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训练(苏教版):必修2模块综合训练(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训练(苏教版):必修2模块综合训练(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10 18: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2模块综合训练(1) 
一、 单项选择题
1.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 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 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 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2. 下列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 乙醇 B. 聚乙烯 C. 葡萄糖 D. 蛋白质
3.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氨气液化 B. 油脂水解
C. 苯挥发 D. 石油中分馏出汽油
4. 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
A. 甲烷 B. 乙烯 C. 乙炔 D. 苯
5. 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H2 B. NaCl C. NaOH D. H2S
6. 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它是利用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 浓硫酸与水 B. 生石灰与水
C. 熟石灰与水 D. 氯化钠与水
7.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明矾的化学式:KAlSO4·12H2O
C. 乙醇的结构式: D.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H4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B. 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分异构体
C. 1H、3H、H+互为同位素 D. 正戊烷和异戊烷互为同素异形体
9.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铝与稀盐酸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10. 爆炸性的高能N阳离子被美国加州爱德华空军基地空军研究室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学家Karl O.Christe与他的同事W.W Wilson合成。关于N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微粒中的质子数为34 B. 该微粒的电子数是34
C. 该微粒由5个氮分子构成 D. 它是一种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11. 下列有机反应中,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CH3COOH+CH3CH2OH eq \o(,\s\up8(浓H2SO4),\s\do7(Δ))CH3COOCH2CH33+H2O
B.2CH3CH2OH+O2 eq \o(\s\up 4(),\s\do 5(Δ)) 2CH3CHO+2H2O
C.CH4+Cl2eq \o(\s\up 4(),\s\do 6())CH3Cl+HCl
D.+Br2eq \o(\s\up 4(),\s\do 6())+HBr
12. 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 C2H5OH ② CH3COOH(aq) ③ H2O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13. 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有CO键
B. 乙醇和乙酸相互之间不能溶解
C. 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14. 下列除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主要操作
A CH3CH2OH H2O Na 蒸馏
B SiO2 Fe2O3 盐酸 过滤
C I2 H2O 乙醇 萃取
D H2O FeCl3 NaOH 过滤
15.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Y
Z W Q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 >rQ
B.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C. 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16. 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Na>S>F
B. 酸性:HClO4>H2SO4>H3PO4
C. 碱性:NaOH>Mg(OH)2>Al(OH)3
D. 稳定性:PH3>NH3>H2O
17. 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  )
选项 金属(粉末状) 物质的量/mol 酸的浓度 酸的体积/mL 反应温度/℃
A Mg 0.1 6 mol·L-1硝酸 10 60
B Mg 0.1 3 mol·L-1盐酸 10 30
C Fe 0.1 3 mol·L-1盐酸 10 60
D Mg 0.1 3 mol·L-1盐酸 10 60
18. 在一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 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 mol减少到8 mol,则2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1.2 mol·(L·min)-1 B. 0.6 mol·(L·min)-1
C. 1.0 mol·(L·min)-1 D. 0.4 mol·(L·min)-1
1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B.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
C. 在铜、锌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D. 手机电池在充电时,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20. 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表示反应实际情况的图像正确的是(  )
21. 某学生用锌片、铜片、发光二极管、滤纸、导线等在玻璃片上制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当滤纸用醋酸溶液润湿时,二极管发光。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片上的电极反应:Cu2++2e-===Cu
B. 锌片为电池的负极
C. 外电路中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 电池工作时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
22.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铝板沿导线流向铂网 B. 正极反应为O2+H2O+2e-===2OH-
C. 铂电极做成网状,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该电池通常只需要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23. 已知氧化性Fe3+>Cu2+>Fe2+。现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某研究小组同学为了确定其组成,利用1.2 mol·L-1的FeCl3溶液(其他用品略),与混合粉末反应,实验结果如下(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组别 ① ② ③ ④
V[FeCl3(aq)]/mL 50 50 50 50
混合粉末质量/g 1.2 2.4 3.6 4.8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0 0.64 1.92 3.12
分析表中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第①组反应后溶液中剩余c(Fe3+)=0.4 mol·L-1
B. 第②、③组剩余固体全是铜
C. 第④组的滤液中c(Fe2+)=2.0 mol·L-1
D. 原混合粉末中n(Fe)∶n(Cu)=1∶2
二、 非选择题
24. 下图所示各物质是由短周期部分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其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物质未列出。已知:A、C、D、F均为单质,C、E、F、G常温下是气体,J为白色沉淀,既能溶于B,又能溶于E;物质B、G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且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反应④是化肥工业的重要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物质B的电子式为      。
(2) 上述反应①~⑥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在I的水溶液中滴加B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为 。
25. 在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C、H、L是中学常见金属单质,B、I是气体单质,其中L呈紫红色,I呈黄绿色。已知F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1。(部分反应中生成物没有全部列出,部分反应条件未列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 上述变化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反应共有    个。
(3) 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 (1) 乙烯的结构式为        。
(2) 写出化合物官能团的化学式及名称:B中含官能团名称    ;D中含官能团名称    。
(3)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反应类型      ;
②            ,反应类型      ;
③            ,反应类型      。
27. 在不同温度下,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不同。
Fe +H2OFeO+H2 3Fe+4H2OFe3O4+4H2
某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使铁粉与过量水蒸气充分反应。
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装置
(1) 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    (填“酒精灯”或“酒精喷灯”);装置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
(2) 若在实验中的某段时间内生成H2 448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这段时间内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至少是    g。
(3) 铁粉完全反应后,兴趣小组对硬质玻璃管中生成的FeO和Fe3O4的质量进行测定,实验流程如下图(已知石棉绒不溶于盐酸)。
① 溶液B中的阳离子有    。
② 固体样品A中铁的氧化物的质量分别是:m(FeO)=      g,m(Fe3O4)=    g。
必修2模块综合训练(1)
1. D 2. D 3. B 4. A 5. C 6. B 7. C 8. A 9. C 10. B 11. B 12. D 13. D 14. B 15. B 16. D 17. D 18. A 19. C 20. C 21. B22. B 23. A
24. (1) 第3周期ⅠA族 Na+[H]-
(2) ④ Al3++3NH3·H2O===Al(OH)3↓+3NH
(3) 有白色沉淀产生,后白色沉淀渐渐溶解至消失
25. (1) 第3周期ⅠA族
(2) 5
(3) Al2O3+2OH-===2AlO+H2O
(4) 2Al+Fe2O3 2Fe+Al2O3
26. (1) (2) 羟基 羧基
(3) ①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②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③ n CH2=CH2―→  聚合反应
27. (1) 酒精灯 增大铁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
(2) 0.84
(3) ① Fe3+、Fe2+、H+ ② 0.72 6.9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