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做手术 B. 酒精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C. 利用石墨制造铅笔芯 D. 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2.(2021九上·金华月考)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极地冰川融化 B. 生物的呼吸作用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像
3.(2017八下·杭州月考)下面四幅图都涉及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图2中,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图3中,铜-锌原电池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图4中,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 B. 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 “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 “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5.(2021·龙港模拟)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 装袋保存
6.(2020九上·新昌期中)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B. 胶头滴管:“谁做的?我的嘴怎么碰碎到试管里面去了?”
C.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D.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7.(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事实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汽油作燃料 C. 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D. 用石墨制铅笔芯
8.(2021九上·温州期中)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丝折弯 B. 水挥发
C. 水果腐烂 D. 冰块融化
9.(2021·金华)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酿酒 B. 剪纸
C. 锡雕 D. 竹编
10.(2021·柯桥模拟)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 )
A. 化学性质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 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
11.(2021七下·台州开学考)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
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① 汽油是易燃物品;②蜡烛燃烧;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冰块熔化
12.(2020七上·临海期末)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用作燃料和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2)属于用途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3)酒精燃烧属于__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3.(2020七上·浙江期末)下面是在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小明和小科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___。
(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___。
(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1七上·慈溪期中)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
⑤蜡烛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15.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物质。小明同学利用碘进行如下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成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有什么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为________,并阐述理由________。
四、解答题
16.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和酒精,请你根据它们不同的性质,写出区分水和酒精的两种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8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做手术 B. 酒精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C. 利用石墨制造铅笔芯 D. 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答案】 B
【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利用液氮制造低温做手术,是利用了液氮蒸发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酒精用作酒精灯的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利用石墨制造铅笔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1九上·金华月考)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极地冰川融化 B. 生物的呼吸作用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像
【答案】 A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极地冰川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 ,符合题意;
B、 生物的呼吸作用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C、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新物质有机物和氧气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酸雨侵蚀大理石雕像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3.(2017八下·杭州月考)下面四幅图都涉及到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中,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图2中,天然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图3中,铜-锌原电池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图4中,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的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A、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
B、天然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正确;
C、铜-锌原电池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
D、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
故选C
4.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 B. 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 “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 “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答案】 B
【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地沟油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某些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
【解答】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地沟油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某些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A、化石燃料面临枯竭,能源危机摆在人们面前,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正确。
B、以油脂为原料,采用加氢技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煤油是一种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食用“地沟油”能够危害身体健康。正确。
D、将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是废物再利用的技术,利国利民。正确。
故选:B。
5.(2021·龙港模拟)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 装袋保存
【答案】 B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冷水浸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加热煎制涉及新物质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取液弃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装袋保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0九上·新昌期中)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B. 胶头滴管:“谁做的?我的嘴怎么碰碎到试管里面去了?”
C.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D.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答案】 D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酒精灯不盖灯帽挥发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碰碎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锥形瓶摔碎只是形状改变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事实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汽油作燃料 C. 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D. 用石墨制铅笔芯
【答案】 B
【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解答】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时吸热,为物理性质,故A不合题意;
B.汽油作燃料,利用汽油的可燃性,为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的密度比较小,为物理性质,故C不合题意;
D.用石墨制铅笔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为物理性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2021九上·温州期中)我们周围的物质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丝折弯 B. 水挥发
C. 水果腐烂 D. 冰块融化
【答案】 C
【解析】化学变化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铁丝折弯,只是改变了铁丝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A不合题意;
B.水挥发,只是改变了水的状态,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不合题意;
C.水果腐烂,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冰块融化,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9.(2021·金华)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酿酒 B. 剪纸
C. 锡雕 D. 竹编
【答案】 A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锡雕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竹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1·柯桥模拟)新疆棉绒长、品质好,是不少知名服装品牌的原材料之一。服装面料成分多样,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 )
A. 化学性质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 物理变化
【答案】 A
【解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等等。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比如稳定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通过燃烧能产生气味的方法来判断面料的成分,这是利用棉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1七下·台州开学考)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
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① 汽油是易燃物品;②蜡烛燃烧;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④冰块熔化
【答案】 ④;②;③;①
【解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解答】①汽油是易燃物品,描述的易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②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颜色和气味,属于物理性质;
④冰块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④,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
12.(2020七上·临海期末)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用作燃料和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2)属于用途的有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3)酒精燃烧属于__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答案】 (1)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可用作燃料、消毒剂(回答一点即可)(3)化学
【解析】(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
物质的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性、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所谓用途就是被利用的地方,根据题干描述分析;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解答】(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属于用途的有:可用作燃料、消毒剂;
(3)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13.(2020七上·浙江期末)下面是在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小明和小科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___。
(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___。
(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合理即可)(2)煤气燃烧时发光、发热(合理即可)
(3)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合理即可)
【解析】(1)电流通过灯泡时,不但发光而且发热,据此解答:
(2)可以用煤炭燃烧、蜡烛燃烧、火柴燃烧等现象解答;
(3)是否发光、发热,并不是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因为无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解答】(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
(2)小科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煤气燃烧时发光、发热;
(3)小明和小科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都可能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14.(2021七上·慈溪期中)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
⑤蜡烛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答案】 ③;⑥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质变化。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还有些性质如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热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助燃性、还原性、络合性、毒性、腐蚀性、金属性、非金属性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呈现的现象等。
【解答】 ①食盐是白色晶体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③酒精挥发 ,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酒精易挥发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⑤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属于化学性质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⑥.
故答案为:③;⑥
15.(2020八下·吴兴期中)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物质。小明同学利用碘进行如下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成蓝色;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酒精中,取少量碘酒滴在馒头上,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有什么变化,请预测实验现象为________,并阐述理由________。
【答案】 (1)馒头会变蓝色;碘升华为碘蒸气,碘分子不变,只是碘分子间隔变大,故碘的化学性质不变,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析】(1)碘能够使淀粉变蓝色,这其实是碘分子的化学性质;只要碘分子保持不变,那么这种性质就保持不变。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和组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解答】(1)如果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变蓝色,理由是:碘升华为碘蒸气,碘分子不变,只是碘分子间隔变大,故碘的化学性质不变,说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四、解答题
16.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水和酒精,请你根据它们不同的性质,写出区分水和酒精的两种方法。
【答案】 方法一:闻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
方法二:点燃:会燃烧的是酒精,不会燃烧的是水
【解析】可以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角度思考区分水和酒精的方法。
【解答】 方法一:闻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
方法二:点燃:会燃烧的是酒精,不会燃烧的是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