准备交流。
2.汇报:预设会从长方体棱、顶点、面等角度去观察。
实录:生手拿学具展示:
生1:长方体有六个面,有八个角,1号面与6号面相等,2号面与5号面相等,3号面与4号面相等。(便回答边做手势)谁有补充?
生2:长方体对面相等,相邻的两个面用同一条边。(生在师辅助下用手势展示)
生3:我们组的长方体1号、2号、5号、6号面都相等,3号、4号面是正方形。
师:还有谁的长方体和他的特点一样?这种长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生4:长方体不是有八个角,应该叫八个顶点。
师:什么叫顶点?
生4:就是角的尖儿。
生5:一个角有两条边,相交的点就是顶点。
生6:长方体上有24个角,每面有4个,有六个面,就是24个角。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5:你说的不对,(夺过同伴的特殊长方体),这个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其他学生连连点头称是)
生7:长方体有12条边。
师:你能给大家数一数吗?
生8:每四条边是相等的,有三组。
师:你的发现很细致,能给大家指一指吗?
(生在师辅助下用手势展示)
……
【设计意图】 体会长方体的特点。
(四)深入探究
观察手中的正方体,你观察出什么?与长方体有什么异同?
试着算出各面面积(取整厘米数),填在表格中。
面 积
1
2
3
4
5
6
师拿起两张表格,一张只算了一个面,一张算了六个面。
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
【设计意图】体会正方体的特点。
(五)练习
1.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在一起,求求这个模型的面积,你怎样求?
你发现了什么?
实录:
生1:我是数有几个小正方形面,有12个就是12个9平方厘米。
(还没说完,学生就议论起来)
生2:怎么会12个面,明明有两个面没了,应该是10个面。
生1:我是把12个面的面积算出后,再减去两个9平方厘米。
师:嗯,两个同学都很好,只不过一个同学从几个面去考虑,一个同学从先算出面积去考虑。
生3:两个正方体组合在一起,是长方体,先求出一个长方形面积,再乘4,再加上两个正方形面积。
生4:其实是5个长方形面积,那两个正方形正好是有一个长方形。
2.把三个一样的正方体拼在一起,你怎样拼?怎样求他所有面的面积呢?
小组内交流,准备汇报。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把争论让给孩子,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是生本课堂的显著特征。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结:
我们学这个知识,在生活中还能做什么呢?【课件展示包装图片】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在这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生本课堂要求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我来汇报、我评价质疑、我有新方法、我有问题,构成了“生本课堂主旋律”。生本让我的数学课堂有声有色,原来不喜欢数学课的学生现在争着抢着上数学课,常常看见上课前他们会就一个问题争论起来。原来课堂不敢发言,不说话不思考的孩子在小组内也抢着说话。在全班交流时他们代表小组发言,尽管他们还显得有些羞涩,声音有点小,语言还不够通顺,但我感觉到他们在努力做到最好,“老师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老师我还有个疑问”,“老师我们组还有补充”……成功与自信荡漾在他们的脸上。
一、培养会倾听、会表达的孩子。
生1:长方体上有24个角,每面有4个,有六个面,就是24个角。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2:你说的不对,(夺过同伴的特殊长方体,用手指着长方体各个面),这个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其他学生连连点头称是)
纠正他人错误可不是简单的一句“你不对”或者“你错了”就能蒙混过关的。“错在哪?”“出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答案是什么?”“正确答案是怎么做出来?”都要讲清楚说明白。你一言我一语中,同学们学会了集中精力静心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了言语简练、要点突出的陈述自己的观点。
二、培养落落大方、心理素质过硬的孩子。
生1:我是数有几个小正方形面,有12个就是12个9平方厘米。
(还没说完,学生就议论起来)
生2:怎么会12个面,明明有两个面没了,应该是10个面。
生1:我是把12个面的面积算出后,再减去两个9平方厘米。
师:嗯,两个同学都很好,只不过一个同学从几个面去考虑,一个同学从先算出面积去考虑。
“我会讲”就是让学生上讲台郑重其事的当小老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会做题只是“知其然”,能够给他人讲明白才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已知什么,根据什么,我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面对全班40多名师生口齿伶俐,声音洪亮,姿态大方,思维清晰的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无疑就是一场“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