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模块综合训练(2)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I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子数为53 B. 质子数为53
C. 中子数为53 D. 质量数为131
2.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SO3 B. H2O C. Na2O D. C
3.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碘的升华 B. 石油分馏
C.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D. 煤的干馏
4. 下列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
A. C2H4 B. CH4
C. 苯 D. CH3CH2OH
5. 既能和钠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 甲烷 B. 乙酸
C. 苯 D. 乙烯
6. 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 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7. 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两种气体的试剂是( )
A. 水 B. 溴水
C. 四氯化碳 D. 灼热的铜丝
8. H2在O2中燃烧时( )
A. 核能转化成热能
B. 热能转化成化学能
C.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9.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石灰石高温分解 B. 钠与水反应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D. 铝热反应
10.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 甲烷的结构式:CH4
C. Mg原子结构示意图: D. H原子的电子式:H+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2、O3互为同位素
B. 1H、2H、3H、H+、H2是氢元素形成的五种不同粒子
C.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 乙烷、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12. 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食品放在冰箱中贮藏 B. 用铁粉代替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 D. 在试管中进行铝和盐酸反应时,稍微加热
13. 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生成其他物质的是( )
A. 甲烷 B. 丁烯
C. 氯乙烯 D. 乙醇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B. 淀粉、纤维素、蚕丝、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 石油的分馏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混合物
15. 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B. 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 右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16. 下列物质不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的是( )
A. 金属钠 B. CuO
C. 石蕊试液 D. 碳酸钠溶液
17. 下列关于N2+3H2??2NH3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 常温下该反应不易发生
C. 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速率为零
18.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只能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表示
B.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并不只是温度和催化剂
C. 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的状态
D. 催化剂既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又能提高原料利用率或转化率
19. 铜锌原电池是最早被研究的电池。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片是负极
B. 锌变成了锌离子
C. 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D. 铜片表面没有气泡
20.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B. 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 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21. 下列说法正确,且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
A. 合金一定比纯金属耐腐蚀
B. 如图,在铁棒上产生气泡,碳棒上没有气泡
C. 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D. 铝不需要特别处理就具有抗腐蚀能力
22.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 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 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 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23.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六种离子中的几种:NH、Al3+、Mg2+、CO、Cl-、SO,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100 mL溶液分成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1) 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 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经过滤、洗涤、干燥,下同),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3) 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
A. 一定存在Cl-
B. 一定存在Al3+和NH
C. 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l3+
D. 溶液中SO的浓度是0.3 mol·L-1
二、 非选择题
24. 下图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各方框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某些物质已经略去),其中A、B、D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M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物质G的化学式为 。
(2) 物质B的电子式为 。
(3) C→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G→F的离子方程式为 。
25. 下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常温常压下,A为红棕色固体,B、C都是金属单质,固体D为两性氧化物,H在水溶液中生成时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化学式为 。
(2) 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 由于固体D熔点、沸点高,所以常用于制造 材料。
(4) 检验E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 (2012·扬州模拟)物质A~K有下图转化关系,其中气体D、E为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金属A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G的化学式是 。
(2) 写出反应“C→F”的离子方程式: 。
(3) 写出反应“I→J”的离子方程式: 。
(4) 写出金属 H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 (1)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流程进行“由镁铝合金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
镁铝合金中加NaOH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金属X是 ,
固体A的化学式是 ,操作②包含的步骤有蒸发浓缩、 、过滤、干燥。
(2)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镁铝合金中各组成的质量分数,设计图示装置。仪器甲的名称 ,需要测定的数据有 。(已知该实验时的温度、压强)
(3) 现有一定量的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Fe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0 mol。若向此溶液加入170 mL 2 mol·L-1 NaOH溶液,设Al3+物质的量与总物质的量的比值为x,则x=0.4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请在图中画出沉淀总量(y mol)随x(0→1)的变化曲线。
必修2模块综合训练(2)
1. C 2. C 3. D 4. A 5. B 6. A 7. B 8. C 9. A 10. A 11. B12. A 13. C 14. B 15. C 16. A 17. D 18. B 19. B 20. C 21. C22. B 23. B
24. (1) HNO3
(2) N2电子式
(3) 4NH3+5O24NO+6H2O
(4) 3Cu+8H++2NO===3Cu2++2NO↑+4H2O
25. (1) Fe2O3
(2)
(3) 耐火
(4) KSCN溶液 Fe3++3SCN-===Fe(SCN)3
26. (1) 第3周期ⅢA族 NaAlO2
(2) Al3++3NH3·H2O===Al(OH)3↓+3NH
(3) 2Fe2++Cl2===2Fe3++2Cl-
(4) 3Fe+4H2O Fe3O4+4H2↑
27. (1) 2Al+2NaOH+2H2O===2NaAlO2+3H2↑ Mg Al(OH)3 冷却结晶(降温结晶)
(2) 水槽 氢气的体积、镁铝合金的质量
(3) 0.06 如图